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于2003年11月28日正式批準成立,是中科院生命科學基礎研究所。目前研究所的科研、支撐、管理人員共計184人,中研院院士1人,研究員15人,其中百人計劃7人,現有在讀博士、碩士研究生共計197人。
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在知識創新工程二期承擔了973、科技攻關、863、自然科學基金和院知識創新工程等國家和中國科學院的重大科研任務,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如參與完成了國際人類基因組單體型圖計劃,獨立完成了“中國超級雜交水稻基因組計劃”、家蠶基因組計劃及家雞基因多態性圖譜等一系列重大科學項目,率先在國內完成SARS病毒的基因組測序及診斷試劑研制等。幾年來,在國內外高水平學術期刊上共發表SCI論文近二百篇。
2008年,面對基因組學從過去“以大規模測序為目的”向“以大規模測序為手段來解決科學問題”的一個大轉型,新一屆領導班子對北京基因組研究所的發展方向和組織機構進行了新的定位和部署,明確了北京基因組研究所的研究方向,即“利用高通量測序技術解決重大科學問題”,基因組研究所的發展目標是加強基因組學前沿研究,引領國際、國內基因組學研究潮流。在此目標的驅動下,基因組所目前裝備的測序能力包括9臺Solid、1臺Solexa及2臺3730測序儀,擁有計算能力超過10萬億次的計算機集群。兩個核心平臺,即基因組學生物信息學平臺和細胞平臺已經初具規模,基因組研究所的重要研究項目--腫瘤基因組的群體遺傳機理、水稻基因組學、干細胞等比較基因組學研究、物種分化與進化生物學研究等正在及將要依托這兩個平臺進行;這些研究正以破竹之勢催生和重組生命科學的新科學理念、新研究方法和新技術平臺,成為生命科學最具活力的源頭生長點和制高點。它們也是生命科學、生物技術和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基本動力和保障;是解決人類健康、農業發展、生態環境和新型能源等重大生命科學和技術問題的基本基礎和出發點。
由于基因組學的相關學科的大幅發展,我們未來五年的計劃在五年前幾乎是無法想象的。基因組學對生物醫學、農學、藥學、環境科學的影響將會極為深遠。北京基因組研究所也將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發揮更大的作用,爭取成為一個世界著名的研究機構并作為國際基因組學的領導者。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