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1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2025考研復試特訓班【1v1個性批改+模擬面試+聽口糾音】
一、接收調劑的專業
資源與環境(085700)
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0830J1)
二、調劑要求
1、初試報考專業為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環境科學、環境工程、化學工程、應用化學、礦物加工、熱能與動力工程、土木工程、給排水工程等相關專業,代碼為08開頭的學術型碩士、專業型碩士。
2、初試成績總分、單科分均達到國家教育部規定的A類考生(工科)復試分數線更求,以國家公布的2021年研究生復試基本分數線為準。
3、調劑考生必須是全日制本科畢業。
三、復試科目
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學碩)----復試科目:《環境工程原理》
資源與環境(專碩)----復試科目:《環境保護概論》
四、調劑方式
山西大學研究生調劑網開通后,進入山西大學,找到招生單位“資源與環境工程研究所”單位代號036,下設兩個專業“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0830J1)、資源與環境(085700),網上進行調劑。
五、研究所介紹
資源與環境工程研究所屬于山西大學一級研究單位,是發改委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2011年)、國家環保部重點實驗室(2011年)、“CO2減排與資源化利用”教育部工程中心(2019年)的依托單位。擁有山西省資源循環創新基地、山西省資源環境研究生教育創新中心,“山西低附加煤基資源高值利用協同創新中心”等科研平臺;資環所科研團隊2016年被評為山西省科技創新重點團隊,2017年獲批山西省“1331”重點創新團隊,2019年榮獲“山西省模范集體”榮譽稱號。現有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專業博士點和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碩士點及資源與環境專業碩士學位點。
研究所現有職工35名,教授10名,副教授20名,其中博士學位教師達到總教師數的96%,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人,三晉學者1人,山西省學術技術帶頭人2人,山西省青年拔尖人才1人,“三晉英才”13人。研究所現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2項,國家國際合作計劃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多項,山西省重大科技創新計劃項目、山西省煤基重點科技攻關等重大科研項目多項。
六、研究方向
煤炭伴生元素梯級利用
針對煤炭伴生資源提取困難、成本高等難題,開展煤基伴生資源中鋁硅元素及稀有元素賦存狀態及礦相的研究,明確提出粉煤灰、煤矸石中鋁硅資源及伴生稀有元素高效提取的工藝路線和方法;重點研究煤中伴生資源在煤炭加工過程中的遷移轉化規律及機理,開發鋰、鎵伴生資源的新型提取和富集技術,實現伴生資源的高效回收利用,建立煤基資源鋁硅及伴生稀有元素回收利用的工程示范。
煤基固廢材料化利用
開展煤矸石、粉煤灰、鋼鐵渣、脫硫石膏等煤基固廢理化特性及其復配料高溫特性、粉磨特性、活化特性等基礎理論研究;重點突破煤基固廢高溫熱熔制纖、高溫燒結成型、低成本超微粉化、熱壓可控發泡、化學分離提取等材料化利用關鍵工藝技術和裝備,為煤矸石、粉煤灰、鋼鐵渣以及脫硫石膏等大宗煤基固廢綜合利用產業發展提供理論、技術裝備支撐和工業示范。
低熱值煤超低排放
緊密圍繞清潔燃燒、節能減排主題,以煤清潔化民用和工業燃燒污染物控制為主要研究對象,結合潔凈燃燒工藝及污染控制技術前沿研究方法和技術手段,研究開發煤炭清潔化利用科學技術,側重解決共性基礎科學問題,關鍵技術問題和工程化應用問題。為煤炭清潔燃燒利用提供技術指導,解決企業實際運行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
煤基廢水深度處理資源化利用
開發針對煤化工廢水的新型高效絮凝劑,揭示界面調控自組裝和混凝的分步成核與順序化包裹機理;開展生物電化學系統中強化氨氮、難降解有機物去除并回收部分電能的過程與機制研究;分析膜蒸餾過程表面污染形成和抑制機制,利用膜結構改變和定向調控提升膜抗污染性能;研制基于新型填料吸附和微電解芬頓處理脫附液成套技術及裝備;開發新型煤化工廢水→再生水一體式資源化處理系統,為相關產業發展提供理論和技術支撐。
鹽化工分離與提純利用
開展非平衡態的固液體系流動場中的固液轉化與平衡、雜質的分散與分離規律等研究,重點考察鹵水體系內鹽和泥的固液界面化學性質、鹽結晶的生成與調節方法、溶液微觀結構的表征與分析。通過水鹽體系相平衡及溶解-結晶轉換、溶液界面化學領域機理層次的創新,在水鹽體系可控加工方面取得技術突破,為高鹽體系中不同元素的分離提純提供理論支撐和技術支撐。
環境生態工程
針對全球變化和高強度人類活動導致的生態系統退化問題,開展相關的受損機制與恢復技術研究,具體包括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礦產資源開采、土壤污染等造成的土地退化機制與修復技術,主要有土地整治工程與技術、植物-微生物生態修復技術、“巖土裸露面-人工基質-植被-大氣”相互作用的特征及調控技術、巖土裸露面植被生態過程的力學及侵蝕控制技術、生態恢復功能材料的效應及施工技術等。培養在土壤污染生態修復、工礦區生態恢復、土地退化防治與修復等方面,具有堅實基礎的科技創新型人才。
七、導師信息
請查看山西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研究所網站研究人員
(網址:http://zyhj.sxu.edu.cn/yjry/index.htm)
八、獎助政策
1、獎助學金
學校獎助學金:
研究生國家獎學金、推免生專項獎學金、研究生學業獎學金、研究生助學金。
研究所獎助學金:
(1)資環所研究生助研貼
(2)大地創新勵志計劃。
(3)資環所所長獎學金
學校獎助學金和研究所獎助學金可同時享受。
2、聯合培養
研究所與澳大利亞西澳大學、美國猶他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青島能源研究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研究與學術交流關系,目前已送出7位博士研究生外出聯合培養,2位碩士研究生到青島能源研究所聯合培養,2019年派出短期國際交流(3-6個月)學生11名。
3、學術交流
研究所與清華大學、中科院過程所、北京大學、南風化工集團公司、平朔煤矸石發電有限公司、山西大學固廢綜合利用長治研發基地等多家科研單位及企業合作,給研究生提供良好的科研和實踐平臺,大力支持研究生參加國際、國內學術會議,進行學術交流。
熱烈歡迎2021年考生來我所攻讀碩士學位
歡迎訪問:http://zyhj.sxu.edu.cn/
聯系人:董老師
電話:0351-7018553 18735128566
郵箱:dongxq@sxu.edu.cn
2025考研復試特訓班【1v1個性批改+模擬面試+聽口糾音】
溫馨提示: 該信息自網絡渠道整理,沒有辨別其有效真實性,若對本信息有意向,請聯系院校老師核實。若有不妥,請聯系我們刪除。同時提醒大家,在調劑復試階段,一定注意不法分子,在交流過程中涉及金錢等,切勿相信,謹防上當受騙。謝謝。 刪除信息請聯系 tiaoji@163.com
當前關注此學校的用戶
公眾號:考研信息網
查國家線、研究生調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