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構建和諧世界
(一)建設和諧世界理念的提出和發展
建設和諧世界的理念,最早是在2005年4月22日,國家主席胡錦濤在雅加達亞非峰會上第一次提出來的。在2005年7月1日簽署的《中俄關于21世紀國際秩序的聯合聲明》中,“和諧世界”第一次被確認為國與國之間的共識。2005年9月15日,在紀念聯合國成立60周年首腦會議上,胡錦濤主席全面闡述了和諧世界理念的深刻內涵。此后,“和諧世界”這個新名詞,頻頻出現在重大國際場合,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理解和贊同。
(二)提出建設和諧世界的原因
第一,是針對和平與發展的主題一個也沒有得到解決而提出來的,是各國人民的共同期盼。新的世紀為人類社會發展展現了光明前景。要和平、促發展、謀合作是時代的主旋律。同時,世界和平與發展這兩大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中國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有責任呼吁國際社會采取行動遏制消極現象的滋長,和諧世界的設計應運而生。
第二,是基于中國歷史文化傳統的必然選擇,代表著中國人民對國際關系民主化的期望,也是對“中國威脅論”的積極回應。推動建設和諧世界的主張,彰顯出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價值。同時,也是以此向世界表明,中國將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道路,不會妨礙和威脅任何國家。中國現在不稱霸,將來即使強大了也永遠不會稱霸。中國的發展對世界來說是機遇不是威脅。隨著中國的發展,我們將承擔更多國際責任,為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更多的貢獻。
(三)和諧世界的內涵和建設和諧世界的途徑
胡錦濤主席用八個字來描述和諧世界的美好圖景——持久和平、共同繁榮。具體來說,和諧世界應該是一個民主平等的世界,和睦互信的世界,公正互利的世界,包容開放的世界。
建設和諧世界,應當堅持民主平等,實現協調合作;堅持和睦互信,實現共同安全;堅持公正互利,實現共同發展;堅持包容開放,實現文明對話。
為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應秉持和平、發展、合作、共贏、包容理念,第一,用更廣闊的視野審視安全,維護世界和平穩定;第二,用更全面的觀點看待發展,促進共同繁榮;第三,用更開放的態度開展合作,推動互利共贏;第四,用更寬廣的胸襟相互包容,實現和諧共處。
(四)中國推動建設和諧世界的努力
推動建設和諧世界是一個長期的奮斗目標,需要世界各國共同努力。中國將致力于同世界各國在政治上和諧相處、經濟上共同發展、文化上取長補短、安全上互信協作,繼續為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作出貢獻。
1.高舉和平、發展、合作的旗幟,同各國互相尊重、擴大共識、和諧相處。
2.同各國深化合作,互利共贏,共同發展。
3.同不同文明加強交流,增進了解,相互促進,推動人類文明發展進步。
4.同各國加深互信,加強對話,增強合作,努力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