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大理學院是一所有30年本科辦學歷史,以醫學和教育學見長,醫學、教育學、文學、理學、法學、管理學等學科協調發展的省屬綜合性本科院校。
1978年,為了解決邊疆少數民族地區衛生、教育人才匱乏的狀況,國務院批準成立了本科高校大理醫學院和大理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大理醫學院1987年8月獲得學學士學位授予權,1997年順利通過原國家教委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2001年10月,經國家教育部批準,大理醫學院和大理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合并,云南廣播電視大學大理分校和大理工業學校并入,組建成大理學院。
學校坐落在擁有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自然保護區、全國優秀旅游城市、全國最佳魅力城市等多項桂冠的滇西中心城市大理。全校占地總面積2300畝,建筑面積45萬平方米,有古城和下關兩個校區,學校本部設在古城校區,其中芳草凝綠、鳥語花香。學校因其“大學中的山水、山水中的大學”的魅力,成為在蒼洱風光中極具新意的人文景觀。
學校面向30個省、市、自治區招收學生,全日制生在校生15787人,其中本科生12660人,外省籍學生3100余人;招收全日制碩士研究生224人,高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25人。近年來,學校加強教育國際化合作,與國外多所大學建立了教育、科技合作關系;現有歐美、南亞、東南亞17個國家的各類留學生500余人。
現有教職工1237人,其中專任教師861人。專任教師中,正高級職稱107人、副高級職稱人員299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有82人、碩士學位358人,碩士以上學位的教師占專任教師的比例為51.1%。學校現有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6人、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8人,云南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業技術人才8人,云南省中青年學術和技術帶頭人5人名,云南省第一批高校教學科研帶頭人3人,云南省高校教學名師3人。
目前有41個本科專業,有1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5個省級重點學科,3個省級重點建設專業,1個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1個省級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性中心,1個省級示范性實驗室,2個省級高校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國際應用型人才培養基地,1個云南省首批研究生教育創新聯合培養基地,7門省級精品課程。有內科學、外科學、兒科學、藥物化學、病原生物學、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8個碩士學位授權點。近5年來,學校承擔各類科研課題581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1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6項,教育部社科基金項目1項。學校獲省級以上科技成果獎勵61項,其中省部級獎勵14項;獲國家發明專利7項;出版專著、主編、參編教材86部;發表論文1800多篇,其中被SCI、EI收錄80余篇。
辦學以來,學校為社會培養輸送了各類建設人才4萬余名,其中80%以上的學生在少數民族地區基層醫療機構和中學服務。大理學院畢業生因基礎理論扎實,動手能力強,愛崗敬業,作風嚴謹而受到用人單位的歡迎,為邊疆民族地區的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社會穩定做出了重要貢獻。合并以后,學校堅持以本科教育為主體,積極發展研究生教育,大力拓展國際教育交流與合作,形成了比較完備的人才培養體系。進一步鞏固了醫學學科的優勢,大力提高了文學、理學、教育學等學科的水平,面向大理及滇西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積極培植和發展應用性學科專業,形成了法、教、文、理、醫、管等學科專業相互促進、協調發展的良好勢態;緊緊圍繞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目標,開展了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通過修訂專業培養方案和制定“專業質量標準”,對教學計劃、課程體系、教學內容等進行了系統改革,加強對學生專業基本技能的培訓。通過重點專業、重點實驗室、本科應用型示范課程、精品課程等項目的建設,促進了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2003年取得碩士學位授予權,2008年在教育部組織進行的本科教學水平評估中獲優秀結論。
今天,大理學院把建成“大理大學”和博士學位授權單位作為新的發展目標,開始了新的更宏偉的征程。學校將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教學工作為中心,以教育質量為生命線,以師資隊伍建設為關鍵,強化科學研究,促進學科專業建設;堅持“圍繞目標打基礎,突出特色創品牌,深化改革求發展”的基本方略,以“立足大理,服務滇西,面向云南及周邊地區”為定位,以“培育思想品德優良、基礎理論扎實、具有較強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己任,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在省內先進、西部地區有廣泛影響、南亞東南亞有較高知名度綜合性大學。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