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中國考研網 2017-05-08 相關院校:華東理工大學
鄧衛平 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
聯系方式:
通訊地址:上海市梅隴路130號318信箱,郵編200237
電話:(021)64252431
電郵:weiping_deng@ecust.edu.cn
個人簡介:
1995年畢業于浙江師范大學,2000年獲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理學博士學位,導師戴立信院士。2000年至2003年先后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和美國Rochester大學化學系進行博士后研究。2003年底加入新加坡的新藥研發公司S*BIO,進行靶向小分子抗癌藥物的研發工作。2005年8月受聘于華東理工大學藥學院。回國先后獲得一系列榮譽和稱號,包括:上海市浦江人才(2006),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2007),上海市育才(2007),華東理工大學優秀教育工作者(2009),上海市曙光人才(2009),上海市歸僑僑眷先進個人(2010),華東理工大學育英獎(2010)以及東岳天鼎獎教金特等獎(2015)等。先后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上海市基礎研究重點項目等十余項研究項目。已在國際核心刊物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ACS Catalysis; Chem. Commun.; Org. Lett.; Chem. Eur. J. 等上發表70余篇SCI論文和專利申請。譯著《藥物考》和《創新藥物發現實踐、過程和展望》;參編教材《藥物化學》雙語教材,參編論著Stereoselective synthesis of planar chiral ferrocenes: Chiral Ferrocenes in Asymmetric Catalysis(2010)。
主要研究方向:
1. 基于手性技術的碳碳鍵及碳雜原子鍵的形成方法學研究,主要致力于新型手性配體和催化劑的設計合成以及其在有機合成化學和藥物化學中的應用研究。
2. 基于新技術,新方法和新反應的新型雜環化合物的設計合成和具有雜環結構的有生理活性的天然產物及其類似物的合成,包括合成方法學的研究。
3. 化學創新藥物及“Me Too”藥物的綠色合成技術的開發。
4. 基于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劑的靶向小分子抗腫瘤藥物研究。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