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1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2025考研復試特訓班【1v1個性批改+模擬面試+聽口糾音】
(學術型碩士研究生)
(專業代碼:081500)
熱忱歡迎報考水利類或土木類相關專業的學生報考上海海事大學海洋科學與工程學院“水利工程”碩士點。
1、專業簡介
上海海事大學“水利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點設立于2011年,設置有“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水工結構工程”、“水文學及水資源”3個二級學科。2014年新增工程碩士(水利工程領域)專業學位碩士點。本學科立足上海,與國家海洋戰略建設和長三角、“T”型水資源建設緊密結合,與我校港口、航運、管理等國內領先海事學科群交叉融合,在“水利工程”學科以及“水利科學與海洋工程”領域重點拓展,在港口與海洋巖土工程、結構工程,海岸與深海水動力學,近岸海域水資源與水環境及其安全等研究領域形成了特色鮮明、交叉融合、相對穩定的學科方向,具有堅實的學科基礎、鮮明的港口與海洋工程特色、多學科交叉與融合的學科優勢。
“水利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現有師資40名,其中教授10名,副教授6名,90%以上的教師擁有博士學位。該學科點目前在港口工程結構與巖土工程、港口與海岸水動力學、水利工程結構安全性及耐久性評價、近海防災與城市防洪工程、近海海域水資源與水環境、海洋安全與防災減災等方向上開展研究工作。目前,承擔或完成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863”項目子課題、省部級科研項目及企事業單位委托項目,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5項,在出版著作、發表論文、授權專利等方面取得了優異成績。
2、專業優勢
(1)聚焦港口與海洋工程關鍵結構工程與巖土工程問題,經長期持續建設,已形成穩定的、代表學科發展前沿的學科方向,在海洋土力學與基礎工程、新型結構方面具有較高水平。包括港口與海洋工程的大面積軟土地基處理、抗拔基礎承載性能、新型基礎、樁基礎與岸坡土相互作用、巖土宏細觀力學與仿真模擬、工程災變與防控技術,碼頭、防波堤等大型港口水工結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港口與海洋工程新型結構研究,海洋工程新型結構和海工高性能混凝土研究。
(2)在海岸與深海的水力學及數值模擬方面形成穩定的研究方向,具有深入的研究及成果,在深海水動力學方面具有較高水平。形成了水利與海洋工程結構現代分析理論和方法、波流與結構物相互作用、水利與海洋工程結構安全監控理論與方法、水利與海洋工程結構安全可靠性與耐久性分析理論和方法、近海風暴潮與海嘯的理論與數值模擬等特色鮮明、交叉融合、相對穩定的學科方向。
(3)以海洋工程學、海洋工程規劃與管理、海洋工程水文學、水動力學、海洋結構物設計、海岸帶與海洋資源綜合管理、海洋環境工程為綜合理論基礎,在海洋動力要素的模擬與信息預警、極端水文條件下海洋工程災害評估與管理、海洋水資源的規劃和管理等海洋工程環境與防災減災研究方向形成特色。
(4)堅持以近岸海域水環境安全與保護和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為特色,充分發揮學科的海洋環境、海洋安全的專業優勢,形成了近岸海域水資源與水環境、海洋水文動力環境與數值模擬、航運與海洋污染控制、海洋安全與防災減災的學科研究方向。
3、研究方向
(1)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Ø 港口、近海及海洋工程結構與巖土工程
Ø 港口、近海及海洋工程水動力學
Ø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規劃
(2)水工結構工程
Ø 水利工程結構安全性及耐久性評價理論和方法
Ø 海洋與水利工程結構數值分析與優化設計
Ø 近海防災與城市防洪工程
(3)水文學及水資源
Ø 近岸海域水資源與水環境
Ø 海洋水文動力環境與數值模擬
Ø 航運與海洋污染控制
Ø 海洋安全與防災減災
各研究方向的相關研究內容及研究生導師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
|||
研究方向名稱 |
主要研究內容 |
研究生導師 |
|
港口、近海及海洋工程結構與巖土工程 |
港口工程結構與地基基礎 |
劉文白、吳相豪 蔣建平、史旦達 郭佳民、吳恭興 熊志鑫、邵偉 張杰、趙姍、高攀 |
|
港口航道坡岸巖土工程 |
|||
海洋工程結構 |
|||
環境及海洋巖土工程 |
|||
港口、近海及海洋工程水動力學 |
自由表面水動力學理論與數值模擬 |
張洪生、李俊花 張寶吉、徐妲莉 |
|
海岸河口動力學 |
|||
波流與海洋結構物相互作用 |
|||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規劃 |
港口規劃與發展 |
鄧益兵 |
|
港口與城市協調發展 |
|||
水工結構工程 |
|||
研究方向名稱 |
主要研究內容 |
研究生導師 |
|
水利工程結構安全性及耐久性評價理論和方法 |
水利工程結構可靠性評估理論和方法 |
吳相豪、史旦達 王小惠、原媛 |
|
水利工程結構耐久性分析與壽命預 測 |
|||
水利工程結構材料的抗侵蝕性與耐久性 |
|||
海洋與水利工程結構數值分析與優化設計 |
海洋與水利工程結構現代分析方法 |
劉文白 蔣建平 郭佳民 |
|
海洋與水利工程優化設計理論與應用 |
|||
波流與工程結構的相互作用 |
|||
近海防災與城市防洪工程 |
近海風暴潮與海嘯的理論與數值模擬 |
張洪生 史旦達 |
|
城市防洪工程安全監測與性態分析 |
|||
城市防洪工程維修加固技術 |
|||
水文學及水資源 |
|||
研究方向名稱 |
主要研究內容 |
研究生導師 |
|
近岸海域水資源與水環境 |
海水資源開發利用 |
耿安朝 廖德祥 |
|
近岸海域水環境保護 |
|||
海洋生態與環境質量評價 |
|||
海洋水文動力環境與數值模擬 |
海洋水動力模型建立及應用 |
張洪生 劉興坡 |
|
水質模型及污染物遷移擴散數值模擬 |
|||
潮流與波浪特征及其分析技術 |
|||
航運與海洋污染控制 |
港口污水處理與回用技術 |
丁永生 劉光明 |
|
船舶水污染控制技術 |
|||
船舶壓載水凈化處理技術 |
|||
海洋安全與防災減災 |
海上事故環境風險防范與應急處理 |
汪金輝 焦宇 許濤 |
|
風暴潮與災害評估 |
|||
水運工程安全管理 |
4、培養目標
(1)堅持黨的基本路線,熱愛祖國,遵紀守法,擁護四項基本原則,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和敬業精神。品行端正,誠實守信,身心健康。
(2)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本門學科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掌握一門外國語,具有從事科學研究、教學工作、獨立擔負工程實踐和運行管理的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
(3)具有嚴謹的學風,實事求是和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在水利工程學科領域內,培養具有堅實的基礎理論知識和系統的專門知識,理論聯系實際,掌握科學研究、工程實踐的一般方法,具有較強的創新能力的高層級專業技術人才。熟悉現代信息技術,具有較強的計算機和信息方面的技能。
(4)具有創新精神、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業素質。
5、學業與就業
學業方面,為研究生提供專業獎學金。就業方面,該一級學科碩士點目前已經成為支撐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的“港航與海洋工程類”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的重要培養基地,畢業生的主要從業方向為港航工程、水利工程、土木工程、海洋工程專業相關的大專院校、工程設計、工程施工和工程監理企事業單位和行政管理部門。
6、調劑要求
我校執行教育部“202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進入復試分數基本”中的A類分數線(數學一)。復試科目不能與初試科目相同。
7、獎助學金
我校有健全的研究生獎助體系,研究生獎助覆蓋研究生教育的全過程。主要包含:
(1)國家助學金
(2)新生獎學金
(3)推免生獎學金
(4)學業獎學金
(5)國家獎學金
(6)各類專項獎學金
(7)企業獎學金
(8)三助崗位津貼等
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在學期間最高可獲5萬元獎學金。對科研能力強的學生提供研究生科研創新基金資助,最高額度可達5萬元。
學校的社會獎助金來源廣泛,包括上海海事大學研98校友基金獎學金、ABS美國船級社獎學金、安吉通匯勵志獎學金、遠東宏信獎學金、中國船級社學習優秀獎和科創獎、萬邦曹氏家族獎學金、木蘭獎學金、夏禮文獎學金等。
8、聯系方式
(1)學位點聯系人
馬老師:13774287518 ttma@shmtu.edu.cn
(2)學院研究生招生
李老師:021-38282536 byli@shmtu.edu.cn
聯系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海港大道1550號海洋樓401室(201306)
上海海事大學研究生招生網:http://yz.shmtu.edu.cn
海洋科學與工程學院網:http://oec.shmtu.edu.cn
2025考研復試特訓班【1v1個性批改+模擬面試+聽口糾音】
溫馨提示: 該信息自網絡渠道整理,沒有辨別其有效真實性,若對本信息有意向,請聯系院校老師核實。若有不妥,請聯系我們刪除。同時提醒大家,在調劑復試階段,一定注意不法分子,在交流過程中涉及金錢等,切勿相信,謹防上當受騙。謝謝。 刪除信息請聯系 tiaoji@163.com
當前關注此學校的用戶
公眾號:考研信息網
查國家線、研究生調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