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電信科學技術第五研究所(原郵電部第五研究所)是我國最早從事有線傳輸通信技術領域的研究所。多年來一直是國際電信聯盟電信標準組織ITU-T SG5、SG6、SG15的國內對口研究組組長單位,中國通信學會通信線路專業委員會掛靠單位。
該所創建于1965年,主要從事模擬、數字、光纖通信系統技術的研究及產品開發。在40余年的發展歷程中,先后承擔并圓滿完成了國家“六五”至“十五”科技攻關項目、“863”及郵電部重點科研項目,取得了該領域內的二百多項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研成果,獲得多項發明專利。五所在國內最早研制出長途通信同軸電纜、市內通信電纜及各種類型的通信光纜;最早研制出1800路大容量載波通信系統、PDH光通信系統、SDH光通信系統,最早研制成功8×2.5Gbit/s DWDM密集波分復用系統,并大量投入應用。五所先后承擔起草和修訂多項有線通信領域的國家技術標準和通信行業標準。在通信領域為我國培養出一批優秀人才。五所的發展歷史見證了我國通信事業的發展歷程,為奠定我國通信基礎、開拓與發展我國的通信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目前,我所在時頻技術、光電纜測試技術、寬帶光接入技術、高可信計算機網絡技術等領域從事項目和產品開發工作,在光電纜土壤腐蝕研究領域承擔著科技部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其中,寬帶數字通信電纜自動測試系統填補了國內外大對數電纜自動測量系統的空白;綜合布線用模塊接插件傳輸特性綜合測試系統為國內首創,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近50年的光電纜土壤腐蝕數據積累及規律研究成果成功應用于多項國家重大工程;在時頻技術領域擁有多項核心技術。目前正在積極開發GPON無源光網絡系統。
在知識全球化的進程中,電信科學技術第五研究所始終位于有線通信領域前沿,每年派出多位專家參加國際電聯的標準研究;與國內外知名電信公司和研究機構有著廣泛地交流與合作;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的具有 “通信與信息系統”、“信號與信息處理”、“電磁場與微波技術”三個專業碩士學位的授予權單位,已先后培養了數十名碩士研究生。
此外,我所還與四川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采取聯合辦學的方式,獲批了“通信與信息系統”專業的博士點。多年來,雙方在教學、試驗、應用等諸多環節進行著資源共享和相互促進,共同在通信系統研究領域保持國內領先水平。
面對機遇與挑戰,電信科學技術第五研究所將立足于我國通信的發展,服務于用戶所需,與合作伙伴和同仁攜手并進,共同開創通信產業的美好未來。
從2002年開始,五所與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研究所、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攜手,聯合招收、培養碩士研究生。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研究所(以下簡稱“十所”)位于四川省省會――成都市,創建于1955年5月,是新中國成立后組建的第一個綜合性電子技術研究所,屬國家一類科研事業單位,擁有西南地區最先進的電磁兼容實驗室和402校準/檢測實驗室。十所除擁有兩個碩士學位授權點外,在2001年還設立了一個“成都天奧實業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十所本部主要從事軍用電子裝備和信息系統的研制、生產及售后服務,擁有三個研究部、一個工程設計中心、一個計量檢測中心、一個裝備事業部和一個制造事業部,在職員工1700余人。十所現有下屬公司11個,包括天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天奧電子公司、天奧信息系統公司、天奧新華時頻公司、縱橫測控公司等。主要涉及領域為電子系統集成、通信系統工程、軟件開發和數字視聽產品、信息產品、石英晶體系列產品、機械濾波器、技術服務等,具有外貿進出口權。
通過四十多年的不斷進步和發展,十所擁有了健全而具有創造性的組織、廣泛的研發經驗及制造能力、眾多訓練有素且富有責任感的人力資源和穩定向上的市場發展空間。能夠根據現代電子信息技術的要求在較短的研制周期內,向合作伙伴和客戶提供具有競爭力的高可靠產品和解決方案。
建所至今,十所先后榮獲了200多項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獎,1999年被中央精神文明委員會授予“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稱號,2000、2005年因“神舟”號飛船發射成功兩次榮獲全國總工會“五一勞動集體獎”,2004年被人事部、國資委授予“中央企業先進集體”稱號,2005年獲得“全國文明單位”稱號。“十五”期間,十所經濟收入保持年均30%的增長速度,2008年年產值超過14.9億元人民幣。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