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_files/book/359512f746a5c59b36ff3d9f939c2c07.jpg)
九年級歷史下:人民教育出版社實驗教科書/2012.9印刷/工具版/中學教材全解
- 所屬分類:
九年級/初..
- 作者:
薛金星 主編
- 出版社:
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41982057
- 出版日期:2012-9-1
-
原價:
¥18.80元
現價:¥12.20元
圖書簡介
歷史學科是九年義務教育的一門必修科目,也是一門十分重要的人文學科。經常聽到不少同學抱怨歷史知識太多,記不住,難學,考試成績總不理想等,歸根結底是學習態度和方法的問題。
1.整理歷史線索,構建知識框架。
歷史知識浩如煙海,我們平時在學習中掌握了許多重大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和歷史現象,這砦知識貫穿在各個章節中,如同散落在各處的”小珠子”,如果我們不及時用”線”把這些”小珠子”串聯起來,那么這些知識很快就會丟失。而串聯這些知識的”線”便是每個章節的歷史發展線索。有了點和線,我們就可以構建本階段的歷史知識整體框架。
2.閱讀歷史教材,牢記知識在心。
要按”讀”、”思”、”劃”三個步驟進行。”讀”,就是閱讀教材,一般分三個層次。第一層是粗讀,目的是了解這一節教材的大意。第二層是細讀,了解這一節講的幾個方面的具體內容。第三層是重讀,深入了解這一節的重點和難點。”思”,就是邊讀邊想,也就是對史實進行分析、綜合、比較、概括,從而得出結論的思維過程。”劃”,就是邊讀書,邊在課本上畫符號,寫邊注和心得。
3.解答歷史問題,做到史論結合。
歷史題主要有選擇題、材料解析題和問答題三種類型,解答時審題是關鍵首先要審題目的中心詞,其次是題目的條件限定語,如,時間限定、地點限定等審題后便要注意答題語言的簡潔、明晰,一定要有層次性,不是答得越多越好也不應單純羅列史實,務必做到史論結合。
4.靈活運用知識,樹立綜合意識。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行,對學生的綜合素質要求越來越高,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時的學習中能夠靈活的運用政治觀點和地理知識來分析歷史現象,努力樹立綜合解決問題的意識,這樣我們在遇到綜合的問題時,解答起來便會得心應手。
總之,歷史學科的學習切忌單純的死記硬背,只要我們在學習上做一個有心人,相信你一定會取得優異的成績。
目錄
第一單元 蘇聯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究
單元綜合解說
第1課 俄國十月革命
第2課 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第二單元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下的世界
單元綜合解說
第3課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第4課 經濟大危機
第5課 法西斯勢力的猖獗
……
第三單元 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四單元 戰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發展變化
第五單元 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與演變
第六單元 亞非拉國家的獨立和振興
第七單元 戰后世界格局的演變
第八單元 現代科學技術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