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選擇合適的院校和專業,不僅要考慮到自身能力,要考慮大目標就業前景,還要考慮到競爭力度,了解專業院校考情等等,所以說,一個目標,你需要做的調研和準備實則有很多,的確很難,下面我們就來全面分析一下,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一、專業范圍選擇
(一)考研可選擇的“本專業”
例:某考生本科就讀專業為“金融學”,該專業屬于“應用經濟學”一級學科,該一級學科下有“區域經濟學”、“產業經濟學”等10個專業。對于該考生而言,這10個專業均為考研可選擇的“本專業”。
(二)考研可選擇的“相近專業”
例:某考生本科就讀專業為“金融學”,該專業屬于“應用經濟學”一級學科,與該一級學科平行的一級學科為“理論經濟學”,“理論經濟學”一級學科之下有“政治經濟學”、“經濟思想史”等6個專業。對于該考生而言,這6個專業均為考研可選擇的“相近專業”。
(三)考研可選擇的“跨專業”
不屬于本科就讀專業所屬學科門類的學術型碩士和專業碩士,則為考研可選擇的“跨專業”。
二、碩士類型選擇
(一)類型說明
中國提供兩種類型的碩士學位供考生進行選擇:學術型碩士和專業碩士。
學術型碩士按學科設立,其以學術研究為導向,偏重理論和研究,培養大學教師和科研機構的研究人員;專業碩士以專業實踐為導向,重視實踐和應用,培養在專業和專門技術上受到正規的、高水平訓練的高層次人才。兩種碩士類型均為全國統一考試、全日制培養并發放雙證。
(二)應試難度說明
1、絕對難度:從初試科目、試卷難度、分數要求三方面進行比較,一般而言專業碩士的絕對難度要低于學術型碩士。
2、相對難度:從報名絕對人數、報名錄取比例、實際錄取分數線、復試差額錄取比例四方面進行比較,一般而言專業碩士的相對難度要低于學術型碩士。
三、意向專業選擇
根據自己的意愿和前面兩個步驟,確定自己想考的專業,確定是否跨專業考試。
四、意向地區選擇
(一)就業原則
未來打算在哪兒就業,就選擇在哪個城市讀研。
這是讀研選擇地區的第一原則。一線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杭州等)學校較多,同理每年的各學歷層次的應屆畢業生較多,工作競爭相對激烈。例如,如果在北京讀完研究生后,考生將回到家鄉所在省的省會就業,則選擇在本省省會讀研為更好的選擇,既利于人脈積累,也便于利用好地緣優勢。
(二)安家原則
未來打算在哪兒買房子、組建家庭,就選擇在哪個城市讀研。
這是讀研選擇地區不得不考慮的現實問題。未來每位研友都需要組建自己的家庭并照顧父母。在一線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杭州等)買房壓力大,如北京房價動輒2-4萬元每平,成家安定下來相對非常困難;而其他的省會城市或中小城市相對輕松。例如,如果家庭經濟狀況不是特別富裕,原則上不建議選擇北京、上海、廣州、杭州作為安家的城市。
(三)經濟原則
相比較而言,在一線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杭州等)讀研需要承擔更大的經濟壓力,固比其他省會城市對于家庭經濟狀況的要求更高。例如,在北京、上海讀研的學費、生活費、其他開銷,將遠遠大于在武漢、成都等其他城市。
(四)一區、二區選擇
按照地域原則,教育部將不同的省份劃分為一區、二區,每年的考研復試分數線也分為一區線和二區線。相比較而言,每年國家二區總分線比國家一區總分線要低10分,單科分數線也更低。隨著考研人數的逐年遞增和招生的結構性轉變,考研的總分線也是年年居高不下,讓很多學生與成功失之交臂。有鑒于二區省份對于總分線和單科線的要求更低,更加適合不愿意承擔考研風險、基礎較弱的考生選擇。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