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1949年2月20日,"天津市政治訓練班"成立,標志著中共天津市委黨校的誕生,1953年初,正式稱"中共天津市委黨校" 。2001年8月10日,中共天津市委、市政府決定,中共天津市委黨校與天津行政學院(天津市管理干部學院)合并, 一個機構,兩塊牌子,實行校務委員會負責制。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天津市委書記張立昌兼任校長,王全文同志任校務委員會主任、常務副校長、行政學院院長。
市委黨校是在市委直接領導下培養黨員領導干部和理論干部的學校,是市委的一個重要部門。作為學習、研究、宣傳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陣地和黨性鍛煉的熔爐,黨校在用集中培訓輪訓方式提高領導干部素質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黨校教育是全市各級黨政領導干部培訓輪訓的主渠道。
經過50多年的建設與發展,市委黨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目前,東、西兩個校區占地面積共16,2713平方米,總建筑面積7,7738平方米。教學設施完備,學科門類完善,師資力量雄厚,后勤保障優良。建有教學樓、計算機房、語音室、多媒體教室、階梯教室、專業實驗室、學術報告廳、大會堂、專業研究型圖書館(藏書量61冊萬)等。開通了校園網、寬帶互聯網、中央黨校遠程教學網,實現了教學、科研、管理信息的資源共享。全校共設有35個處級機構,其中,教學、科研部門19個;教研人員312人,正高級職稱25人,副高級職稱88人;博士4人,碩士47人。主辦《中共天津市委黨校學報》、《天津行政學院學報》、《求知》、《資料信息》、《黨建信息》等四刊一報。常設主體班次有:部委辦、區縣局主要領導干部研討班、區縣局領導干部(局級)進修班、處級領導干部進修班、優秀年輕處級干部培訓班、優秀青年干部培訓班、理論干部培訓班、鄉鎮街道主要領導干部培訓班和各級國家公務員培訓班等。學歷教育有:自1992年起開辦研究生班,開設有馬克思主義哲學、經濟學、中共黨史、黨的學說與黨的建設、法學等專業;從1984年開始陸續舉辦的業余大專班、函授本科班和1981年起舉辦的列入國民教育系列的大專班。
1995年9月,中央頒布了《中國共產黨黨校工作暫行條例》,市委下發了《實施細則》。在市委的直接領導下,市委黨校全面貫徹落實《條例》和市委的《實施細則》,結合自身實際,堅持以教學為中心,科研為基礎,不斷深化改革,有力地推進了黨校的規范化建設和發展。2000年6月,中央召開了全國黨校工作會議,做出了《關于面向21世紀加強和改進黨校工作的決定》,進一步明確了新世紀黨校工作的指導思想和方針原則。市委黨校認真貫徹落實全國和全市黨校工作會議精神,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按照中央《決定》和市委《實施意見》建設高素質干部隊伍的要求,在教學實踐中建立起以學習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中心,系統學習馬列主義基本問題、毛澤東思想基本問題、鄧小平理論基本問題,努力在夯實理論基礎、加強黨性修養、開拓世界眼光、培養戰略思維、弘揚創新精神、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等方面下功夫的教學新布局。2003年3月,中央召開了黨的十六大之后的第一次全國黨校校長會議。會議期間,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黨校校長曾慶紅發表了重要講話,對做好新世紀新階段的黨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市委黨校認真貫徹全國黨校校長會議精神,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為爭創一流省級黨校而努力奮斗。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市委黨校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認真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馬克思主義學風,深化以教學為中心的各項工作改革,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特別是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廣大黨員干部的頭腦,為全市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了一大批合格人才。
《中國共產黨黨校工作暫行條例》頒布以來,市委黨校共承擔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項目102項。榮獲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成果獎勵43項。出版和發表各類學術著作、教科書、研究報告、論文等1800余部(篇)。科研經費總投入838. 94萬元。
1996年至2002年,市委黨校共派出23批、202人次,赴美國、德國、俄羅斯、澳大利亞、韓國、新加坡、敘利亞、香港等國家和地區作為訪問學者,或接受培訓,或開展對外學術交流活動。舉辦國際性、全國性和省部級理論研討會26次。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