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系統原理及應用 易睿得 ..
- 所屬分類:
電子通信培..
- 作者:
- 出版社:
- ISBN:9787121149603
- 出版日期:
-
原價:
¥55.00元
現價:¥0.00元
圖書簡介
品牌:圖書詳情 商品基本信息,請以下列介紹為準 商品名稱: LTE系統原理及應用 作者: 易睿得 市場價: 55元 文軒網價: 44元【80折】 ISBN號: 9787121149603 出版社: 電子工業出版社 商品類型: 圖書
其他參考信息(以實物為準)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語種:中文 出版時間:2012-01-01 版次:1 頁數:409 印刷時間:2012-01-01 印次:1 字數:606.00千字
內容簡介 本書立足于培養全面型的LTE人才,按照精選內容、突出重點、提高質量的原則,系統介紹了移動通信技術概述、LTE關鍵技術、LTE系統結構和管理、LTE性能評估與演進等內容。同時,還介紹了LTE應用的成功案例,對移動通信網絡發展的前沿內容也有所涉及。
目錄
目 錄
第1章 移動通信概述 1
1.1 無線通信系統概述 1
1.1.1 概述 1
1.1.2 無線通信的頻率和波段 1
1.1.3 無線通信與地球大氣層
的關系 2
1.1.4 無線通信的電磁波傳播 4
1.1.5 無線通信系統的組成 6
1.1.6 無線通信系統的分類 7
1.2 移動通信概述 7
1.2.1 無線通信與移動通信 7
1.2.2 移動通信的發展史 8
1.2.3 移動通信的基本概念 9
1.2.4 移動通信的工作方式 9
1.2.5 移動通信的分類 10
1.2.6 移動通信所使用的頻率 16
1.2.7 移動通信的電波傳播 16
1.3 蜂窩移動通信發展簡史 17
1.3.1 第一代(1G)蜂窩移動
通信 17
1.3.2 第二代(2G)蜂窩移動
通信 17
1.3.3 第三代(3G)蜂窩移動
通信 18
1.3.4 后三代/第四代(B3G/4G)蜂窩
移動通信 18
1.3.5 蜂窩移動通信演進分析 19
1.4 通信標準化組織 20
1.4.1 國際電信聯盟 20
1.4.2 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 21
1.4.3 歐洲電信標準協會 22
1.4.4 第三代合作伙伴計劃 23
1.4.5 第三代合作伙伴計劃2組 23
1.5 數字移動通信的主要技術 23
1.5.1 數字調制技術 23
1.5.2 多址方式 24
1.5.3 話音編碼 28
1.5.4 均衡、分集和信道編碼 29
第2章 LTE背景與概述 30
2.1 LTE簡介 30
2.2 什么是3GPP 31
2.2.1 3GPP的組織結構 32
2.2.2 3GPP的工作方法 33
2.2.3 3GPP技術規范的版本劃分 34
2.3 LTE的背景 40
2.3.1 移動通信與寬帶無線
的融合 40
2.3.2 移動通信標準化工作 41
2.4 LTE標準化工作的進程 45
2.4.1 LTE項目的時間進度 45
2.4.2 LTE協議結構 48
2.5 LTE的技術特點 52
2.5.1 LTE基本指標 52
2.5.2 LTE系統架構 53
2.5.3 LTE空中接口 54
2.5.4 移動性和無線資源管理 55
2.6 系統架構演進(SAE)項目 56
第3章 LTE系統架構 58
3.1 通信協議的概念 58
3.1.1 協議的概念 58
3.1.2 通信協議的概念 59
3.2 分層設計的概念 60
3.2.1 為什么要分層設計 60
3.2.2 移動通信網的分層模型 60
3.3 LTE系統架構 64
3.3.1 3GPP定義LTE系統架構
的基本原則 64
3.3.2 影響LTE系統架構形成
的決定性因素 65
3.3.3 LTE系統架構 66
3.4 EPC與E-UTRAN功能劃分 67
3.4.1 eNode B功能 67
3.4.2 MME/S-GW功能 68
3.5 系統協議框架與E-UTRAN
通用協議模型 68
3.5.1 系統協議框架 68
3.5.2 E-UTRAN通用協議模型 68
3.6 UMTS核心網結構和演進 69
3.6.1 SAE網絡架構 69
3.6.2 主要網元 70
3.6.3 主要網元的部署要求 71
第4章 LTE關鍵技術 73
4.1 LTE雙工方式 73
4.1.1 FDD 74
4.1.2 TDD 74
4.1.3 H-FDD 74
4.2 LTE多址技術 76
4.2.1 下行多址技術 76
4.2.2 上行多址技術 82
4.3 MIMO技術 91
4.3.1 下行MIMO技術 91
4.3.2 上行MIMO技術 106
4.4 調制技術 109
4.4.1 LTE的調制方式 109
4.4.2 BPSK與QPSK調制 111
4.4.3 16QAM與64QAM調制 114
4.5 信道編碼技術 116
4.5.1 LTE的信道編碼 116
4.5.2 卷積與Turbo編碼 116
4.5.3 交織與Turbo內交織 118
4.5.4 編碼塊分段 119
4.5.5 速率匹配與冗余版本控制 119
4.5.6 循環冗余校驗(CRC) 120
4.6 小區間干擾抑制技術 122
4.6.1 小區間干擾隨機化技術 124
4.6.2 小區間干擾消除技術 125
4.6.3 小區間干擾協調技術 128
4.6.4 LTE中的干擾協調技術 130
4.6.5 基于Hll和OI的上行
ICIC技術 132
4.7 多媒體廣播和多播(MBMS)
業務 135
第5章 LTE物理層協議 137
5.1 物理層概述 137
5.1.1 物理層協議結構 137
5.1.2 物理層相關功能 138
5.1.3 物理層協議規范簡介 138
5.2 幀結構與系統參數 140
5.2.1 FDD幀結構(FS1) 142
5.2.2 TDD幀結構(FS2) 144
5.2.3 發送時間間隔(TTI)
長度 149
5.2.4 子載波間隔 149
5.2.5 循環前綴(CP)長度 151
5.3 資源映射與調度 152
5.3.1 資源單位的定義 153
5.3.2 業務信道資源映射與調度 155
5.3.3 下行控制信道資源映射 163
5.3.4 上行控制信道資源映射 171
5.4 物理信號 180
5.4.1 下行物理信號與功能 180
5.4.2 下行物理信號資源映射 182
5.4.3 上行物理信號與功能 194
5.4.4 上行物理信號資源映射 195
5.5 物理信道 204
5.5.1 下行物理信道 204
5.5.2 上行物理信道 210
第6章 LTE物理過程 214
6.1 小區搜索與同步過程 214
6.1.1 SCH和BCH的時頻結構 214
6.1.2 SCH的信號結構 220
6.1.3 小區搜索流程 224
6.1.4 SCH序列信息 228
6.1.5 鄰小區搜索 234
6.1.6 廣播信息和BCH結構 238
6.1.7 上行同步的建立與維持 242
6.2 功率控制 242
6.2.1 上行功率控制 243
6.2.2 下行功率分配 245
6.3 隨機接入過程 245
6.3.1 非同步隨機接入過程 246
6.3.2 同步隨機接入過程 256
6.4 下行信道過程 257
6.4.1 PDSCH相關過程 257
6.4.2 PDCCH相關過程 261
6.5 上行信道過程 262
6.5.1 PUSCH相關過程 262
6.5.2 PUCCH相關過程 263
6.6 切換測量過程 264
6.6.1 物理層測量概述 264
6.6.2 UE/E-UTRAN測量能力 264
6.6.3 切換測量過程 267
第7章 LTE空中接口協議 269
7.1 空中接口及協議棧 269
7.2 層1(L1)協議 270
7.2.1 傳輸信道 270
7.2.2 傳輸信道與物理信道映射 271
7.3 層2(L2)協議 273
7.3.1 媒體訪問控制(MAC)
協議 274
7.3.2 無線鏈路控制(RLC)
協議 276
7.3.3 分組數據匯聚(PDCP)
協議 277
7.4 層3(L3)協議 278
7.5 NAS控制協議 284
7.6 空中接口標識 286
第8章 HARQ與分組調度 287
8.1 HARQ原理 288
8.1.1 HARQ分類 289
8.1.2 HARQ工作過程 290
8.1.3 3G中的HARQ 292
8.2 ARQ原理 296
8.2.1 FEC 296
8.2.2 ARQ 296
8.3 HARQ與ARQ的關系 298
8.4 HARQ流程 306
8.4.1 LTE下行HARQ流程 306
8.4.2 LTE上行HARQ流程 307
8.4.3 LTE中HARQ進程數量 307
8.5 分組調度原理 308
8.5.1 概述 308
8.5.2 常用分組調度算法 309
8.6 LTE中的分組調度 311
8.6.1 LTE中資源特性 311
8.6.2 調度器的基本功能 311
8.6.3 調度模式與粒度 312
8.6.4 調度策略 313
8.6.5 傳輸塊復用 314
8.6.6 HARQ對分組調度的影響 316
8.6.7 上行調度 317
第9章 E-UTRAN接口與功能 319
9.1 X2接口及協議棧 319
9.1.1 X2接口用戶平面 319
9.1.2 X2接口控制平面 320
9.1.3 X2接口應用協議
(X2-AP) 320
9.2 S1接口及協議棧 321
9.2.1 S1接口用戶平面 321
9.2.2 S1接口控制平面 322
9.2.3 S1接口應用協議
(S1-AP) 323
9.3 無線資源管理 324
9.3.1 無線承載控制 325
9.3.2 無線接納控制 325
9.3.3 連接移動性控制 325
9.3.4 動態資源分配 325
9.3.5 小區間干擾協調 326
9.3.6 負載均衡 326
9.3.7 無線接入技術間的無線
資源管理 327
9.3.8 無線資源管理架構 327
9.4 移動性管理過程 328
9.4.1 移動性管理區域劃分 328
9.4.2 空閑狀態下的移動性管理 331
9.4.3 連接狀態下的移動性管理 335
9.4.4 不同無線接入系統間的
移動性管理 343
第10章 LTE性能評估 351
10.1 LTE需求分析 351
10.1.1 容量對LTE的需求 352
10.1.2 部署對LTE的需求 354
10.1.3 性能對LTE的需求 356
10.1.4 運營對LTE的需求 360
10.2 LTE仿真性能評估 361
10.2.1 峰值速率 361
10.2.2 控制平面時延 363
10.2.3 用戶平面時延 367
10.2.4 吞吐量和頻譜效率 370
10.2.5 移動性 371
10.2.6 覆蓋 374
10.2.7 MBMS 375
10.2.8 網絡同步 375
10.2.9 VOIP性能評估 376
第11章 LTE部署案例、對比
和演進 377
11.1 LTE部署案例 377
11.1.1 LTE部署案例 377
11.1.2 TD-LTE部署案例 382
11.2 LTE和其他寬帶移動通信
技術的對比 390
11.2.1 性能指標對比 390
11.2.2 關鍵技術對比 393
11.3 LTE的演進LTE
-ADVANCED 395
11.3.1 網絡需求發展趨勢 395
11.3.2 LTE-Advanced技術
與趨勢 398
11.3.3 LTE-Advanced與IMT
-Advanced 408
目錄
品牌:圖書
商品基本信息,請以下列介紹為準 | |
商品名稱: | LTE系統原理及應用 |
作者: | 易睿得 |
市場價: | 55元 |
文軒網價: | 44元【80折】 |
ISBN號: | 9787121149603 |
出版社: | 電子工業出版社 |
商品類型: | 圖書 |
其他參考信息(以實物為準) |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 語種:中文 |
出版時間:2012-01-01 | 版次:1 | 頁數:409 |
印刷時間:2012-01-01 | 印次:1 | 字數:606.00千字 |
內容簡介 | |
本書立足于培養全面型的LTE人才,按照精選內容、突出重點、提高質量的原則,系統介紹了移動通信技術概述、LTE關鍵技術、LTE系統結構和管理、LTE性能評估與演進等內容。同時,還介紹了LTE應用的成功案例,對移動通信網絡發展的前沿內容也有所涉及。 |
目錄 | |
目 錄 第1章 移動通信概述 1 1.1 無線通信系統概述 1 1.1.1 概述 1 1.1.2 無線通信的頻率和波段 1 1.1.3 無線通信與地球大氣層 的關系 2 1.1.4 無線通信的電磁波傳播 4 1.1.5 無線通信系統的組成 6 1.1.6 無線通信系統的分類 7 1.2 移動通信概述 7 1.2.1 無線通信與移動通信 7 1.2.2 移動通信的發展史 8 1.2.3 移動通信的基本概念 9 1.2.4 移動通信的工作方式 9 1.2.5 移動通信的分類 10 1.2.6 移動通信所使用的頻率 16 1.2.7 移動通信的電波傳播 16 1.3 蜂窩移動通信發展簡史 17 1.3.1 第一代(1G)蜂窩移動 通信 17 1.3.2 第二代(2G)蜂窩移動 通信 17 1.3.3 第三代(3G)蜂窩移動 通信 18 1.3.4 后三代/第四代(B3G/4G)蜂窩 移動通信 18 1.3.5 蜂窩移動通信演進分析 19 1.4 通信標準化組織 20 1.4.1 國際電信聯盟 20 1.4.2 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 21 1.4.3 歐洲電信標準協會 22 1.4.4 第三代合作伙伴計劃 23 1.4.5 第三代合作伙伴計劃2組 23 1.5 數字移動通信的主要技術 23 1.5.1 數字調制技術 23 1.5.2 多址方式 24 1.5.3 話音編碼 28 1.5.4 均衡、分集和信道編碼 29 第2章 LTE背景與概述 30 2.1 LTE簡介 30 2.2 什么是3GPP 31 2.2.1 3GPP的組織結構 32 2.2.2 3GPP的工作方法 33 2.2.3 3GPP技術規范的版本劃分 34 2.3 LTE的背景 40 2.3.1 移動通信與寬帶無線 的融合 40 2.3.2 移動通信標準化工作 41 2.4 LTE標準化工作的進程 45 2.4.1 LTE項目的時間進度 45 2.4.2 LTE協議結構 48 2.5 LTE的技術特點 52 2.5.1 LTE基本指標 52 2.5.2 LTE系統架構 53 2.5.3 LTE空中接口 54 2.5.4 移動性和無線資源管理 55 2.6 系統架構演進(SAE)項目 56 第3章 LTE系統架構 58 3.1 通信協議的概念 58 3.1.1 協議的概念 58 3.1.2 通信協議的概念 59 3.2 分層設計的概念 60 3.2.1 為什么要分層設計 60 3.2.2 移動通信網的分層模型 60 3.3 LTE系統架構 64 3.3.1 3GPP定義LTE系統架構 的基本原則 64 3.3.2 影響LTE系統架構形成 的決定性因素 65 3.3.3 LTE系統架構 66 3.4 EPC與E-UTRAN功能劃分 67 3.4.1 eNode B功能 67 3.4.2 MME/S-GW功能 68 3.5 系統協議框架與E-UTRAN 通用協議模型 68 3.5.1 系統協議框架 68 3.5.2 E-UTRAN通用協議模型 68 3.6 UMTS核心網結構和演進 69 3.6.1 SAE網絡架構 69 3.6.2 主要網元 70 3.6.3 主要網元的部署要求 71 第4章 LTE關鍵技術 73 4.1 LTE雙工方式 73 4.1.1 FDD 74 4.1.2 TDD 74 4.1.3 H-FDD 74 4.2 LTE多址技術 76 4.2.1 下行多址技術 76 4.2.2 上行多址技術 82 4.3 MIMO技術 91 4.3.1 下行MIMO技術 91 4.3.2 上行MIMO技術 106 4.4 調制技術 109 4.4.1 LTE的調制方式 109 4.4.2 BPSK與QPSK調制 111 4.4.3 16QAM與64QAM調制 114 4.5 信道編碼技術 116 4.5.1 LTE的信道編碼 116 4.5.2 卷積與Turbo編碼 116 4.5.3 交織與Turbo內交織 118 4.5.4 編碼塊分段 119 4.5.5 速率匹配與冗余版本控制 119 4.5.6 循環冗余校驗(CRC) 120 4.6 小區間干擾抑制技術 122 4.6.1 小區間干擾隨機化技術 124 4.6.2 小區間干擾消除技術 125 4.6.3 小區間干擾協調技術 128 4.6.4 LTE中的干擾協調技術 130 4.6.5 基于Hll和OI的上行 ICIC技術 132 4.7 多媒體廣播和多播(MBMS) 業務 135 第5章 LTE物理層協議 137 5.1 物理層概述 137 5.1.1 物理層協議結構 137 5.1.2 物理層相關功能 138 5.1.3 物理層協議規范簡介 138 5.2 幀結構與系統參數 140 5.2.1 FDD幀結構(FS1) 142 5.2.2 TDD幀結構(FS2) 144 5.2.3 發送時間間隔(TTI) 長度 149 5.2.4 子載波間隔 149 5.2.5 循環前綴(CP)長度 151 5.3 資源映射與調度 152 5.3.1 資源單位的定義 153 5.3.2 業務信道資源映射與調度 155 5.3.3 下行控制信道資源映射 163 5.3.4 上行控制信道資源映射 171 5.4 物理信號 180 5.4.1 下行物理信號與功能 180 5.4.2 下行物理信號資源映射 182 5.4.3 上行物理信號與功能 194 5.4.4 上行物理信號資源映射 195 5.5 物理信道 204 5.5.1 下行物理信道 204 5.5.2 上行物理信道 210 第6章 LTE物理過程 214 6.1 小區搜索與同步過程 214 6.1.1 SCH和BCH的時頻結構 214 6.1.2 SCH的信號結構 220 6.1.3 小區搜索流程 224 6.1.4 SCH序列信息 228 6.1.5 鄰小區搜索 234 6.1.6 廣播信息和BCH結構 238 6.1.7 上行同步的建立與維持 242 6.2 功率控制 242 6.2.1 上行功率控制 243 6.2.2 下行功率分配 245 6.3 隨機接入過程 245 6.3.1 非同步隨機接入過程 246 6.3.2 同步隨機接入過程 256 6.4 下行信道過程 257 6.4.1 PDSCH相關過程 257 6.4.2 PDCCH相關過程 261 6.5 上行信道過程 262 6.5.1 PUSCH相關過程 262 6.5.2 PUCCH相關過程 263 6.6 切換測量過程 264 6.6.1 物理層測量概述 264 6.6.2 UE/E-UTRAN測量能力 264 6.6.3 切換測量過程 267 第7章 LTE空中接口協議 269 7.1 空中接口及協議棧 269 7.2 層1(L1)協議 270 7.2.1 傳輸信道 270 7.2.2 傳輸信道與物理信道映射 271 7.3 層2(L2)協議 273 7.3.1 媒體訪問控制(MAC) 協議 274 7.3.2 無線鏈路控制(RLC) 協議 276 7.3.3 分組數據匯聚(PDCP) 協議 277 7.4 層3(L3)協議 278 7.5 NAS控制協議 284 7.6 空中接口標識 286 第8章 HARQ與分組調度 287 8.1 HARQ原理 288 8.1.1 HARQ分類 289 8.1.2 HARQ工作過程 290 8.1.3 3G中的HARQ 292 8.2 ARQ原理 296 8.2.1 FEC 296 8.2.2 ARQ 296 8.3 HARQ與ARQ的關系 298 8.4 HARQ流程 306 8.4.1 LTE下行HARQ流程 306 8.4.2 LTE上行HARQ流程 307 8.4.3 LTE中HARQ進程數量 307 8.5 分組調度原理 308 8.5.1 概述 308 8.5.2 常用分組調度算法 309 8.6 LTE中的分組調度 311 8.6.1 LTE中資源特性 311 8.6.2 調度器的基本功能 311 8.6.3 調度模式與粒度 312 8.6.4 調度策略 313 8.6.5 傳輸塊復用 314 8.6.6 HARQ對分組調度的影響 316 8.6.7 上行調度 317 第9章 E-UTRAN接口與功能 319 9.1 X2接口及協議棧 319 9.1.1 X2接口用戶平面 319 9.1.2 X2接口控制平面 320 9.1.3 X2接口應用協議 (X2-AP) 320 9.2 S1接口及協議棧 321 9.2.1 S1接口用戶平面 321 9.2.2 S1接口控制平面 322 9.2.3 S1接口應用協議 (S1-AP) 323 9.3 無線資源管理 324 9.3.1 無線承載控制 325 9.3.2 無線接納控制 325 9.3.3 連接移動性控制 325 9.3.4 動態資源分配 325 9.3.5 小區間干擾協調 326 9.3.6 負載均衡 326 9.3.7 無線接入技術間的無線 資源管理 327 9.3.8 無線資源管理架構 327 9.4 移動性管理過程 328 9.4.1 移動性管理區域劃分 328 9.4.2 空閑狀態下的移動性管理 331 9.4.3 連接狀態下的移動性管理 335 9.4.4 不同無線接入系統間的 移動性管理 343 第10章 LTE性能評估 351 10.1 LTE需求分析 351 10.1.1 容量對LTE的需求 352 10.1.2 部署對LTE的需求 354 10.1.3 性能對LTE的需求 356 10.1.4 運營對LTE的需求 360 10.2 LTE仿真性能評估 361 10.2.1 峰值速率 361 10.2.2 控制平面時延 363 10.2.3 用戶平面時延 367 10.2.4 吞吐量和頻譜效率 370 10.2.5 移動性 371 10.2.6 覆蓋 374 10.2.7 MBMS 375 10.2.8 網絡同步 375 10.2.9 VOIP性能評估 376 第11章 LTE部署案例、對比 和演進 377 11.1 LTE部署案例 377 11.1.1 LTE部署案例 377 11.1.2 TD-LTE部署案例 382 11.2 LTE和其他寬帶移動通信 技術的對比 390 11.2.1 性能指標對比 390 11.2.2 關鍵技術對比 393 11.3 LTE的演進LTE -ADVANCED 395 11.3.1 網絡需求發展趨勢 395 11.3.2 LTE-Advanced技術 與趨勢 398 11.3.3 LTE-Advanced與IMT -Advanced 408 |
同類熱銷圖書
書名 | 作者 | 出版社 | 價格 | 購買 |
PLC職業技能培訓及視頻精講——三菱FX 系列(附光盤) | 張運剛,宋.. | 人民郵電出版社 | ¥58.00¥46.40 |
詳情 |
PLC運動控制實例及解析 (松下) | 常斗南 主.. | 機械工業出版社 | ¥26.00¥19.50 |
詳情 |
LED照明設計及工程案例 | 房海明,肖.. | 化學工業出版社 | ¥48.00¥41.20 |
詳情 |
助理電子商務師國家職業資格考試(三級)(培訓教程) | 《助理電子.. |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 | ¥48.00¥34.90 |
詳情 |
PLC與變頻器應用技術項目教程 (西門子) | 段剛 主編 | 機械工業出版社 | ¥25.00¥18.70 |
詳情 |
維修電工(初級職業技能訓練用書) | 王建 等主.. | 機械工業出版社 | ¥19.00¥13.80 |
詳情 |
電工作業(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復審教材) | 楊有啟 主.. | 中國勞動社會保障.. | ¥15.00¥12.00 |
詳情 |
家用電器產品維修工(基礎知識)——國家職業資格培訓教程 | 中國就業培.. | 中國勞動社會保障.. | ¥36.00¥27.40 |
詳情 |
激光原理與技術(職業技術教育“十二五”課程改革規劃教材.. | 施亞齊 主.. |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 | ¥22.80¥15.80 |
詳情 |
電子產品制作與調試(廖軼涵) | 廖軼涵 主.. | 化學工業出版社 | ¥24.00¥18.20 |
詳情 |
維修電工職業技能鑒定指導/職業技能鑒定叢書 | 張栩 主編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16.90¥13.20 |
詳情 |
(教材)模擬電子技術(鐵路職業教育鐵道部規劃教材) | 王彥 主編 | 中國鐵道出版社 | ¥19.50¥15.60 |
詳情 |
家用電熱器具與電動器具維修工(初級中級高級)/職業技能鑒.. | 《職業技能.. | 中國勞動社會保障.. | ¥21.50¥16.10 |
詳情 |
電子綜合電路設計與安裝調試(電氣自動化技術金藍領技師教.. | 徐麗萍 主.. | 中國勞動社會保障.. | ¥37.00¥30.60 |
詳情 |
內外線電工工藝/職業技能培訓教材 | 勞動和社會.. | 中國勞動社會保障.. | ¥18.00¥13.70 |
詳情 |
電工與電子基礎/中級電工培訓教材 | 勞動和社會.. | 中國勞動社會保障.. | ¥19.00¥14.40 |
詳情 |
維修電工技能(農村勞動力轉移技能培訓用書) | 王兆晶 主.. | 機械工業出版社 | ¥17.00¥12.30 |
詳情 |
電工學/職業技術教育機電類規劃教材 | 丁承浩 主.. | 機械工業出版社 | ¥21.00¥15.70 |
詳情 |
2009年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試題剖析 | 高吉祥 主.. | 電子工業出版社 | ¥29.00¥21.70 |
詳情 |
等離子彩電快修技能圖解精答 | 張新德 等.. | 機械工業出版社 | ¥30.00¥21.10 |
詳情 |
無線電裝接技能 | 董武,盧津.. | 福建科技出版社 | ¥10.00¥6.70 |
詳情 |
電子政務(第二版) | 楊路明 等.. | 電子工業出版社 | ¥38.00¥27.60 |
詳情 |
單片機實戰項目教程 | 高建國 主.. |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 | ¥22.80¥15.80 |
詳情 |
PLC運動控制實例及解析 (西門子) | 常斗南 主.. | 機械工業出版社 | ¥24.00¥21.90 |
詳情 |
現代電子工藝 | 王天曦,王.. | 清華大學出版社 | ¥49.80¥37.80 |
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