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元大都城垣遺址之畔,奧運園區之旁,坐落著中國微電子行業的“國家隊”——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的前身原中國科學院109廠成立于1958年,1986年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微電子學部加入,合并為中國科學院微電子中心,2003年9月正式更名為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微電子研究所是一所專門從事微電子領域研究與開發的國立研究機構,是中國科學院微電子技術總體和中國科學院EDA中心的依托單位。微電子研究所現有11個研究室,在職員工742人,科研與專業技術人員628人(其中科學院院士2名,高級研究人員179名)。設有博士和碩士學位授予點和博士后流動站,在讀研究生328人。
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歷史輝煌,1958年,因研制“兩彈一星”和高頻晶體管計算機,微電子研究所的前身中國科學院109廠應運而生,并先后為我國第一臺鍺晶體管計算機——“109乙機”研制出合格的半導體晶體管;為我國第一臺硅晶體管計算機——“109丙機”研究生產了硅平面晶體管,提供了半導體器件;為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提供了半導體晶體管;為我國首臺1000萬次/秒的晶體管計算機757機承擔全部集成電路的研制生產任務。在幾十年的變革與發展歷史中,微電子研究所幾代科技工作者為中國微電子技術與產業的發展付出了持續不懈的艱苦努力。承擔并完成了上百項國家科研任務,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為中國微電子技術的進步作出了重要貢獻。
在新的歷史時期,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作為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試點單位,秉承“惟精惟一、求是求新”的辦所精神,確立了當前的辦所方針和發展目標;打造現代化的高技術研究機構。面向國家在微電子領域的戰略需求,加強關鍵技術創新與集成,承擔重點科技攻關與產品開發;面向產業發展需求,建設開放平臺,通過全方位合作積極推進成果的應用開發和產業化;拓展前沿技術與基礎研究領域,發展交叉學科方向,成為我國IC技術和產業領域一個技術創新基地和高素質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為促進國家微電子技術進步和自主創新,實現產業的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多年來,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與國內外眾多的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開展了全方位的合作與交流,在中國微電子領域擁有廣泛的影響。為直接服務于社會,微電子研究所還根據產業發展和市場需求,通過技術服務、成果轉讓和產品銷售面向市場,進行成果轉化。1998年4月、2002年6月微電子研究所分別通過了ISO9002及ISO9001(2000版)質量體系認證。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