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安徽工業大學是安徽省省屬重點建設大學。學校的前身為原冶金工業部于1977年在華東地區組建的唯一一所冶金行業本科層次的高等學校“馬鞍山鋼鐵學院”,隸屬冶金部管理;1985年更名為“華東冶金學院”;1998年起學校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安徽省管理為主的管理體制;2000年10月,經教育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批準更名為“安徽工業大學”。學校在30 年的本科辦學實踐中,不斷調整、完善,形成了以工為主,工、經、管、文、理、法等六大學科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大學的辦學基礎,是2004年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高校。
學校占地面積 2800 畝,校舍建筑面積近65萬 m2 ,教學儀器設備總值1.2億元,各類圖書資料近200萬冊。學校現設有冶金與資源學院、材料工程學院、化學與化工學院、建筑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學院、電氣信息學院、計算機學院、經濟學院、管理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文法學院、外國語學院、數理學院、職業技術學院、成人教育學院以及體育部等 16 個教學單位,設有48個本科專業,4個一級學科碩士點,31個二級學科碩士點,5個工程碩士領域。有國家工程研究中心1個,省級重點學科5 個、省級重點實驗室4個、省級工程研究中心1個,省級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1個、省級基礎課教學實驗示范中心 3 個。
學校在職教職工1600余人,其中教師超過1000人。教師中,教授150人,副教授400余人。現有省學術創新團隊2個,90余名教師被選拔為盛校拔尖人才,4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00余人獲得省部級以上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學校還聘請了包括12名兩院院士在內的120余名專家學者為兼職教授。目前,學校全日制各類在校生18000余人,其中本科生達16000人。
長期以來,學校始終把人才培養作為自己的根本任務,不斷鞏固教學工作的中心地位,牢固確立教學質量的生命線意識,通過加強教學基本建設,深化教學改革,強化教學管理,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并形成了鮮明的人才培養特色。2006年學校在安徽省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評估中獲得優秀成績。05-06學年50個班級被評為盛校先進班集體,1800多人分別榮獲盛校兩級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等榮譽稱號。發放獎學金近500萬元,國家助學金近100萬元,勤工助學崗位酬金50多萬元,國家助學貸款625萬元,校內貸款近50萬元,發放各類困難補助12萬元。大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不斷增強,大學生申請專利365項,授權138項。在“挑戰杯”、數學建模等全國性大賽中取得出色成績,兩次獲“高校優秀組織獎”,并成為第九、第十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聯合發起高校之一。
扎實的本科教學工作和鮮明的辦學特色,使學校的招生和就業工作呈現出逐年上升的喜人形勢。2006年,學校在全國 21個省(市、自治區)錄取的本科生新生,高考成績平均分都在當地本科控制線20分以上,其中有12個省在當地本科控制線30分以上。在安徽省二本錄取的文、理科新生平均分分別為558分和552分,分別超過本科控制線 35 分和48分。學校大學生就業工作質量和水平也處于省內高校前列,本科畢業生一次就業率連續多年保持在95% 以上。
近三年來,學校先后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800 多項,年科技總經費超過1億元。其中,獲國家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基金,科技部“863”、“973”預研、國際合作重點項目和科技攻關項目等國家級項目近30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獎20項,授權專利30項。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3000余篇。
學校科技產業發展迅速,科技產業園已成為合肥國家大學科技園馬鞍山分園,2006年,科技企業實現年銷售收入2億元,利稅2000萬元,出口創匯200多萬美元,連續七年位居全國高校百強之列。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積極參與國際合作與交流,與美國、德國、英國、加拿大、日本、瑞典、韓國、香港、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的有關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系。與德國亞琛工業大學,瑞典皇家工學院、韓國國立昌原大學、美國LONGWOOD大學等聯合培養博士、碩士研究生和本科生,開展教師、留學生互派,實施了本科生中外合作培養項目。進行了一系列實質性的國際合作研究,目前在研國際合作項目20多項,多項被列為兩國政府間合作項目。
建校30年以來,經過幾代安工大人的艱苦奮斗、開拓創新,學校形成了“團結、求實、勤奮、創新”的優良校風。在新的歷史時期,安工大人秉持立足安徽、面向行業、服務一線的辦學理念,以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求為導向,堅持走“產學研相結合”的內涵發展式道路,確立了“注重質量、強化特色、提高水平、持續發展”的辦學方針,大力實施“特色興校戰略”、“人才強校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推進“質量工程”和“學科建設工程”,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省內一流、國內知名”的教學研究型大學。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