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漁業機械儀器研究所(簡稱漁機所)于1963年5月在上海成立,定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水產部漁業機械儀器研究所”;1970年和1978年先后易名為“上海市漁業機械儀器研究所”和“國家水產總局漁業機械儀器研究所”;1982年更改為現名,歸屬農業部。
漁機所是我國唯一的在漁業裝備與工程應用基礎和集成創新方面開展綜合研究與科技攻關的研究機構,其研究范圍幾乎涵蓋了漁業裝備研究領域的各個方面。建所以來,承擔了我國漁業裝備領域大量具有全局性、關鍵性意義的重大科研任務,先后取得了包括葉輪式增氧機、半導體探魚儀、顆粒飼料加工機組、中高壓液壓起網設備、圍網漁船、織網機、GPS導航儀及高海況打撈設備等170多項科研成果,其中70多項次獲得了國家或省部級科學技術進步獎;完成論文、學術報告700余篇。建所40多年所取得的科研成就,為推進我國的漁業生產力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漁機所現有職工167人,其中科技人員111人(高級專業技術人員37人);全所總占地面積3.6公頃(含松江實驗中試基地),房屋建筑面積21305平方米,擁有各類儀器設備900多臺(套)。
漁機所的主要研究領域為水產養殖工程、海洋漁業工程、水產品加工機械、船舶工程、飼料加工機械工程等;所內設有養殖工程、海洋漁業工程、加工機械工程、漁業裝備信息等四個研究室,以及農業部漁業裝備與工程重點開放實驗室、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漁業水體凈化技術和系統研究重點開放實驗室、海洋漁業裝備性能研究實驗室、加工機械系統功能實驗室、檢測實驗室和松江漁業裝備實驗中試基地等;國家漁業機械儀器質量監督檢測中心、農業部環保機械設備及船用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和農業部漁業局漁業機械儀器標準化技術歸口辦公室等機構均掛靠在漁機所;編輯出版中文核心期刊《漁業現代化》(原名《漁業機械儀器》)。
漁機所的發展定位是成為國家漁業裝備與工程技術研發中心。
2005-2006年度和2007-2008年度,漁機所被評為上海市精神文明單位。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