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應屆生約為17.5萬人,就業形勢依然嚴峻。”昨天,市人保局副局長毛大立在2011年上海應屆高校畢業生首場招聘會上表示,上海將多渠道解決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記者發現,與往年相比,今年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機會明顯增多,部分工資待遇見漲,但文科生的“行情”整體上不及理工科生,就業競爭壓力仍然較大。。 重大工程成“用人大戶”
該場招聘會由市人保局和市教委主辦。早上8時30分左右,招聘會外已有眾多大學生等候。統計數據顯示,當天520家企業推出了9150個崗位,共吸引1.55萬名求職者入場。
招聘會現場,“用人大戶”正悄悄地從外企轉向國企,承擔了國家及上海重大工程的國企用人計劃量升幅最為明顯,多數已按百人為單位計算。
國核工程有限公司招聘負責人付小姐介紹,由于核電業迅速發展,今年公司僅招聘應屆畢業生的計劃就達200人,而2007年時只有40人。
上海航天局去年招收了600多名碩士和100多名博士,今年招聘規模更大。昨天,市航天局長親自坐鎮,系統內各科研單位一口氣包下超過30個展位。
要招攬賢才,企業給出的薪水也很誘人。以航天系統為例,每家單位招聘海報上都直接掛出了“本科生年薪不低于5萬元,碩士不低于7萬元,博士不低于10萬元”的薪資,且標明各項加金項目。“可以加八金啊,待遇不錯。”上海理工大學應屆碩士畢業生孫凌杰笑著說,他曾有在臺資企業實習的經歷,也向外企投了簡歷,但現在國企的魅力不容忽視,“他們給人的感覺十分珍惜、重視人才。”
市教委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上海應屆高校畢業生約為17.5萬人,比去年多。特別的是,碩士、博士生達3.3萬人,同比增加了13.8%。本科生增幅為6.1%,專科專職生則同比出現下降,降幅為3.5%。
“今年應屆畢業生就業形勢依舊嚴峻。”市人保局副局長毛大立表示。
毛大立認為,除了畢業人數的增加,結構性矛盾仍然存在。比如,上海在加速建設“四個中心”
時,本市相關大學并沒有開設課程對應航空、核電等領域需要的專業人才。畢業生的能力和用人單位需求之間存在一定距離。這迫使滬上不少企業只得去外地招聘畢業生。
渤海灣成就業新地區
不過,目前上海地區應屆生就業流向不再單一。“由于周邊來滬招聘企業越來越多,加上學生到外地就業的意愿加強,今年已出現人才流向多元化的趨勢。”市教委負責人說。
根據市教委調研,上海學生去中西部就業的比例有所提高。隨著產業梯度轉移和交通便利度提高,渤海灣地區成為本市畢業生就業的新地區。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