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中國考研網 2017-05-08 相關院校:華東理工大學
華東理工大學藥學院藥物合成教科組負責人、教授、博士生導師。1982年畢業于上海第一醫學院藥學系(現復旦大學藥學院)化學制藥專業獲理學學士學位;1986年畢業于上海醫科大學藥學院(現復旦大學藥學院)藥物化學專業獲理學碩士學位;2006年畢業于華東理工大學化學與制藥工程學院應用化學專業獲工學博士學位。1986-2005,先后于華東理工大學化學與制藥工程學院制藥工程教研室任助教、講師和副教授;2006至今,華東理工大學藥學院制藥工程教研室主任、教授;2006年6月至9月,澳大利亞Latrobe大學訪問學者;2007年11月-2008年3月,美國新墨西哥大學訪問學者;2007-2012,任華東理工大學制藥工程專業(教育部首個制藥工程特色專業和首個制藥工程卓越工程師試點)責任教授;第二屆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醫學教育委員會藥學教育研究會常務理事;2006-2010教育部高等學校制藥工程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秘書長,《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通訊》編委。現任中國醫藥教育協會理事、《中國藥物化學雜志》編委、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協會化工與制藥類專業認證分委員會副秘書長、國家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專家庫)專家、上海市藥學會制藥工程專業委員會委員和上海市藥學會藥物化學專業委員會委員。曾任華東理工大學藥學院制藥工程系副主任及制藥工程教研室主任等職。
幾十年來,傳道、授業、解惑,致力于制藥工程和藥物化學教學和科研。負責《制藥工程專業概論》、《藥物合成反應》和研究生《現代藥物合成-策略、原理和方法》課程建設。參編了國家十五規劃教材《藥物化學》和《化學制藥工藝學》。執筆起草了我國《高等學校制藥工程專業規范》、《制藥工程專業介紹》和《制藥工程專業認證補充標準》等文件,參與制訂了高等學校制藥工程專業內涵、培養目標、知識領域和課程體系等內容。先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市生物醫藥重點、國際合作和企校合作項目30多個,參加國家新藥創制重大科技專項、科技部“863”課題研究。提出了“新藥制程從頭設計”新藥研發新理念。在基于臨床的藥物再發現研究方面,以伏立諾他為先導物,將其與短鏈脂肪酸拼合得到的候選藥物ECUST-YXH-009,其抗癌活性和生物利用度均明顯優于伏立諾他,有望進入臨床。已申請中國發明專利22項,公開、授權20項。已在《藥學學報》、《中國藥理學報》、《中國藥物化學雜志》、《中國醫藥工業雜志》、《合成化學》、《華東理工大學學報》、世界華人藥物化學家會議、ScienceChina-Chemistry、Synlett、TetrahedronLett.、Org.Biomol.Chem.、Chem.AsianJ.、Org.Lett.、Chem.Eur.J.和Angew.Chem.Int.Ed.等學術期刊及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70多篇。獲市科技進步獎1項。與企業合作獲得了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新藥證書1項和新藥臨床批文3項。應邀作大會報告及分會場報告20多個。已培養研究生40多名,工程碩士10多名。寓樂于教、寓樂于研,獲校優秀研究生指導教師、校育英獎一等獎、校先進教育工作者、校教學成果一等獎、市教學成果一、二、三等獎及上海化學工業區理工教師創新獎等獎項。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