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兩天時間,2016年考研終于落下帷幕。同學們終于可以放松高度緊張的精神,進行必要的調整與休息。在這里我們將分析歷史學統考卷主觀題的特點,考生可以從宏觀上把控,由此對自己的考試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另外希望對2017年的備考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我們先來看一下中國古代史的相關題目。從21題到23題屬于中國古代史的內容,21題弭兵運動屬于政治事件,22題嘉定合議考察中央政權與少數民族關系,23題明代司禮監則是制度史的相關考點。第24題對“十通”的考察,屬于史學理論與史學史的知識點,也可以劃歸到中國古代史的范疇。第31題論述,概括秦朝與隋朝的共同點,論秦隋統治的歷史作用。名詞解釋一題10分,共80分。
中國近現代史的相關題目,在名詞解釋中沒有體現,但是第29題材料題,鴉片戰爭的相關內容,屬于近代反侵略斗爭史的內容。另外32題論述,“論述1895~1919中日兩國的政治與文化關系”屬于中國近現代史和世界近現代史的交叉題目。考試分值共50分。
世界古代史在名詞解釋中的題目為第25題和26題,《査士丁尼戰爭史》屬于拜占庭帝國文化史,“壬申之亂”屬于日本史的相關知識點。材料題第30題,是古代希臘文明的考察。分值共50分。
世界近現代史的相關內容在名詞解釋中體現在第27、28題,美國“文官條例”(1883年)屬于近代資本主義社會轉型,阿拉曼戰役則是對戰爭史的考察。第33題論述題“論述華沙組織的形成背景、內容及其影響”涉及國際關系史。加上第32題交叉考察了近代日本史,分值共80分。
總體來看,今年歷史學統考卷的主觀題分值分布比較科學,基本分值是按照考試大綱中3:2:2:3的比例分布的。從出題傾向上來看,首先,除了通史內容外,還涉及對邊緣學科的考察。由此可見,歷史學考研對學生要求不僅僅是知識的簡單記憶,從廣度上要擴展知識面,對史學基礎的要求逐漸提高。其次,今年日本史的題目較多,不僅名詞中有體現,論述中考察了近代的中日關系,這正是結合了今年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的時事熱點。再次,與前幾年的統考真題對比,可以發現,前幾年多偏向于經濟史,近兩年對政治史重新重視起來,特別是關于中央集權的相關知識點。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