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貴州師范大學創建于1941年,原名“國立貴陽師范學院”,1950年更名為“貴陽師范學院”,1985年改名為“貴州師范大學”,1996年被確定為貴州省省屬重點大學,2004年原貴州理工職業技術學院并入,2006年被列入教育部“對口支援西部高校計劃”,與廈門大學結成對口支援關系,2008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獲“優秀學校”稱號,2010年2月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確定為立項建設的新增博士學位授予單位。
學校歷經近七十年風雨,熔鑄了“愛國、奉獻、敬業、自強”的大學精神,凝練了“慎思篤行、博學致新”的校訓,培養了十萬余名各條戰線的優秀人才,成為各項事業蓬勃發展、綜合實力穩步提升、以教師教育為特色的多科性師范大學。
學校地處有“中國避暑之都”美譽的林城貴陽,現有兩個校區,分別坐落在云巖區和白云區,占地面積近千畝(占地面積2000畝的花溪校區正在建設中),校舍面積51.68萬平方米,各類運動場館面積6.69余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63億元。
學校現有編制教師1389人,教師中有教授199人、副教授401人,博士130人、碩士625人。學科隊伍中有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2人、全國高校“教學名師”1人、教育部專業指導委員會委員3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8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5人、貴州省核心專家1人、省管專家17人、省優秀青年科技人才5人、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學術帶頭人16人、省高校“教學名師”12人。
學校現有19個學院、1所繼續教育學院、1所獨立學院(求是學院)、1個教學部;有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40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個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1個高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授權點、52個本科專業、21個高職(專科)專業、70個成人教育專業,學科專業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管理學等10個學科門類;有8個省級重點學科、4個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個省重點學科人才培養基地、2個省科技創新人才團隊;有5個教育部高校本科特色專業建設點、16個省級高校示范性本科專業(特色專業)、20門省級精品課程、2個省級教學團隊;建有3個省級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工程研究中心、1個省級工程實驗室。
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本專科學生1.75萬人(不含求是學院)、碩士研究生2193人。近五年全日制本專科生和研究生畢業年度就業率穩定在90%以上,位居全省前列。
學校數字化校園建設水平高、功能強,基于公共數據平臺的數字化校園網絡及無線網絡覆蓋全校。圖書館現有館藏紙質文獻199.3萬冊、紙質中外文報刊2544種,數字資源總量超過32個TB,中文電子圖書54萬余種,外文電子圖書1萬余種,提供使用中外文數據庫59個,自建數據庫9個,是“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基層分中心”、“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貴州省科技文獻共享平臺建設單位”,成立有“貴州省地方文獻信息研究中心”、“中學示范圖書館模型”。
近五年,學校共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79項、省部級科研項目430項,其中包括: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1項、科技部科技人員服務企業行動項目12項、國家863項目1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子課題5項、國家973專項子課題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2項、國家星火計劃項目2項、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42項,科研經費達10000余萬元;獲省部級以上科研獎67項。
學校注重對外學術交流與合作研究,先后與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日本、韓國、泰國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大學與科研機構建立了長期合作與交流關系,分別與美國、韓國、日本、泰國等國家的5所大學開展了交換學生項目。
站在新起點,肩負新使命。在黨的十七大精神鼓舞下,學校將進一步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立足貴州,面向西部,輻射全國,服務基礎教育和經濟社會發展;繼續發揮在貴州教師教育中的龍頭作用,努力建成省內一流、部分學科專業在國內外有影響的,以教師教育為特色的多科性師范大學。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