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簡介
品牌:圖書詳情 商品基本信息,請以下列介紹為準 商品名稱: 信號完整性仿真分析方法 作者: 閻照文 等 市場價: 68元 文軒網價: 54.4元【80折】 ISBN號: 9787508480534 出版社: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商品類型: 圖書
其他參考信息(以實物為準)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語種:中文 出版時間:2011-01-01 版次:1 頁數:481 印刷時間:2011-01-01 印次:1 字數:816.00千字 溫馨提示:出版時間超過3年的圖書,因長時間儲存可能會產生紙張缺陷,敬請諒解!
主編推薦 信號完整性已成為目前從事高速電路設計的人們關注的焦點!缎盘柾暾苑抡娣治龇椒ā吠ㄟ^大量的仿真實驗,幫助讀者深入理解信號完整性分析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內容全面,覆蓋信號完整性仿真分析的主要內容
介紹軟件眾多,可解決信號完整性分析中不同的問題
按照問題類型編寫,使讀者能根據問題尋找解決方法
例題講解詳細,既有原理仿真問題,也有板級仿真問題
包含如何解決工程中的棘手問題,閱讀后使人豁然開朗
內容簡介 《信號完整性仿真分析方法》全面介紹信號完整性分析中的仿真方法,包括二維參數提取、三維參數提取、原理性前仿真、板級后仿真、電源完整性仿真、電磁輻射仿真等,介紹了Ansoft S12D、03D、ADS、HyperLynx、Slwave和Designer等在信號完整性仿真分析中的具體應用。
《信號完整性仿真分析方法》內容全面、例題較多,覆蓋了信號完整性仿真分析方面最主要的內容和最常用的軟件,并用軟件分析的方法實現與信號完整性分析相關的案例,因此通過《信號完整性仿真分析方法》的學習,讀者可以直接利用這些分析方法去從事與信號完整性分析相關的課題研究。
《信號完整性仿真分析方法》不管對于學習信號完整性分析的研究生還是對于從事信號完整性分析的科技人員,都是一本難得的實用教材。
目錄 前言
第1章 信號完整性仿真分析方法概述
1.1 信號完整性研究的內容
1.2 信號完整性與其他課程的關系
1.3 電磁場類研究方向之間的關系
1.4 信號完整性與電磁兼容之間的關系
1.5 信號完整性與PCB設計之間的關系
1.6 信號完整性常用仿真分析軟件介紹
1.7 本書的章節結構安排
第2章 用AnsoftS12D進行二維參數提取
2.1 S12D簡介
2.1.1 什么是S12D提取器
2.1.2 二維場求解器的設計環境
2.1.3 快速啟動S12D
2.2 例題
2.2.1 同軸線
2.2.2 同軸線——從三維模型導出二維模型
2.2.3差分對
2.2.4 過度蝕刻
2.2.5 鍵合線
2.2.6 串擾
2.2.7 平面波導
2.2.8 接地的平面波導
第3章 用Q3D進行三維參數提取
3.1 什么是Q3D Extractor
3.1.1 系統需求
3.1.2 啟動Ansoft Q3D
3.1.3 把舊的Q3D文件導入
3.1.4 Ansoft條目
3.1.5 項目管理器
3.1.6 特性窗口
3.1.7 Ansoft 3D建模器
3.1.8.3 D建模器設計樹
3.1.9 設計窗口
3.1.10 工具欄
3.1.11 顯示或隱藏單個工具欄
3.1.12 自定義排列工具欄
3.1.13 Q3DExtractor桌面
3.1.14 打開一個Q3D項目
3.2 Q3D實例分析
3.2.1 微帶線
3.2.2 微小過孔
3.2.3 分段返回通路
3.2.4 球陳列封裝
3.2.5 連接器模型
3.2.6 接合線
3.2.7 螺旋電感
第4章 ADS在信號完整性分析中的應用
4.1 ADS的基本使用
4.1.1 ADS主要操作窗口
4.1.2 ADS基本操作
4.2 元器件的等效電路模擬
4.2.1 示波器探針的等效電路模型
4.2.2 RLC電路的時域行為
4.2.3 兩焊盤間鍵合線回路的等效電路模型
4.2.4 去耦電容的等效電路模型
4.2.5 驅動器的等效電路模型
4.2.6 如何構造求阻抗的電路模型
4.2.7 傳輸線的等效電路模型
4.3 傳輸線的反射仿真
4.3.1 阻抗不匹配而產生的振鈴
4.3.2 驅動源的內阻抗情況
4.3.3 反彈圖仿真
4.3.4 反射波形仿真
4.3.5 仿真TDR測量原理
4.3.6 何時需要端接
4.3.7 源端端接
4.3.8 源端端接情況下的傳輸線增加
4.3.9 短串接傳輸線的反射
4.3.10 短串接傳輸線的反射(續)
4.3.11 短樁線的反射
4.3.12 容性終端負載的反射
4.3.13 連線中途的容性負載反射
4.3.14 容性時延累加
4.3.15 有載線
4.3.16 感性突變產生的反射
4.3.17 感性時延累加
4.3.18 補償
4.4 考慮損耗時的仿真
4.4.1 信號的損耗
4.4.2 有損耗傳輸線的建模
4.4.3 傳輸線測試模型
4.5 傳輸線的串擾仿真
4.5.1 容性耦合電流
4.5.2 感性耦合電流
4.6 差分對仿真
4.6.1 差分對的端接
4.6.2 差分信號向共模信號的轉化
4.6.3 差分對一根信號線接容性負載時的情況
4.6.4 差分對端接對共模信號的影響
4.6.5 同時端接共模和差模
4.6.6 同時端接共模和差模有錯位
第5章 用Hyper Lynx進行原理性仿真分析
5.1 Hyper Lynx的基本使用
5.1.1 建立新的單元胞格式的板圖
5.1.2 增加傳輸線
5.1.3 增加IC
5.1.4 增加電阻、電感和電容
5.1.5 編輯電源電壓
5.1.6 設置和運行仿真
5.1.7 觀察仿真結果
5.1.8 測量時間和電壓
5.1.9 記錄仿真結果
5.1.10 保存新的板圖
5.2 元器件的等效電路模擬
5.2.1 帶寬對上升時問的影響
5.2.2 不同覆蓋厚度時微帶線周圍的電場分布
5.3 傳輸線的反射仿真
5.3.1 傳輸線如何影響驅動器的波形
5.3.2 用2D場求解器計算微帶線中電場的分布
5.3.3 反彈圖
5.3.4 反射波形仿真
5.3.5 何時需要端接
5.3.6 源端端接
5.3.7 源端端接時傳輸線長度的影響
5.3.8 短串接傳輸線的反射
5.3.9 短串接傳輸線的反射(續)
5.3.10 短樁線傳輸線的反射
5.3.11 容性終端負載的反射
5.3.12 傳輸線中途的容性負載反射
5.3.13 容性時延累加
5.3.14 有載線
5.3.15 感性突變產生的反射
5.3.16 感性時延累加
5.3.17 補償
5.4 考慮損耗時的仿真
5.4.1 損耗對傳輸線的影響
5.4.2 有損線的時域行為
5.4.3 不同長度傳輸線對輸出信號的影響
5.4.4 損耗對眼圖的影響
5.5 傳輸線的串擾仿真
5.5.1 近端串擾
5.5 2 遠端串擾
5.5.3 仿真串擾
5.5.4 有源串聯端接的耦合線
5.5.5 多條耦合線攻擊時的串擾
5.5.6 帶狀線的情況
5.5.7 防護布線
5.5.8 串擾和時序
5.6 差分對仿真
5.6.1 差分電路的端接
5.6.2 微帶線和帶狀線的電場分布
5.6.3 端接差分信號
5.6.4 端接共模信號
5.6.5 差分對中的串擾
5.6.6 差分對中的共模噪聲
5.6.7 差分對對差分對的噪聲
5.6.8 返回路徑中的間隙
5.6.9 間隙對差分對的影響
5.7 使用Hyper Lynx進行時序調整
5.7.1 概述
5.7.2 時序調整
5.7.3 從實際板圖電路提取原理仿真電路的方法
5.8 怎樣使用IBIS模型
5.8.1 概述
5.8.2 V/I數據
5.8.3 V/T數據
第6章 用HyperLynx進行PCB板的仿真分析
6.1 用HyperLynx進行PCB后仿真的基本過程
6.1.1 在BoardSim中打開PCB
6.1.2 在BoardSim中編輯疊層和線寬
6.1.3 映射器件類型的參考指示符
6.1.4 編輯電源網絡
6.1.5 選擇要仿真的網絡
6.1.6 選擇IC元器件模型
6.1.7 編輯電阻、電感、電容參數值
6.1.8 確定電阻和電容封裝
6.1.9 設置和運行交互式仿真
6.1.1 0觀察仿真結果
6.1.1 1測量時間和電壓
6.1.1 2記錄仿真結果
6.2 觀察BoardSim的特性
6.2.1 板圖用戶界面
6.2.2 放大和平移
6.2.3 改變板的方向
6.2.4 改變顯示
6.2.5 突出網絡顯示
6.2.6 同時觀察所有的網絡
6.2.7 觀察板圖布局
6.2.8 觀察PCB板圖細節
6.3 SessionEdits保存的信息
6.3.1 BoardSim怎樣保存為SessionEdits
6.3.2 .BUD文件中具有什么信息
6.3.3 怎樣保存為SessionEdits
6.3.4 當SessionEdits被重新加載時
6.4 終端向導和快速終端
6.4.1 終端向導(Terminator Wizard)
6.4.2 快速終端(Quick Terminators)
6.4.3 交互式編輯R、L和c
6.4.4 創建一個新的改變報告
6.5 批處理仿真
6.5.1 了解批處理仿真
6.5.2 準備批處理仿真的板圖
6.5.3 運行批處理仿真向導
6.5.4 批處理仿真報告
6.6 運行EMC仿真
6.6.1 設置頻譜分析儀探針
6.6.2 使用頻譜分析儀運行EMC仿真
6.7 在BoardSim中交互式仿真串擾
6.7.1 實現交互式板圖后串擾仿真
6.7.2 BoardSim怎樣找到串擾網絡
6.7.3 怎樣顯示攻擊線
6.7.4 設置串擾仿真的IC模型
6.7.5 運行仿真
6.7.6 怎樣最大化仿真特性
6.7.7 改變攻擊網絡的數量
6.8 在BoardSim中運行場求解器
6.8.1 關于BoardSim串擾和場求解器
6.8.2 什么是場求解器
6.8.3 BoardSim串擾場求解器是怎樣工作的
6.8.4 打開耦合觀察器
6.8.5 報告網絡段的特性
6.9 多塊PCB板的分析
6.9.1 什么是多板選項
6.9.2 互聯模型
6.9.3 互聯電氣特性
6.9.4 Multi Board Project Wizard概述
6.9.5 關于板圖ID
6.9.6 映射.HYP文件到板圖ID中
6.9.7 關于互連關系映射的說明
6.9.8 插入新的.HYP文件
6.9.9 刪除連接的.HYP文件
6.9.10 插入新的互聯映射
6.9.11 編輯MultiBoard Project Wizard的提示框
6.9.12 創建或編輯一個多板的項目文件
6.9.13 編輯多板工程
6.9.14 打開多板項目文件
第7章 用Slwave進行電源完整性分析
7.1 板圖設計
7.2 封裝板的阻抗分析
7.3 封裝板的s參數
7.4 同步開關噪聲(SSN)
7.5 系統級封裝器件
第8章 用Slwave和Designer進行板級信號完整性分析
8.1 T型板分析
8.1.1 模型描述
8.1.2 設置設計環境
8.1.3 創建模型
8.1.4 求解方案
8.1.5 仿真結果分析
8.2 分析封裝上的差分對
8.2.1 定義全局材料屬性
8.2.2 打開工程
8.2.3 疊層設置
8.2.4 主窗口中的疊層觀察
8.2.5 導體設置
8.2.6 走線設置
8.2.7 求解設置
8.2.8 觀察諧振模式
8.2.9 源的定義
8.2.10 終端的定義
8.2.11 編輯電路元件屬性
8.2.12 設置頻率掃描
8.2.13 求解
8.2.14 共模模式設置
8.2.15 頻率掃描設置
8.2.16 端口設置
8.2.17 設置SPICE求解
8.2.18 SPICE差分對
8.2.19 電路結構
8.2.20 求解電路(差模模式)
8.2.21 后處理電路
8.2.22 共模模式
8.2.23 共模模式仿真結果
8.3 傳輸時延
8.3.1 繪制金屬層
8.3.2 繪制走線
8.3.3 添加過孔
8.3.4 添加去耦電容
8.3.5 Slwave、Designer結合仿真
第9章 PCB板級輻射仿真分析方法
9.1 在S1wave中建立激勵源
9.2 在HFSS中進行遠場求解
參考文獻
書摘插圖 ![](http://img3.winxuancdn.com/3367/11703367_5_1.jpg)
目錄
品牌:圖書
商品基本信息,請以下列介紹為準 | |
商品名稱: | 信號完整性仿真分析方法 |
作者: | 閻照文 等 |
市場價: | 68元 |
文軒網價: | 54.4元【80折】 |
ISBN號: | 9787508480534 |
出版社: |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
商品類型: | 圖書 |
其他參考信息(以實物為準) |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 語種:中文 |
出版時間:2011-01-01 | 版次:1 | 頁數:481 |
印刷時間:2011-01-01 | 印次:1 | 字數:816.00千字 |
溫馨提示:出版時間超過3年的圖書,因長時間儲存可能會產生紙張缺陷,敬請諒解! |
主編推薦 | |
信號完整性已成為目前從事高速電路設計的人們關注的焦點!缎盘柾暾苑抡娣治龇椒ā吠ㄟ^大量的仿真實驗,幫助讀者深入理解信號完整性分析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內容全面,覆蓋信號完整性仿真分析的主要內容 介紹軟件眾多,可解決信號完整性分析中不同的問題 按照問題類型編寫,使讀者能根據問題尋找解決方法 例題講解詳細,既有原理仿真問題,也有板級仿真問題 包含如何解決工程中的棘手問題,閱讀后使人豁然開朗 |
內容簡介 | |
《信號完整性仿真分析方法》全面介紹信號完整性分析中的仿真方法,包括二維參數提取、三維參數提取、原理性前仿真、板級后仿真、電源完整性仿真、電磁輻射仿真等,介紹了Ansoft S12D、03D、ADS、HyperLynx、Slwave和Designer等在信號完整性仿真分析中的具體應用。 《信號完整性仿真分析方法》內容全面、例題較多,覆蓋了信號完整性仿真分析方面最主要的內容和最常用的軟件,并用軟件分析的方法實現與信號完整性分析相關的案例,因此通過《信號完整性仿真分析方法》的學習,讀者可以直接利用這些分析方法去從事與信號完整性分析相關的課題研究。 《信號完整性仿真分析方法》不管對于學習信號完整性分析的研究生還是對于從事信號完整性分析的科技人員,都是一本難得的實用教材。 |
目錄 | |
前言 第1章 信號完整性仿真分析方法概述 1.1 信號完整性研究的內容 1.2 信號完整性與其他課程的關系 1.3 電磁場類研究方向之間的關系 1.4 信號完整性與電磁兼容之間的關系 1.5 信號完整性與PCB設計之間的關系 1.6 信號完整性常用仿真分析軟件介紹 1.7 本書的章節結構安排 第2章 用AnsoftS12D進行二維參數提取 2.1 S12D簡介 2.1.1 什么是S12D提取器 2.1.2 二維場求解器的設計環境 2.1.3 快速啟動S12D 2.2 例題 2.2.1 同軸線 2.2.2 同軸線——從三維模型導出二維模型 2.2.3差分對 2.2.4 過度蝕刻 2.2.5 鍵合線 2.2.6 串擾 2.2.7 平面波導 2.2.8 接地的平面波導 第3章 用Q3D進行三維參數提取 3.1 什么是Q3D Extractor 3.1.1 系統需求 3.1.2 啟動Ansoft Q3D 3.1.3 把舊的Q3D文件導入 3.1.4 Ansoft條目 3.1.5 項目管理器 3.1.6 特性窗口 3.1.7 Ansoft 3D建模器 3.1.8.3 D建模器設計樹 3.1.9 設計窗口 3.1.10 工具欄 3.1.11 顯示或隱藏單個工具欄 3.1.12 自定義排列工具欄 3.1.13 Q3DExtractor桌面 3.1.14 打開一個Q3D項目 3.2 Q3D實例分析 3.2.1 微帶線 3.2.2 微小過孔 3.2.3 分段返回通路 3.2.4 球陳列封裝 3.2.5 連接器模型 3.2.6 接合線 3.2.7 螺旋電感 第4章 ADS在信號完整性分析中的應用 4.1 ADS的基本使用 4.1.1 ADS主要操作窗口 4.1.2 ADS基本操作 4.2 元器件的等效電路模擬 4.2.1 示波器探針的等效電路模型 4.2.2 RLC電路的時域行為 4.2.3 兩焊盤間鍵合線回路的等效電路模型 4.2.4 去耦電容的等效電路模型 4.2.5 驅動器的等效電路模型 4.2.6 如何構造求阻抗的電路模型 4.2.7 傳輸線的等效電路模型 4.3 傳輸線的反射仿真 4.3.1 阻抗不匹配而產生的振鈴 4.3.2 驅動源的內阻抗情況 4.3.3 反彈圖仿真 4.3.4 反射波形仿真 4.3.5 仿真TDR測量原理 4.3.6 何時需要端接 4.3.7 源端端接 4.3.8 源端端接情況下的傳輸線增加 4.3.9 短串接傳輸線的反射 4.3.10 短串接傳輸線的反射(續) 4.3.11 短樁線的反射 4.3.12 容性終端負載的反射 4.3.13 連線中途的容性負載反射 4.3.14 容性時延累加 4.3.15 有載線 4.3.16 感性突變產生的反射 4.3.17 感性時延累加 4.3.18 補償 4.4 考慮損耗時的仿真 4.4.1 信號的損耗 4.4.2 有損耗傳輸線的建模 4.4.3 傳輸線測試模型 4.5 傳輸線的串擾仿真 4.5.1 容性耦合電流 4.5.2 感性耦合電流 4.6 差分對仿真 4.6.1 差分對的端接 4.6.2 差分信號向共模信號的轉化 4.6.3 差分對一根信號線接容性負載時的情況 4.6.4 差分對端接對共模信號的影響 4.6.5 同時端接共模和差模 4.6.6 同時端接共模和差模有錯位 第5章 用Hyper Lynx進行原理性仿真分析 5.1 Hyper Lynx的基本使用 5.1.1 建立新的單元胞格式的板圖 5.1.2 增加傳輸線 5.1.3 增加IC 5.1.4 增加電阻、電感和電容 5.1.5 編輯電源電壓 5.1.6 設置和運行仿真 5.1.7 觀察仿真結果 5.1.8 測量時間和電壓 5.1.9 記錄仿真結果 5.1.10 保存新的板圖 5.2 元器件的等效電路模擬 5.2.1 帶寬對上升時問的影響 5.2.2 不同覆蓋厚度時微帶線周圍的電場分布 5.3 傳輸線的反射仿真 5.3.1 傳輸線如何影響驅動器的波形 5.3.2 用2D場求解器計算微帶線中電場的分布 5.3.3 反彈圖 5.3.4 反射波形仿真 5.3.5 何時需要端接 5.3.6 源端端接 5.3.7 源端端接時傳輸線長度的影響 5.3.8 短串接傳輸線的反射 5.3.9 短串接傳輸線的反射(續) 5.3.10 短樁線傳輸線的反射 5.3.11 容性終端負載的反射 5.3.12 傳輸線中途的容性負載反射 5.3.13 容性時延累加 5.3.14 有載線 5.3.15 感性突變產生的反射 5.3.16 感性時延累加 5.3.17 補償 5.4 考慮損耗時的仿真 5.4.1 損耗對傳輸線的影響 5.4.2 有損線的時域行為 5.4.3 不同長度傳輸線對輸出信號的影響 5.4.4 損耗對眼圖的影響 5.5 傳輸線的串擾仿真 5.5.1 近端串擾 5.5 2 遠端串擾 5.5.3 仿真串擾 5.5.4 有源串聯端接的耦合線 5.5.5 多條耦合線攻擊時的串擾 5.5.6 帶狀線的情況 5.5.7 防護布線 5.5.8 串擾和時序 5.6 差分對仿真 5.6.1 差分電路的端接 5.6.2 微帶線和帶狀線的電場分布 5.6.3 端接差分信號 5.6.4 端接共模信號 5.6.5 差分對中的串擾 5.6.6 差分對中的共模噪聲 5.6.7 差分對對差分對的噪聲 5.6.8 返回路徑中的間隙 5.6.9 間隙對差分對的影響 5.7 使用Hyper Lynx進行時序調整 5.7.1 概述 5.7.2 時序調整 5.7.3 從實際板圖電路提取原理仿真電路的方法 5.8 怎樣使用IBIS模型 5.8.1 概述 5.8.2 V/I數據 5.8.3 V/T數據 第6章 用HyperLynx進行PCB板的仿真分析 6.1 用HyperLynx進行PCB后仿真的基本過程 6.1.1 在BoardSim中打開PCB 6.1.2 在BoardSim中編輯疊層和線寬 6.1.3 映射器件類型的參考指示符 6.1.4 編輯電源網絡 6.1.5 選擇要仿真的網絡 6.1.6 選擇IC元器件模型 6.1.7 編輯電阻、電感、電容參數值 6.1.8 確定電阻和電容封裝 6.1.9 設置和運行交互式仿真 6.1.1 0觀察仿真結果 6.1.1 1測量時間和電壓 6.1.1 2記錄仿真結果 6.2 觀察BoardSim的特性 6.2.1 板圖用戶界面 6.2.2 放大和平移 6.2.3 改變板的方向 6.2.4 改變顯示 6.2.5 突出網絡顯示 6.2.6 同時觀察所有的網絡 6.2.7 觀察板圖布局 6.2.8 觀察PCB板圖細節 6.3 SessionEdits保存的信息 6.3.1 BoardSim怎樣保存為SessionEdits 6.3.2 .BUD文件中具有什么信息 6.3.3 怎樣保存為SessionEdits 6.3.4 當SessionEdits被重新加載時 6.4 終端向導和快速終端 6.4.1 終端向導(Terminator Wizard) 6.4.2 快速終端(Quick Terminators) 6.4.3 交互式編輯R、L和c 6.4.4 創建一個新的改變報告 6.5 批處理仿真 6.5.1 了解批處理仿真 6.5.2 準備批處理仿真的板圖 6.5.3 運行批處理仿真向導 6.5.4 批處理仿真報告 6.6 運行EMC仿真 6.6.1 設置頻譜分析儀探針 6.6.2 使用頻譜分析儀運行EMC仿真 6.7 在BoardSim中交互式仿真串擾 6.7.1 實現交互式板圖后串擾仿真 6.7.2 BoardSim怎樣找到串擾網絡 6.7.3 怎樣顯示攻擊線 6.7.4 設置串擾仿真的IC模型 6.7.5 運行仿真 6.7.6 怎樣最大化仿真特性 6.7.7 改變攻擊網絡的數量 6.8 在BoardSim中運行場求解器 6.8.1 關于BoardSim串擾和場求解器 6.8.2 什么是場求解器 6.8.3 BoardSim串擾場求解器是怎樣工作的 6.8.4 打開耦合觀察器 6.8.5 報告網絡段的特性 6.9 多塊PCB板的分析 6.9.1 什么是多板選項 6.9.2 互聯模型 6.9.3 互聯電氣特性 6.9.4 Multi Board Project Wizard概述 6.9.5 關于板圖ID 6.9.6 映射.HYP文件到板圖ID中 6.9.7 關于互連關系映射的說明 6.9.8 插入新的.HYP文件 6.9.9 刪除連接的.HYP文件 6.9.10 插入新的互聯映射 6.9.11 編輯MultiBoard Project Wizard的提示框 6.9.12 創建或編輯一個多板的項目文件 6.9.13 編輯多板工程 6.9.14 打開多板項目文件 第7章 用Slwave進行電源完整性分析 7.1 板圖設計 7.2 封裝板的阻抗分析 7.3 封裝板的s參數 7.4 同步開關噪聲(SSN) 7.5 系統級封裝器件 第8章 用Slwave和Designer進行板級信號完整性分析 8.1 T型板分析 8.1.1 模型描述 8.1.2 設置設計環境 8.1.3 創建模型 8.1.4 求解方案 8.1.5 仿真結果分析 8.2 分析封裝上的差分對 8.2.1 定義全局材料屬性 8.2.2 打開工程 8.2.3 疊層設置 8.2.4 主窗口中的疊層觀察 8.2.5 導體設置 8.2.6 走線設置 8.2.7 求解設置 8.2.8 觀察諧振模式 8.2.9 源的定義 8.2.10 終端的定義 8.2.11 編輯電路元件屬性 8.2.12 設置頻率掃描 8.2.13 求解 8.2.14 共模模式設置 8.2.15 頻率掃描設置 8.2.16 端口設置 8.2.17 設置SPICE求解 8.2.18 SPICE差分對 8.2.19 電路結構 8.2.20 求解電路(差模模式) 8.2.21 后處理電路 8.2.22 共模模式 8.2.23 共模模式仿真結果 8.3 傳輸時延 8.3.1 繪制金屬層 8.3.2 繪制走線 8.3.3 添加過孔 8.3.4 添加去耦電容 8.3.5 Slwave、Designer結合仿真 第9章 PCB板級輻射仿真分析方法 9.1 在S1wave中建立激勵源 9.2 在HFSS中進行遠場求解 參考文獻 |
書摘插圖 | |
![]() |
同類熱銷圖書
書名 | 作者 | 出版社 | 價格 | 購買 |
PLC職業技能培訓及視頻精講——三菱FX 系列(附光盤) | 張運剛,宋.. | 人民郵電出版社 | ¥58.00¥46.40 |
詳情 |
PLC運動控制實例及解析 (松下) | 常斗南 主.. | 機械工業出版社 | ¥26.00¥19.50 |
詳情 |
LED照明設計及工程案例 | 房海明,肖.. | 化學工業出版社 | ¥48.00¥41.20 |
詳情 |
助理電子商務師國家職業資格考試(三級)(培訓教程) | 《助理電子.. |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 | ¥48.00¥34.90 |
詳情 |
PLC與變頻器應用技術項目教程 (西門子) | 段剛 主編 | 機械工業出版社 | ¥25.00¥18.70 |
詳情 |
維修電工(初級職業技能訓練用書) | 王建 等主.. | 機械工業出版社 | ¥19.00¥13.80 |
詳情 |
電工作業(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復審教材) | 楊有啟 主.. | 中國勞動社會保障.. | ¥15.00¥12.00 |
詳情 |
家用電器產品維修工(基礎知識)——國家職業資格培訓教程 | 中國就業培.. | 中國勞動社會保障.. | ¥36.00¥27.40 |
詳情 |
激光原理與技術(職業技術教育“十二五”課程改革規劃教材.. | 施亞齊 主.. |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 | ¥22.80¥15.80 |
詳情 |
電子產品制作與調試(廖軼涵) | 廖軼涵 主.. | 化學工業出版社 | ¥24.00¥18.20 |
詳情 |
維修電工職業技能鑒定指導/職業技能鑒定叢書 | 張栩 主編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16.90¥13.20 |
詳情 |
(教材)模擬電子技術(鐵路職業教育鐵道部規劃教材) | 王彥 主編 | 中國鐵道出版社 | ¥19.50¥15.60 |
詳情 |
家用電熱器具與電動器具維修工(初級中級高級)/職業技能鑒.. | 《職業技能.. | 中國勞動社會保障.. | ¥21.50¥16.10 |
詳情 |
電子綜合電路設計與安裝調試(電氣自動化技術金藍領技師教.. | 徐麗萍 主.. | 中國勞動社會保障.. | ¥37.00¥30.60 |
詳情 |
內外線電工工藝/職業技能培訓教材 | 勞動和社會.. | 中國勞動社會保障.. | ¥18.00¥13.70 |
詳情 |
電工與電子基礎/中級電工培訓教材 | 勞動和社會.. | 中國勞動社會保障.. | ¥19.00¥14.40 |
詳情 |
維修電工技能(農村勞動力轉移技能培訓用書) | 王兆晶 主.. | 機械工業出版社 | ¥17.00¥12.30 |
詳情 |
電工學/職業技術教育機電類規劃教材 | 丁承浩 主.. | 機械工業出版社 | ¥21.00¥15.70 |
詳情 |
2009年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試題剖析 | 高吉祥 主.. | 電子工業出版社 | ¥29.00¥21.70 |
詳情 |
等離子彩電快修技能圖解精答 | 張新德 等.. | 機械工業出版社 | ¥30.00¥21.10 |
詳情 |
無線電裝接技能 | 董武,盧津.. | 福建科技出版社 | ¥10.00¥6.70 |
詳情 |
電子政務(第二版) | 楊路明 等.. | 電子工業出版社 | ¥38.00¥27.60 |
詳情 |
單片機實戰項目教程 | 高建國 主.. |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 | ¥22.80¥15.80 |
詳情 |
PLC運動控制實例及解析 (西門子) | 常斗南 主.. | 機械工業出版社 | ¥24.00¥21.90 |
詳情 |
現代電子工藝 | 王天曦,王.. | 清華大學出版社 | ¥49.80¥37.80 |
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