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以下簡稱電工所)于1958年在北京開始籌建,迄今已有50余年的歷史,是我國目前從事電氣科學研究的唯一國立研究機構。
創建50多年來,電工所一直承擔著國家能源與電氣領域的戰略高技術發展及電氣科學前沿研究的任務,在電力系統穩定性、電力系統自動化、大型電機、高電壓技術、電工測量儀器、電弧風洞技術、大型電感儲能技術、電火箭技術、微特電機、特種電源、電加工與離子束加工、計算機應用、數控機床、超導磁體系統、磁流體發電等方面取得了科研成果500余項,其中100余項已在多個領域得到了推廣應用,先后獲得國家和中國科學院及其他部級獎勵100余項。
近10年以來,我所進一步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面向學科前沿,不斷加強新能源、智能電網及電力節能方面的高技術研究開發布局,不斷加強電氣科學與材料、信息、生物和納米科技等方面的前沿交叉科學研究,已經成為國內新能源利用、智能電網、電機與電力電子及電氣驅動、應用超導技術及電氣科學前沿交叉等領域的核心與骨干研究機構,在國際同行中享有很高的聲譽和廣泛的影響,在大型電機蒸發冷卻技術、太陽能和風能發電并網技術、太陽能熱發電技術、微型電網及儲能、電動汽車及軌道交通的牽引供電與控制技術、脈沖功率技術、電磁推進技術、超導電力技術、超導磁體技術、磁共振成像技術、電子束曝光技術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實用化的技術成果,在太陽能電池、超導材料、生物電磁學、微納米加工等方面取得了多方面重要的基礎性科學研究成果。
多年來,電工所與美國、德國、法國、英國、日本、澳大利亞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廣泛的科技合作和交流。近10年來,成功主辦(承辦)了電磁場、磁流體發電、電機及系統、可再生能源、電氣驅動、應用超導及低溫工程等領域10余次重大的國際學術會議。
研究所現設有9個研究部,分別是可再生能源技術研究部、電力電子與電氣驅動技術研究部、電力設備新技術研究部、電力系統新技術研究部、極端電磁環境科學技術研究部、應用超導重點實驗室、生物醫學工程研究部、微納加工技術研究部、前沿探索研究部;擁有4個院重點實驗室,1個檢測中心,1個咨詢與培訓中心,8個聯合研究實驗室;擁有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各1名。
1977年,當國家恢復研究生招生制度后,電工所按照中科院部署,在同年下半年啟動研究生招生工作。1981年,電工所被國家批準為首批學位授予單位;2000年,電工所獲得“電氣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2001年,被人事部、全國博士后管理委員會批準設立電氣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后流動站;2006年在全國一級學科評估中,電工所整體水平排名位列全國科研院所第一。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