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1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2025考研復試特訓班【1v1個性批改+模擬面試+聽口糾音】
溫州大學(省重點高校)化學與材料科學工程學院招收085700資源與環境(環境新材料方向;往年為專業代碼前兩位08即可)專碩與化學(學碩)、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碩),本人及課題組其他碩導均有上述專業名額,歡迎各位同學發來簡歷咨詢相關專業事宜
(郵箱:yhchen@wzu.edu.cn)。
【導師簡介】
陳亦皇教授,溫州大學高層次引進人才,溫州市高層次人才,中山大學百人計劃引進人才,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學院訪問學者、博士后研究員。入職來已在Adv. Mater.、Energy Environ. Sci.、Nano Energy、J. Mater. Chem. A、Nanoscale等國際期刊發表論文。有豐富的海外科研經歷(2014.09 - 2019.09),本科(2009.09 - 2013.06)、博士(2013.06 - 2017.06)畢業于華南理工大學,博士后在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完成。
作為過來人,我深知科研路上的酸甜苦辣。為此,我將通過以下方面為大家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的科研環境:
① 在加入課題組后,我將根據你們的興趣專長因材施教,并積極與你們討論課題思路、想法以及科研調研等,包括實驗設計、操作步驟、文獻閱讀、數據處理以及論文撰寫、數據總結、配圖習慣、演講匯報等技巧與方法,逐步提升你們的科研水平,以期最終獨當一面;
② 在實驗開展過程中,我將利用我的上課之余與你們交流各自的科研工作進展以及所遇到的問題,同時非常歡迎大家提出各自見解,希望大家能夠相互促進;我將鼓勵并支持你們申請各種獎學金、榮譽稱號、國內外交流、聯合培養機會,希望大家能夠脫穎而出;
③ 在臨近畢業時,我會聽取你們的想法,尊重你們去高校或是企業的個人意愿,并盡全力給予支持與幫助;同時作為導師,本著對大家負責的初衷,我依舊會督促你們完成手頭科研相關的任務與工作。
附:學生報到時無需攜帶學費,學業獎學金可直接抵扣。請關注溫大研招辦網站:http://yjsb.wzu.edu.cn/zsw/,并在相應系統登記個人信息。
實驗室具有濃厚的科研氛圍和良好的工作環境。目前課題組經費充足,熱忱歡迎志同道合的你加入課題組,詳情請致信,并附件你的個人簡歷:
陳亦皇老師
溫州大學 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
郵箱:yhchen@wzu.edu.cn
【詳細介紹】
研究方向
發展了精準合成聚合物/無機納米晶功能復合材料的普適策略,系統研究了基于聚合物、無機納米晶及其表界面的構效關系及協同效應,并探索在催化、可控釋放、能量轉換與存儲等領域的應用前景。近五年在Proc. Natl. Acad. Sci. U. S. A.、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Energy Environ. Sci.、Nat. Commun.等國際期刊發表論文多篇,包括ESI高被引論文六篇,ESI熱點文章一篇,封面五篇,Angew. Chem. Int. Ed.當期VIP文章兩篇,Small當月熱點文章Top 10一篇,Nanoscale年度熱點文章一篇,并被美國自然科學基金新聞NSF news、佐治亞理工學院新聞、Eurekalert、Ecancer、Technology Networks、Science Newsline、Phys.org、Nanowerk、Newswise、BrightSurf等多家科研媒體作為亮點報道;他引1500余次(2021年12月);擔任塞爾維亞基金委特邀基金評審專家、美國化學會(ACS)會議“表面化學”座談會分會主席、ACS及MRS Member,以及《Rare Metals》、《Tungsten》等
學術期刊青年編委。近年來開展以下課題:
(1)聚合物/無機納米晶功能復合材料的精準合成及其在(柔性)金屬空氣電池領域的應用;
(2)基于柔性多功能可穿戴電子材料(水凝膠、離子凝膠)/器件(能源、傳感器、納米發電機等)的基礎與應用研究。
受教育經歷
2013.06 - 2017.06 華南理工大學 材料學 博士學位(導師:張廣照教授,長江學者、國家杰青)
2014.09 - 2017.05 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 材料科學與工程 交流訪問(導師:Zhiqun Lin教授,美國杰青)
2009.09 - 2013.06 華南理工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 學士學位
研究工作經歷
2019.10 - 至今 溫州大學 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 教授
2019.09-2019.10 中山大學 百人計劃人才計劃 副教授
2017.07 - 2019.09 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 材料科學與工程 博士后研究員
團隊介紹
本課題組所在溫州大學副校長王舜教授(國家級人才)團隊,是溫州市領軍型科技創新團隊,主要從事于無機/有機/高分子等微納結構材料的設計合成及在能源轉化與存儲、光/電催化、環境保護等相關領域的應用研究,團隊每年招收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資源與環境等相關專業碩士研究生15-20名。創辦學術期刊《Carbon Energy》(隸屬于國際知名期刊社Wiley),入選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高起點新刊項目。創辦新型產業技術研究院,推進“卡脖子”技術研發,獲多項省部級獎。此外,團隊與加拿大滑鐵盧大學陳忠偉院士、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戴黎明院士、德國伊爾梅瑙工業大學雷勇教授、韓國延世大學Jong Hyeok Park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王昕教授等聯合招收博士后和“溫大碩士+海外博士”項目學生。
本課題組及所在科研團隊擁有較強的科研實力和良好的科研氛圍,將使你獲得成功的碩士研究生經歷,進而幫助你順利進入博士階段的學習深造或獲得理想的工作機會。
2025考研復試特訓班【1v1個性批改+模擬面試+聽口糾音】
溫馨提示: 該信息自網絡渠道整理,沒有辨別其有效真實性,若對本信息有意向,請聯系院校老師核實。若有不妥,請聯系我們刪除。同時提醒大家,在調劑復試階段,一定注意不法分子,在交流過程中涉及金錢等,切勿相信,謹防上當受騙。謝謝。 刪除信息請聯系 tiaoji@163.com
當前關注此學校的用戶
公眾號:考研信息網
查國家線、研究生調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