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簡介
繪畫構圖學是研究繪畫構圖的原理、規律與技巧的繪畫理論。繪畫的表達方式是通過視覺符號傳情達意的,因而被喻為藝術語言。作為“語言”,必然包含語義信息。因此,繪畫是由符號和語義構成的。如要將畫家所思所想的“語義”明晰地傳達給觀眾,就得對符號進行組織,使語言信息與符號信息同構。這便是構圖的任務。符號為何能傳達信息,怎樣組織符號傳達畫家所要表達的信息,且給人以視覺美感,這便是繪畫構圖學所要研究的學問。這門學問,是以繪畫技巧、繪畫心理學、色彩學、美學和創作理論為基礎的綜合性的技法理論學科。
目錄
序
前言
第一章 繪畫構圖概說
第一節 構圖的概念
第二節 表達意圖、構思與構圖
第三節 構圖形式對表現內容的作用
一 繪畫構圖的語言性質與表達內容
二 構圖的格局與內容
三 構圖的形式結構對表現內容的作用
第四節 繪畫構圖的程序
一 素描草圖階段
二 色彩草圖階段
三 制作階段
第五節 完美的繪畫構圖是苦心經營的業績
第二章 繪畫構圖的發展
第一節 繪畫構圖發展的概要描述
一 人類社會文明早期的繪畫及其構圖
二 歐洲繪畫構圖發展的概況
三 中國繪畫構圖的發展概況
第二節 地域文化體系與地域繪畫體系及其構圖
第三節 社會文化的變革與繪畫構圖的發展
第四節 科學技術對繪畫構圖的影響
一 科學技術促進繪畫理念的變化
二 新工具材料的發明與發展,促進繪畫構圖面貌的發展
第三章 繪畫構圖的要素
第一節 物質要素——工具材料、畫面邊框與畫幅
一 工具材料及其質地特性與構圖的作用
二 畫面邊框形狀
三 畫幅
第二節 形狀
一 點
二 線
三 平面形狀
四 物體形狀
五 空間形狀
六 物象的象征性與形象的定型化
七 構圖中作為語言的形象類別
第二節 色彩
一 色彩的概念
二 人對色彩的視覺心理
三 色相的情感與象征
四 色彩于繪畫構圖中的作用
五 色彩語言的類別
第四章 繪畫構成原理
第一節 繪畫構圖的視覺基礎
一 視感覺與視知覺
二 繪畫構圖與視覺經驗
第二節 圖形與畫面的形成
一 繪畫為觀眾規定了知覺對象
二 圖形與畫面的組成
三 畫面是個整體的知覺對象
四 視知覺的恒常性
五 對繪畫知覺的理解性
第三節 空間知覺與繪畫空間的構成
一 二維空間知覺因素與構成
二 方位的構成
第四節 時間知覺與表現時間
一 表現自然規律的特定時間
二 表現歷史性的特定時間
三 表現延續性的時間
四 畫面自身的時間呈現
第五節 對物體“質”的知覺與質感表現
第六節 繪畫構圖與人的聯覺、聯想
第七節 恒常性解體的變形
第八節 深層知覺與完形范圍外的形式因素構成
第五章 構圖形式的心理效應
第一節 畫面空間運用的形式心理
一 方位的形式作用
二 空間力感
三 畫面分割及其面積的形式作用
四 視域定向、視高與視平線的作用
第二節 構圖結構的形式主線與基本形的作用
一 水平主線的作用
二 垂直主線的作用
三 斜線與傾斜的作用
四 幾何曲線的作用
五 自由曲線的作用
六 圓形的作用
七 方形與矩形的作用
八 三角形的作用
九 不規則散碎的形與散亂結構
第三節 基本線形的綜合構成
第四節 方向與線條引導視線的作用
一 引導視線的方向、方式及其形式作用
二 引導視線的觀察順序及其作用
三 向構圖中心的誘導
四 放射性的引導
五 線形延伸性的聯系作用
第五節 完形范圍外的非具象形式因素
一 完形范圍外的非具象形式因素可以
增加畫面的藝術表現的生命力
二 輪廓線的跨越,增強形體效果和豐富意趣
二 完形范圍外的非具象形式因素增多使主觀情感表面化
四 摒除具象的點線雜亂構成的多義性
第六節 物體范圍外的形式因素
一 變形的幻覺效應
二 疊置的視覺效果
三 疊透的效應
四 遮擋關系錯位的頻閃效應
五 分解與復合的視覺效應
六 分解與抽象復合的效果
七 異體組合的形象
八 不同時空的怪異構成
九 假物象按知覺恒常性特點構成的視覺效應
第六章 構圖形式美的規律
第一節 多樣統一 整體和諧
一 多樣變化 和諧統一
二 疏密變化的生動性與平均排列的秩序性
三 構圖整體的和諧與完整
第二節 畫面平衡穩定與結構均衡規律
一 畫面“平衡”感產生的原因
二 影響平衡的因素
三 均衡布局法
四 內容決定構圖形式的平衡心理
第三節 整體聯系 相互呼應
一 內形式的呼應聯系
二 外形式的呼應聯系
第四節 對比調和 相互輝映
一 線及形的對比
二 黑白對比
三 虛實晦顯對比
四 繁簡對比
第五節 構圖的節奏韻律感
一 節奏及其構成
二 節奏的作用
三 機械的節奏與變化的節奏
四 韻律之美
第七章 構圖技法
第一節 確定賓主之位 經營構圖中心
一 形象分賓主
二 構圖有中心
三 主要形象突出的原因與方法
第二節 畫面分割 取勢定位
一 橫線定位分割
二 中線定位分割
三 黃金分割
四 骨線定位分割
五 基本形分割
六 級差分割
七 復合分割
第二節 比例的妙用
一 主要表現對象與畫面框架的比例
二 表現對象與常態比例的關系
三 表現對象自身比例與標準比例的關系
四 反常態比例的藝術處理
第四節 黑白灰與色彩構成的處理
一 影響黑白灰與色彩構成的因素及構成類型
二 黑白灰與色彩構成的原則
第五節 動感與靜感的表現
一 構圖呈現的動與靜的含義
二 表現動與靜的方法
第六節 藏露隱顯 虛實相生
一 藏露掩映 隱顯結合
二 以露代藏 誘人聯想
三 以實帶虛 虛實相生
四 意在畫內 形于畫外
第七節 強化構圖表現的視覺美點
一 客觀再現的繪畫要凸顯形象與環境的典型性
二 以現實為基礎的對形式美點的凸顯
二 主觀意趣表現的形式美點
四 畫種材料形成的藝術美的特點不可忽視
五 形式因素的單項強調及其“度”的把握
第八節 諸形式因素的綜合運用
一 《開國大典》形式因素的綜合運用
二 從畫家創作草圖的變動過程領會構圖技巧
三 同一命題的名畫比較
結語
同類熱銷圖書
書名 | 作者 | 出版社 | 價格 | 購買 |
刑法學(第四版) | 張明楷 著 | 法律出版社 | ¥88.00¥68.20 |
詳情 |
約翰·湯普森簡易鋼琴教程:(2) | (美)湯普.. | 上海音樂出版社 | ¥13.00¥8.80 |
詳情 |
鋼琴基礎教程(修訂版)(1) | 韓林申 等.. | 上海音樂出版社 | ¥25.00¥19.20 |
詳情 |
劍橋插圖英國戲劇史 | (英)特拉.. | 山東畫報出版社 | ¥60.00¥47.60 |
詳情 |
民法練習題集 第三版(21世紀法學系列教材配套輔導用書) | 王軼 主編 |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 | ¥46.00¥31.90 |
詳情 |
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全國高等學校法學專業核心課程教材—.. | 高銘暄,馬.. | 北京大學出版社 | ¥59.00¥44.20 |
詳情 |
法理學(第四版) | 張文顯 主..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35.00¥30.80 |
詳情 |
法理學練習題集(第二版)(21世紀法學系列教材配套輔導用.. | 朱景文 主.. |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 | ¥45.00¥34.00 |
詳情 |
社會學(第十一版) | (美)波普.. |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 | ¥98.00¥78.40 |
詳情 |
刑法分則的解釋原理(第二版)上下(21世紀法學研究生參考.. | 張明楷 著 |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 | ¥148.00¥103.90 |
詳情 |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民法(第四版) | 魏振瀛 主.. | 北京大學出版社 | ¥59.80¥44.90 |
詳情 |
外國美術簡史/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 中央美術學.. | 中國青年出版社 | ¥45.00¥36.20 |
詳情 |
刑法練習題集 第二版 (21世紀法學系列教材配套輔導用書) | 王作富 主.. |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 | ¥29.80¥22.40 |
詳情 |
應用文寫作(第三版)(全國翻譯碩士MTI 專業學位考試指定.. | 夏曉鳴 著 | 復旦大學出版社 | ¥32.00¥28.20 |
詳情 |
大學英語語法--講座與測試(第4版) | 徐廣聯 著 | 華東理工大學出版.. | ¥55.00¥44.00 |
詳情 |
傳播學教程 第二版(21世紀新聞傳播學系列教材;“十一五.. | 郭慶光 著 |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 | ¥32.00¥25.60 |
詳情 |
新聞學概論(第四版) | 李良榮 著 | 復旦大學出版社 | ¥39.00¥28.30 |
詳情 |
經濟法(第四版) | 楊紫烜 主.. | 北京大學出版社 | ¥49.00¥39.20 |
詳情 |
合同法(第五版) | 崔建遠 主.. | 法律出版社 | ¥46.00¥33.90 |
詳情 |
音樂理論基礎/中央音樂學院附屬中等音樂學校試用教材 | 李重光 編 | 人民音樂出版社 | ¥19.00¥16.50 |
詳情 |
政治學基礎 第二版——21世紀政治學系列教材 | 王浦劬 等.. | 北京大學出版社 | ¥36.00¥27.00 |
詳情 |
民法 第五版(21世紀法學系列教材)(“十一五”國家級規.. | 王利明 主.. |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 | ¥58.00¥46.40 |
詳情 |
美國視覺設計學院從書:設計元素.平面設計樣式 | (美)薩馬.. | 廣西美術出版社 | ¥98.00¥77.70 |
詳情 |
刑法 第五版 (21世紀法學系列教材;教育部全國普通高等.. | 王作富 主.. |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 | ¥59.00¥51.80 |
詳情 |
民事訴訟法 第五版(21世紀法學系列教材;“十一五”國家.. | 江偉 主編 |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 | ¥49.80¥40.10 |
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