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專業目錄 來源:中國考研網 2014-10-16 相關院校:成都醫學院
成都醫學院2015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
成都醫學院2015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
|
||||||||||
院系、專業代碼、研究方向
|
導師
|
招生人數
|
推免
人數
|
初試考試科目
|
復試筆試科目
|
備注
|
||||
001基礎醫學院
|
|
20
|
2
|
|
|
聯系人:李欣
聯系電話:028-62739292
|
||||
100101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
|
|
8
|
1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
③306西醫綜合
|
人體解剖學或組織胚胎學
同等學力加試:分子生物學、生理學
|
復試參考教材:人體解剖學:科學出版社第三版, 顧曉松主編。組織胚胎學:人民衛生出版社第七版。分子生物學: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清華大學出版社 王玉明主編。生理學:人民衛生出版社第七版(本科)。
|
||||
01
|
神經系統發育再生與退行性疾病
|
蘇炳銀
|
|
|
||||||
02
|
神經系統損傷與修復
|
張曉
|
||||||||
03
|
臨床應用解剖
|
劉衛華、雍劉軍
|
||||||||
04
|
胚胎模式建成及心血管和神經發育分子機制
|
黃四洲
|
||||||||
05
|
視神經病變及修復機制
|
林森
|
||||||||
100104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
|
|
12
|
1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
③306西醫綜合
|
病理學或病理生理學
同等學力加試
科目:組織學、生理學
|
復試參考教材:
病理學: 參考病理學相關教材。
病理生理學:人民衛生出版社第七版(本科), 金惠銘主編。
組織學:參考組織學學相關教材。
生理學:同上
|
||||
01
|
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發病機制
|
李淑蓉
|
|
|
||||||
02
|
自身免疫性疾病發病機制與藥物篩選
|
鄒強、李麗梅、劉陽、楊平
|
||||||||
03
|
心血管系統疾病發病機制
|
鄧峰美
|
||||||||
04
|
體溫生理與臨床
|
張潔、呼海燕
|
||||||||
05
|
病原生物與感染性疾病
|
潘 渠、陳恬、王昕、梁華平、師長宏、曹康
|
||||||||
06
|
細菌耐藥機制的研究
|
凌保東、代敏、賈旭
|
||||||||
07
|
腫瘤發生和轉移機制研究
|
楊 敏、潘克儉、張濤
|
||||||||
08
|
臨床治療藥物監測
|
沈富兵
|
||||||||
09
|
植物化學物質抗腫瘤的分子機制
|
余小平(男)
|
||||||||
10
|
老年心理健康的生理心理機制研究
|
李彥章、景璐石
|
||||||||
11
|
衰老與疾病
|
|||||||||
12
|
老年情感及認知障礙等神經精神疾病的機制和干預策略
|
|||||||||
13
|
阿片類藥物依賴與戒斷
|
劉巧鳳
|
||||||||
14
|
藥物抗腫瘤及腫瘤微環境
|
何浪
|
||||||||
15
|
靶向蛋白激酶的抗腫瘤藥物及免疫抑制劑研究
|
陽泰
|
||||||||
16
|
心血管系統疾病發病機制
|
戴小珍
|
||||||||
17
|
疾病基因組學
|
李華
|
||||||||
002臨床醫學院
|
|
80
|
8
|
|
|
聯系人:白生華
聯系電話:028-83016139
|
||||
105101 內科學
|
|
20
|
2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
③306西醫綜合
|
|
|
||||
01
|
腎臟病學
|
王少清
|
|
|
內科學
|
|
||||
02
|
心血管病學
|
蔡國才、李其勇、王秋林、周鵬
|
||||||||
03
|
內分泌病學
|
黎瑤
|
||||||||
04
|
消化病學
|
方麗、李小安
|
||||||||
05
|
呼吸病學
|
郭璐、張云輝、唐鳳鳴、李萬成
|
||||||||
06
|
血液病學
|
李慧
|
||||||||
07
|
傳染病學
|
楊興祥、胡章勇
|
傳染病學
|
|||||||
105102兒科學
|
|
2
|
|
|
|
|||||
01
|
兒內科學
|
魯利群、傅大干
|
|
|
兒科學
|
|
||||
105103老年醫學
|
|
4
|
|
|
|
|||||
01
|
老年病學
|
張磊
|
|
|
內科學
|
|
||||
02
|
老年異常心理
|
唐平
|
||||||||
03
|
老年呼吸病方向
|
張云輝
|
||||||||
04
|
老年心血管疾病方向
|
蔡國才
|
||||||||
105104神經病學
|
|
3
|
|
|
|
|||||
01
|
老年腦血管疾病及認知障礙
|
劉愛東、王慶松
|
|
|
神經病學
|
|
||||
02
|
帕金森病非運動癥狀
|
吳孝蘋
|
||||||||
105106皮膚病與性病學
|
|
4
|
1
|
|
|
|||||
01
|
皮膚內科與皮膚美容
|
葉俊儒
|
|
|
皮膚病與性病學
|
|
||||
02
|
皮膚內科
|
陸茂、吳一菲
|
||||||||
03
|
皮膚外科
|
蘭長貴
|
||||||||
105107影像醫學與核醫學
|
|
7
|
1
|
|
|
|||||
01
|
醫學影像學
|
吳少平、呂梁、吳昆華
|
|
|
醫學影像學
|
|
||||
02
|
超聲醫學
|
查曉霞、朱小虎
|
超聲醫學
|
|||||||
105108臨床檢驗診斷學
|
|
2
|
|
|
|
|||||
01
|
抗感染和輻射防護機制研究
|
許穎
|
|
|
實驗診斷學
|
|
||||
02
|
臨床診斷技術
|
|||||||||
105109外科學
|
|
18
|
2
|
|
|
|||||
01
|
脊柱外科學
|
常山
|
|
|
外科學
|
|
||||
02
|
關節外科學
|
林炎水、蔣濤
|
||||||||
03
|
腦血管病外科
|
王恩任
|
||||||||
04
|
心胸外科學
|
梁衛東
|
||||||||
05
|
胃腸外科學
|
青廉、胡清林
|
||||||||
06
|
燒創傷外科學
|
劉月明、劉漪淪
|
||||||||
07
|
神經外科學
|
匡永勤
|
||||||||
08
|
肝膽胰外科學
|
陳濤、樊獻軍
|
||||||||
09
|
腎移植
|
冉清
|
||||||||
10
|
泌尿外科學
|
金鴻
|
||||||||
11
|
泌尿系統腫瘤
|
王東
|
||||||||
12
|
骨外科學
|
朱躍良
|
||||||||
105110婦產科學
|
|
4
|
1
|
|
|
|||||
01
|
圍產醫學
|
岳軍
|
|
|
婦產科學
|
|
||||
02
|
婦科腫瘤
|
馬瑛、張力
|
||||||||
03
|
生殖內分泌
|
李黎
|
||||||||
105111眼科學
|
|
1
|
|
|
|
|||||
01
|
白內障、青光眼治療
|
喻謙
|
|
|
眼科學
|
|
||||
105112耳鼻咽喉科學
|
|
1
|
|
|
|
|||||
01
|
頭頸腫瘤
|
朱力
|
|
|
耳鼻咽喉科學
|
|
||||
105113腫瘤學
|
|
7
|
1
|
|
|
|||||
01
|
惡性腫瘤放射治療
|
姜鶴群
|
|
|
臨床腫瘤學
|
|
||||
02
|
腫瘤綜合治療
|
王少龍
|
||||||||
03
|
結直腸腫瘤的綜合治療
|
鄭陽春
|
||||||||
04
|
肺癌的診斷和治療
|
李強
|
|
|
||||||
05
|
頭頸部腫瘤防治
|
李超
|
||||||||
06
|
惡性腫瘤化療及分子靶向治療
|
姚文秀
|
||||||||
07
|
腫瘤放射治療
|
張鵬
|
||||||||
105114康復醫學與理療學
|
|
3
|
|
|
|
|||||
01
|
老年康復
|
譚志勝
|
|
|
康復醫學
|
|
||||
02
|
神經康復
|
翟明、張安仁
|
||||||||
105116麻醉學
|
|
3
|
|
|
|
|||||
01
|
臨床麻醉與危重癥學
|
董蜀華、孫廣運、李軍
|
|
|
麻醉學
|
|
||||
105126中西醫結合臨床
|
|
1
|
|
|
|
|||||
01
|
中西醫結合肛腸外科
|
陳朝暉
|
|
|
中醫外
科學
|
|
||||
003藥學院
|
|
20
|
2
|
|
|
聯系人:顏曉燕
聯系電話:028-62308635
|
||||
105500藥學
|
|
20
|
2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
③藥學綜合(包含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生物化學)
|
01:生藥學
02和08:藥劑學
03和04:藥物化學
05和06:藥理學
07:生物技術制藥
同等學力加試:
①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
②藥物分析
|
復試參考教材:
《生藥學》,主編蔡少青,人民衛生出版社,第6版;《藥劑學》,主編崔福德,人民衛生出版社,第7版;
《 藥物化學》,主編尤啟東,人民衛生出版社,第7版;《藥理學》,主編楊寶峰,人民衛生出版社,第7版;
《生物技術制藥學》,第二版夏煥章、熊宗貴主編;《生物技術制藥概論》,姚文兵主編,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
||||
01
|
中藥品種、品質與資源開發
|
李羿、游元元、鐘世紅
|
|
|
||||||
02
|
藥物新劑型設計與制劑開發
|
謝興亮、吳敏、高秀蓉、王宏麗
|
||||||||
03
|
抗腫瘤、抗病毒藥物合成研究
|
明新、蔣慶琳
|
||||||||
04
|
抗腫瘤和免疫調節天然產物研究
|
廖洪利、辛瑩、李麗梅
|
||||||||
05
|
抗感染藥物的研究與開發
|
凌保東、袁明勇
|
||||||||
06
|
藥品藥效與安全性評價
|
張仲林、馬松濤、盛艷梅、顏曉燕、張芳艷、陽泰
|
||||||||
07
|
微生物與生化制藥
|
張濤、楊平、王丹
|
||||||||
08
|
藥品生產組織與技術革新
|
許小紅、蘇青、鐘玲
|
||||||||
² 本專業采用與藥品企業聯合培養的新型模式,根據行業人才需求的特點,注重培養創造性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