廣東醫科大學病理學科2020年碩士研究生調劑信息

    高校名稱 廣東醫科大學 所在省市 廣東
    調劑專業 病理學、腫瘤學、臨床醫學 是否有公費名額 未知
    發布時間 2020-03-12 截止時間 未注明

    2025考研復試標準班

    2025考研復試特訓班【1v1個性批改+模擬面試+聽口糾音】

    廣東醫科大學病理學科簡介

    廣東醫科大學病理學系/附屬醫院病理診斷與研究中心(病理中心)是2015年由原廣東醫學院病理教研室和附屬醫院病理診斷與研究中心,經過優勢資源整合并一體化建設而新的廣東醫科大學病理學科。廣東醫科大學病理學科始建于1958年,幾十年來,經過幾代病理人的艱苦努力,病理學科取得了顯著成績。

    1. 學科建設總體歷史成就斐然。本學科于1985年獲批首批碩士學位授權點,1987年以來,連續12年被評為廣東省重點學科或重點扶持學科。1992年起一直被評為廣東省重點課程、學院重點學科和重點課程。“十二五”期間,病理學科分別于2011年和2014年獲得了廣東省病理學精品課程及國家臨床病理執業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資質,初步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臨床病理亞專科;建立了以腫瘤生物樣本庫為特色的分子病理診斷與研究平臺,開展了肺癌、結直腸癌、胃癌、乳腺癌等常見腫瘤驅動基因突變的分子病理檢測,為腫瘤個性化治療提供技術支持。臨床病理每年活檢量超過3萬例,年尸體解剖量60多例。

    2.具有良好的維持學科發展的硬件條件。本學科擁有2000多平方米的科研實驗室和一批先進的臨床與科研儀器:包括超低溫冰箱,低溫高速離心機,普通PCR儀,定量PCR儀、凝膠成像系統、熒光顯微鏡,全自動免疫組化儀、全自動數字病理切片掃描儀等,儀器設備總值約近1000萬元。附屬醫院病理中心及分子病理實驗室具有完成與當前工作想匹配的硬件保障。

    3.學科科研方向穩定且具有活力。本學科在臨床病理(各亞專科)、腫瘤病理(重點研究鼻咽癌、乳腺癌、結直腸癌和宮頸癌等惡性腫瘤侵襲轉移、耐藥的分子機制)及心血管病理(重點研究心臟干細胞在心肌梗死中的修復作用)等方面形成了研究特色,并建立核心研究團隊。近5年(截止2019年12月),本學科共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0項、中央財政專項基金1項、其他省部級科研項目多項。目前可支配科研經費超過1800萬元。近5年學科累計發表SCI論文近50篇,其中學科多位核心成員在國際相關領域的頂級期刊或I區雜志發表過論文。學科早期創始人沈淑靜、唐慰萍教授創立的鼻咽癌細胞系CNE2Z享譽國內外,獲得衛生部乙等獎。2016年學科承辦域內學術會議10余項,主要成員參加國際、國內學術會議超過30人次。學科還獲得2017年國際乳腺癌干細胞會議的主辦權。

    4.學生培養成績顯著。自1986年獲得碩士培養點以來,累積培養碩士研究生近100人。早期培養的研究生多人在國外獲得很好的發展機會,在國內的多數成長為當地病理工作的骨干或領導者。自2016年以來,開始臨床病理專業型研究生的招生。近五年來,病理學科共招收碩士研究生60余名,其中已畢業40余名,國家獎學金獲得者10余人,廣東醫科大學優秀畢業碩士論文獎7人,畢業研究生均在國內三級及以上醫院病理科就職,就業前景良好。

    5.學生待遇優厚。本學科招生科學學位及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研究生在學期間,學校每月有700元/月固定生活補貼,每年提供6000元獎學金作為學費補貼,導師每月還有一定的勞務補貼;表現優異的研究生還可以申請到包括國家及學校獎學金在內的各種獎勵。科學學位研究生提供至少3個月的醫院病理科實習,專業學位研究生按國家及學校有關規培要求培養。

    6.主要團隊成員和研究生導師概況。學科現有在編人員50余人,其中教師/醫生32人,教輔5人;正高10人,副高12人、中級21人和初級11人,博士學位13人,碩士學位22人;留學歸國人員7人。博士生導師4人,碩士生導師8人。廣東省“千百十”人才省級重點培養對象2人,廣東省“揚帆計劃”3人。

    1)黃劍(湛江校區),黃劍,男,1961.11出生。廣東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病理學系主任、附屬醫院病理診斷與研究中心主任。碩士及博士后聯合導師、廣東省 “揚帆計劃”緊缺拔尖人才、學科帶頭人、特聘教授。

    一、簡歷

    1993年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原同濟醫科大學)病理學專業研究生畢業,分配至廣東醫學院病理學教研室工作,歷任講師、副教授、副主任。
    為廣東醫學院第一批“千、百、十”人才工程重點培養對象(1998),并于1998年評為碩士研究生導師。
    1998-1999年,任澳門鏡湖醫院病理科客座病理診斷醫生。

    2001年2月至2013年8月間,赴美國學習和工作。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 F) 博士后;堪薩斯州立大學(K S U)博士后。2005-2010年,任美國貝勒醫學院(BCM) 病理學系及乳腺癌中心病理實驗室主任;2010-2013年,任美國威斯康辛醫學院(MCW)病理系生物樣本庫質控中心主任。
    2013年9月,特聘回國,任廣東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病理學系及附屬醫院病理診斷與研究中心主任,至今。

    二、學術任職:擔任中國醫師協會病理科醫師分會委員、廣東省醫師協會病理科醫師分會副主委、廣東省醫學會病理學分會常委、粵港澳病理聯盟副主委、湛江市醫學會病理學分會主委等20余個國內學會及美國癌癥學會(AACR)會員、北美病理學會(USCAP)會員等國際學術組織職務。

    三、個人專業特長:病理學;腫瘤學;分子生物學。

    四、主要研究領域:乳腺癌模性雌激素受體的信號傳導;非小細胞肺癌及甲狀腺癌的分子病理研究;臨床病理診斷。

    五、主要科研業績:主持國家自然基金、廣東省 “揚帆計劃”緊缺拔尖人才基金等多項基金,在研科研經費近400萬元,發表學術論文70余篇。

    六、研究生培養:近5年培養研究生15名,已畢業6人。

    七、個人興趣:閱讀、乒乓球、圍棋。

    2)羅泊濤(湛江校區),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廣東醫科大學病理學系/附屬醫院病理診斷與研究中心副主任,湛江市醫學會病理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和廣東省抗癌協會腫瘤病理專業委員會委員。自2001年6月至今在廣東醫學院從事病理學教學、科研、臨床病理診斷和尸體病理解剖檢驗工作;自2007年以來,參加學校博士點立項、中期檢查和驗收過程中的材料撰寫工作。目前主要從事鼻咽癌侵襲轉移機制及干預、乳腺癌內分泌治療耐藥研究,參與973計劃項目子課題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各1項,主持或參與省市級課題多項,發表科研論文38篇;獲省、市級科技進步三等獎各1項。

    3)朱偉(東莞校區),醫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畢業于中山大學。腫瘤分子病理學和腫瘤分子病毒學研究方向,主要從事結直腸癌、宮頸癌和鼻咽癌等腫瘤侵襲轉移的分子機制研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項、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3項及廣東醫科大學博士啟動基金1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項,參與廣東省基金及市廳級基金等多項研究課題。近年發表科研論文40余篇,其中SCI收錄論文20余篇,博士期間在國際胃腸病學著名雜志Gut以第1作者發表論文(該雜志影響因子現為17)。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函審專家。廣東省科學學與科技管理研究會醫學研究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湛江市醫學會消化道腫瘤學分會第一屆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華結直腸癌MDT聯盟湛江地區分會常任委員。《Theranostics》、《life scienc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Medicine》、《Cellular & Molecular Biology Letters》等雜志審稿專家。近年來所指導的研究生獲廣東省優秀研究生1人次,國家獎學金2人次,駿騰病理學研究生獎學金1人次,另外多人次獲廣東醫科大學學業獎學金、優秀研究生及優秀碩士畢業學位論文等。

    4)姚運紅(東莞校區),1989年醫療本科畢業(學士),1994腫瘤病理學碩士研究生畢業(碩士)。歷聘任為廣東醫學院病理學助教、講師、副教授和教授,碩士生導師。曾參加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衛生部、省高教廳重點科研課題和省教育廳、衛生廳科教興醫“五個一工程”、湛江市科技計劃等科學研究基金課題等。曾承擔廣東省教育廳自然科學研究項目、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廣東省衛生廳等課題。獲市廳級科研獎2項。發表科研論文35篇。目前主要研究方向為腫瘤病理,側重大腸癌發病機制研究。

    5)胡新榮(東莞校區),留學歸國雙博士(細胞生物學博士和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胡教授從事腫瘤病理研究和教學二十多年,已有多項新發現,主要包括:確立宮頸癌的多克隆起源,建立HPV16的癌基因分型系統,提出了HPV可在宿主體內突變的新觀點,發現干擾素通過降解c-Myc來抑癌的新機制等,在國際SCI收錄雜志上發表論文17篇,總影響因子在70以上。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子宮頸癌前期病變演變成浸潤癌的分子標志及鼻咽癌轉移復發的分子機制,主持國家級、省部級等課題多項,在研經費近80萬元。

    6)趙穎海(湛江校區),病理學副教授,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湛江市醫學會醫療事故鑒定專家組成員。自1994年7月至今,一直從事病理學的教學、科研和尸檢及臨床醫檢工作。研究方向主要是鼻咽癌病毒病因學、轉移復發機制及表觀遺傳學等方面的研究,先后承擔市廳級科研課題6項、校級科研課題3項及校級教研課題2項,參與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項目編號2011CB504805)。發表論文40多篇。

    7)孫艷芹(東莞校區),病理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臨床腫瘤學博士、臨床注冊病理醫師。現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2項、廳級科研課題2項、博士啟動項目1項、廣東省教學改革課題1項(已結題)。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正式學術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總影響因子50余分,其中以第一作者發表JCR一區SCI論文1篇(2019影響因子15分)、JCR二區SCI論文4 篇。任Cancer Medicine、Cancer Management & Research 、Oncotarget & Therapy等SCI期刊審稿專家。學術任職:廣東省科學學與科技管理研究會醫學研究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廣東省醫學教育協會腫瘤學專業委員會委員、湛江市醫學會病理學分會第二屆專業委員會委員。目前主要從事小細胞肺癌臨床化療耐藥的分子機制研究。

    8)陸元志,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為本學科特聘教授,現任職暨南大學。2006年7月畢業于北京協和醫學院/清華大學醫學部生化與分子生物學專業,獲博士學位。2007年3月至2014年5月分別任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博士后和高級研究員(Sr. Research Scientist)。在美國工作期間,本人參與完成多項美國NIH P01、R01、R21研究項目、國家“863”及國家重點項目等前沿研究課題。現為美國癌癥學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Cancer Research, AACR)AACR)、美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研究協會會員 (American Society for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 ASAMB) )等著名國際學術機構會員。2014年5月回國后任廣東醫科大學病理學系/附屬醫院病理診斷與研究中心副主任,推動并主持建立粵西地區分子病理診斷實驗室并通過廣東省臨檢中心認證。同時任湛江市醫學會病理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病理醫師學會委員、廣東省抗癌學會腫瘤病理專業委員會委員、等學術職務。2014年入選廣東省“揚帆計劃”引進緊缺拔尖人才項目,獲100萬元經費資助,現作為課題負責人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項,目前可支配的研經費(含院內配套經費)500多萬元,指導在讀碩士研究生5名。研究方向為腫瘤微環境與乳腺癌復發侵襲轉移機制。

    9)郭忠民,博士, 教授,本學科特聘教授,現任美國GoPath Laboratories分子病理診斷研發部主任。從事分子生物學, 腫瘤遺傳學及基因分子診斷的研究和應用二十多年,共發表國際SCI論文40多篇,其中在頂級學術刊物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美國國家腫瘤雜志(Journal of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及腫瘤研究(Cancer Research)等發表近10篇,發表文章總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近300,論文被引用及索引3000多次。為美國癌癥學會,美國臨床腫瘤學會和美國分子病理學會正式會員。個人專長:分子生物學、腫瘤遺傳學及表現遺傳學及分子病理診斷。

    10)黃培根,本學科特聘教授,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麻省總醫院放射腫瘤學系助理生物學家(Assistant Biologist),Edwin L.Steele研究室首席科學家(Principal Scientist),Cox-7實驗動物室主任(Director)。現為美國放射研究學會和美國實驗動物科學學會會員,麻省總醫院實驗動物保護和使用管理委員會(IACUC)成員。廣東省實驗動物監測所訪問教授、瀘州醫學院(現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客座教授。美國放射腫瘤和研究雜志、美國化療和放射治療雜志等編委會編委。為博士后指導老師。
    11)李本義,本學科特聘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現為美國堪薩斯大學醫學院,泌尿外科研究室主任,終身教授。現為世界著名的美國泌尿外科學會(AUA)、美國腫瘤研究協會(AACR)和美國泌尿基礎研究學會(SBUR)會員,并兼任SBUR會員委員會和財務委員會委員職務。

    12)陳策實,本學科特聘教授,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腫瘤細胞生物學研究。2010年全職回國工作,任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百人計劃,杰青(2013),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016)。2016年起擔任中科院/云南省動物模型和人類疾病機理重點實驗室主任。

    7.調劑的基本條件:臨床醫學本科(5年制),不招專接本、專升本、自考。報考方向:臨床醫學(考試西醫綜合),A區高校。

    廣東醫科大學現有兩個校區,湛江校區位于祖國的南大門,為國家規劃建設的環北部灣中心城市之一,全年空氣質量優,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東莞校區地處粵港澳大灣區中心地帶美麗的松山湖畔,毗鄰華為歐洲小鎮總部。

    2020年本學科擬招收科學學位碩士9-10名,專業學位碩士3-4名,目前還有部分調劑指標。歡迎有志于病理學、腫瘤學方面研究的臨床醫學專業背景、報考A區的優秀學生與我們聯系,調劑至本專業。希望我們共同努力,追求卓越,共創未來!

    聯系方式:

    湛江校區:羅老師,聯系電話:13692485079,郵箱: jim0120424@21cn.com

    東莞校區:朱老師,聯系電話:13528679285,郵箱: zhuw168@126.com

    2025考研復試標準班

    2025考研復試特訓班【1v1個性批改+模擬面試+聽口糾音】

    2025考研復試伴學班·【初試不過,協議退費】

    溫馨提示:
    該信息自網絡渠道整理,沒有辨別其有效真實性,若對本信息有意向,請聯系院校老師核實。若有不妥,請聯系我們刪除。同時提醒大家,在調劑復試階段,一定注意不法分子,在交流過程中涉及金錢等,切勿相信,謹防上當受騙。謝謝。
    刪除信息請聯系 tiaoji@163.com

    當前關注此學校的用戶

    ×關閉

    公眾號:考研信息網
    查國家線、研究生調劑

    日韩精品无码一本二本三本| а天堂8中文最新版在线官网| 亚洲精品97久久中文字幕无码 | 99热门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亚洲一级A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w码日韩中文|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下载| 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 国产亚洲精品a在线无码| 久久精品中文无码资源站|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少妇无码太爽了不卡视频在线看| 国产精品99久久久精品无码| 精品无码三级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中文| 国产白丝无码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va在线| 久久精品无码免费不卡| 波多野结衣AV无码久久一区 | 日本公妇在线观看中文版 | 中文字幕人妻在线视频不卡乱码 | 性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yellow中文字幕久久网| 中国少妇无码专区| 无码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网站| 最好看更新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无码 | 在线欧美天码中文字幕| 亚洲成?v人片天堂网无码| 无码毛片视频一区二区本码 | 国产高清中文欧美|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喷水| 精品无码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中文字幕| 91中文在线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在线| 97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无码伊人66久久大杳蕉网站谷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