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1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2025考研復試特訓班【1v1個性批改+模擬面試+聽口糾音】
本課題組依托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院網絡通信實驗室和即將建成的ICT產教融合基地。ICT主要實驗平臺有移動通信、光通信、數據通信和云計算平臺,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課題組與新加坡國立大學、北京大學、東南大學、湖南大學等學校合作,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等項目(詳見主要導師簡介),培養學碩、專碩和留學碩士研究生(國際生),具備國際化學習環境和交流機會。主要研究課題包括:
1.可見光通信接收機算法研究和電路設計
2.空間光通信接收機算法研究和電路設計
3.物理層安全壓縮傳感算法研究
4.車載通信的自動重傳請求協議算法研究
5.物聯網無線定位算法研究和系統開發
研究生招生和待遇等信息請查看:
信息學院研究生網頁http://itee.zust.edu.cn/Teaching
校研究生招生網http://yzw.zust.edu.cn/index.html
歡迎通信、電子信息、物聯網、計算機等相關專業的學碩(先進制造與信息化)和專碩(車輛工程)考生調劑。有信號與系統、數字信號處理、通信原理、MATLAB、TEX、安卓編程等基礎,曾發表論文、專利者優先。請發簡歷和成績單,如有獲獎、論文等請附相關證明材料。
郵箱:zkyyjs@aliyun.com
聯系人:吳老師
王中鵬:男,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共黨員;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院通信工程專業主任。2004年北京郵電大學信號與信息處理專業博士畢業,長期從事無線通信、光電檢測系統的科研工作,成功設計155Mbps、622Mbps、1.25Gbps光收發模塊電路。目前主要從事5G移動通信、可見光通信、網絡安全的理論和科技開發工作。主要研究方向:(1)5G移動通信,(2)可見光通信,(3)光無線通信系統的設計與信號檢測,(4)通信系統的物理層安全等。
主持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2項,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1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參與多項廳級科技攻關項目。在核心期刊發表發表SCI/EI論文15篇;國際期刊: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IEEE communications letters、 IET communications 、optics communication審稿人,國內《通信學報》審稿人。
吳茗蔚:女,1977年出生,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F任教于浙江科技學院信息學院通信工程專業。入選浙江省“錢江人才計劃”、浙江科技學院“科大青年英才”。
新加坡國立大學學士、碩士、博士、博士后。曾任新加坡信息通訊研究所研發工程師、新加坡國立大學研究員,赴美國、丹麥、匈牙利、澳大利亞等國進行交流和訪問。主要從事無線通信和光通信物理層傳輸技術的研究工作,與新加坡國立大學教授保持長期科研合作。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項目1項、浙江省教育廳科研項目1項。發表學術論文10多篇,其中SCI期刊論文5篇;擔任十余屆通信國際會議如ICC、Globecom、VTC的技術程序委員會委員、通信會議WCNC、WCSP的會場分組主席以及國際期刊和會議的審稿員。2011年獲IEEE通信學會會議ICC最佳論文獎。
主要研究方向:(1)自由空間光通信,(2)可見光通信,(3)重傳協議。
2025考研復試特訓班【1v1個性批改+模擬面試+聽口糾音】
溫馨提示: 該信息自網絡渠道整理,沒有辨別其有效真實性,若對本信息有意向,請聯系院校老師核實。若有不妥,請聯系我們刪除。同時提醒大家,在調劑復試階段,一定注意不法分子,在交流過程中涉及金錢等,切勿相信,謹防上當受騙。謝謝。 刪除信息請聯系 tiaoji@163.com
當前關注此學校的用戶
公眾號:考研信息網
查國家線、研究生調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