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2025考研大綱 來源:中國考研網 2018-11-24 相關院校:牡丹江師范學院
科目代碼、名稱:801馬克思主義原理概論
專業類別:√學術型 √專業學位
適用專業: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研究、學科教學(思政)
一、基本知識點
緒論
1、馬克思主義的內涵。 2、馬克思主義的產生和發展。3、馬克思主義的鮮明特征。4、馬克思主義的當代價值
第一章 世界的物質性及發展規律
一、世界的多樣性與物質統一性
1、 物質及其存在形態
(1)明確哲學基本問題及其內容,明確世界觀、方法論、哲學等基本概念。
(2)理解馬克思主義物質范疇及其理論意義。
(3)運動、靜止、時間、空間等基本概念。
(4)理解社會生活的實踐本質。
2、物質與意識的辯證關系
(1)意識的含義及其反作用的表現。
(2)主觀能動性與客觀規律的辯證統一關系。
(3)理解世界的物質統一性。
二、事物的普遍聯系與永恒發展
1、聯系和發展的普遍性
(1)理解聯系含義及聯系的普遍性、客觀性、多樣性、條件性。
(2)理解發展的實質。
2、聯系與發展的基本環節
3、對立統一規律是辯證法的基本規律
要求全面把握唯物辯證法的三大規律的基本內容及方法論意義,并能聯系實際分析解決問題。
(1)明確規律的含義,理解對立統一規律是唯物辯證法的本質與核心。
(2)矛盾同一性和矛盾斗爭性的含義及關系。
(3)矛盾的統一性與斗爭性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
(4)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含義及辯證關系。
4、質量互變規律和否定之否定規律
(1)質量互變規律的基本內容及方法論意義。
(2)辯證否定觀的基本內容。
(3)否定之否定規律的基本內容及方法論意義。
三、唯物辯證法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1、明確唯物辯證法的含義;理解矛盾分析法在唯物辯證法中的地位和作用。
2、了解辯證思維和現代科學思維的基本方法。
3、學習辯證法,不斷增強思維能力。
第二章 實踐與認識及其發展規律
一、認識與實踐
1、明確實踐的含義、特征、基本結構、形式,理解實踐的作用。
2、明確認識的含義及特點。
3、全面理解認識的辯證運動過程,把握認識運動的總規律。
二、真理與價值
1、真理的客觀性、絕對性和相對性
(1)明確真理的含義,理解真理的客觀性原理。
(2)理解真理的絕對性和相對性的含義及辯證關系。
2、理解實踐作為檢驗真理標準的內在依據、把握實踐標準的確定性與不確定性
3、真理與價值的辯證統一
(1)明確價值的哲學含義及特點。
(2)明確價值評價的特點及功能。
(3)明確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義。
(4)理解成功的實踐是真理尺度和價值尺度的統一。
三、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1、明確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含義及辯證關系
2、理解一切從實際出發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根本要求,實事求是是中國共產黨思想路線的核心。
3、理解理論創新與實踐創新的良性互動關系
第三章 人類社會及其發展規律
一、社會基本矛盾及運動規律
1、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
(1)理解社會存在、社會意識的含義及辯證關系并能聯系實際分析解決現實問題。
(2)明確社會意識相對獨立性的含義及表現。
(3)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原理對樹立科學歷史觀和指導文化建設的意義。
2、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及其規律
(1)把握生產力、生產關系的基本含義即構成要素。
(2)理解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矛盾運動規律的基本內容。
(3)充分認識生產力生產關系矛盾運動規律這一原理的理論和現實意義,并能聯系實際分析解決現實問題。
3、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及其規律
(1)掌握經濟基礎、上層建筑、政治上層建筑、觀念上層建筑、國家、國體、政體的基本含義。
(2)理解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矛盾運動規律的基本內容,并能聯系實際分析解決問題。
4、社會形態更替的一般規律及特殊形式
(1)社會形態的內涵
(2)社會形態更替的統一性和多樣性
(3)社會形態更替的必然性和人們的歷史選擇性
二、社會歷史發展的動力
(1)全面把握社會基本矛盾、階級斗爭與社會革命、改革和科學技術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2)明確社會主要矛盾的內涵,明確新時代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及其轉化的客觀依據。
三、人民群眾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
1、把握人民群眾的含義;理解人民群眾對歷史發展的決定作用。
2、明確無產階級政黨的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的基本內容,并能聯系實際分析問題。
3、正確認識普通個人和歷史人物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
第四章 資本主義的本質及其規律
一、商品經濟和價值規律
1、商品經濟的形成及發展
(1)明確商品經濟的含義及商品經濟產生的條件。
(2)理解商品的二因素及生產商品的勞動二重性的內容及其關系。
(3)理解商品價值量的決定因素。
(4)了解貨幣的產生過程,明確貨幣的本質及職能。
2、理解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表現形式及作用。
3、理解私有制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及其作用;明確私有制商品經濟條件下商品拜物教產生的必然性。
4、明確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理論和實踐意義;深化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認識。
二、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本質
1、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產生的途徑和資本原始積累的途徑。
2、勞動力成為商品的條件;勞動力商品的特點;貨幣轉化為資本的條件。
3、資本主義所有制的含義及本質。
4、生產剩余價值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絕對規律。
(1)理解剩余價值的生產過程和資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價值生產中的作用。
(2)明確剩余價值的含義。
(3)明確資本積累的含義、本質、后果及趨勢。
(4)理解個別資本和社會總資本循環與周轉的規律。
(5)明確馬克思剩余價值理論的意義。
5、理解資本主義基本矛盾與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關系。
三、資本主義政治制度與意識形態
明確資本主義國家職能及其本質;資本主義民主制度及本質,資本主義意識形態及本質。
第五章 資本主義的發展及其趨勢
一、壟斷資本主義的形成與發展
1、資本主義從競爭到壟斷
(1)明確壟斷、金融資本、金融寡頭、壟斷利潤的基本含義。
(2)明確壟斷資本主義形成的時間、壟斷產生的原因以及壟斷條件下競爭的特點。
2、明確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含義、形式、作用、本質;理解帝國主義的特征和實質。
3、理解經濟全球化的相關理論,并能聯系實際分析解決現實問題。
二、正確認識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
1、了解當代資本主義新變化的表現及原因。
2、認識當代資本主義新變化的原因和實質。
3、理解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資本主義矛盾與沖突的深層次原因。
三、資本主義的歷史地位和發展趨勢
1、明確資本主義的歷史進步性和階級局限性。
2、認識資本主義為社會主義所代替的歷史必然性和長期性。
第六章 社會主義的發展及其規律
一、科學社會主義的產生和發展
1、了解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歷史過程。
2、明確社會主義從理論到實踐的發展過程;明確十月革命的歷史意義。
3、明確社會主義從一國到多國發展的總體進程;把握列寧領導蘇維埃俄國探索社會主義道路的具體過程及成功經驗;深刻認識蘇聯模式的弊端和蘇聯解體的歷史教訓。
二、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
明確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的內容,并能正確把握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
三、在實踐中探索現實社會主義的發展規律
1、明確經濟文化落后國家走向社會主義的必然性和建設社會的必然性和艱巨性。
2、理解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多樣性的原因,并明確無產階級政黨必須探索適合本國國情的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使命。
3、明確社會主義發展實踐的曲折性,進而認識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的有效途徑。
第七章 共產主義的崇高理想及最終實現
一、明確共產主義社會的基本特征
二、深刻理解“兩個必然”和“兩個絕不會”的關系
三、明確我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和共產主義最終理想的內在關系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