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始建于1956年,為我國解放后最早建立的國家植物園之一,目前位列我國三大核心科學植物園之一,F有職工232人,其中科研人員170人,包括高級科研人員48人,中科院“百人計劃”入選者9人。具有植物學、生態學、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碩士學位授予點,植物學、生態學博士點,生物學博士后流動站,在學研究生127人,博士后及客座流動人員7人。優勢學科領域為植物保育遺傳學與遺傳資源可持續利用、水生植物生物學與內陸水環境健康、流域生態學與大型工程生態安全、資源植物學與天然產物。
作為國家植物資源儲備和植物遷地保護的綜合研究基地,現保護物種8000余種,建立了東亞最大的水生植物資源圃、世界涵蓋獼猴桃遺傳資源最廣的獼猴桃專類園、華中最大的野生林特果遺傳資源專類園、華中古老孑遺和特有珍稀植物資源專類園及華中藥用植物專類園;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和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湖北省、武漢市科普教育、環境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家AAAA級旅游景點。
面向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可持續利用、流域生態系統管理與水資源安全兩個國家戰略需求,武漢植物園努力實施科技自主創新并取得重要進展。截至2008年年底,成果登記135項,獲省部級以上獎勵78項,其中國家級13項,中科院獎勵24項;獲得授權專利80項;發表SCI論文229篇;選育并審定新品種24個,其中國家級6個;出版各類學術專著70部。在國際同領域形成了一定的學術權威,并在一些領域引領世界的發展,其中獼猴桃品種金桃實現我國首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農作物新品種全球專利轉讓,正改變著世界獼猴桃產業格局。
武漢植物園同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34個國家或地區的著名大學和科研機構建立了密切的合作交流關系。2007年成功舉辦第三屆世界植物園大會(首次在亞洲舉辦)。
武漢植物園為中國園藝學會獼猴桃分會理事長單位,湖北省暨武漢市植物學會理事長單位。主辦了自然科學核心期刊《武漢植物學研究》。
目前,武漢植物園正積極開拓創新,努力發展成為在國際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植物資源保育基地、國家基礎植物學和流域生態學知識創新基地、生物技術與資源植物研發基地、工程生態環境優化模式構建基地、高級人才培養基地和科學知識傳播基地,爭取早日實現國際一流植物園建設目標。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