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故事】
有位愛說空話的老師,在講臺上正講得起勁,但是會場不少人都睡著了。他惱火的問沒睡的學生:“他們為什么不聽?”有學生回答說:“你的家鄉話他們聽不懂。”于是,他拉大嗓門,對準話筒氣憤的喊道:“既然你們都聽不懂我的家鄉話,就下課吧!”這下子,睡覺的人也全醒了,頃刻間,教室的人都走光了。
這位老師面對空空的會場,一個人站在臺上呆呆的想:并非我的話他們都聽不懂。我最后那句有“下課”二字的話他們不是全聽懂了嗎?
【邏輯原理】
“并非我的話他們都聽不懂。”就是邏輯中的一個負判斷。負判斷是否定某個判斷而構成的復合判斷。負判斷作為復合判斷不同于其它的復合判斷,因為它只包含了一個肢判斷,而其它的復合判斷都有兩個甚至更多的肢判斷。負判斷與其肢判斷之間的關系是矛盾關系。即不可同真也不可同假。負判斷的種類有很多,規則也各異,例如:選言判斷的負判斷是相應的聯言判斷;聯言判斷的負判斷是相應的選言判斷。
【邏輯思考】
并非蔡經理負責研發或者負責銷售工作。如果上述陳述為真,以下哪項陳述一定為真?
A.蔡經理既不負責研發也不負責銷售。
B.蔡經理負責銷售但不負責研發。
C.蔡經理負責研發但不負責銷售。
D.如果蔡經理不負責銷售,那么他負責研發。
解析:選A。題干是一個選言判斷的負判斷。選言判斷的負判斷是一個相應的聯言判斷,只有A符合。
【邏輯訓練】
2012年真題:
臨江市地處東部沿海,下轄臨東、臨西、江南、江北四個區。近年來,文化旅游產業成為該市新的經濟增長點。2010年,該市一共吸引了全國數十萬人次游客前來參觀旅游。12月底,關于該市四個區當年吸引游客人次多少的排名,各位旅游局長作了如下預測:
臨東區旅游局長:如果臨西區第三,那么江北區第四;
臨西區旅游局長:只有臨西區不是第一,江南區才第二;
江南區旅游局長:江南區不是第二;
江北區旅游局長:江北區第四。
最終的統計表明,只有一位局長的預測符合事實,則臨東區當年吸引游客人次的排名是:
(A)第一(B)第二
(C)第三(D)第四
(E)在江北區之前
2010年上海世博會盛況空前,200多個國家場館和企業主題館讓人目不暇接,大學生王剛決定在學校放暑假的第二天前往世博會參觀。前一天晚上,他特別上網查看了各位網友對相關熱門場館選擇的建議,其中最吸引王剛的有三條:
(1)如果參觀沙特館,就不參觀石油館。
(2)石油館和中國國家館擇一參觀。
(3)中國國家館和石油館不都參觀。
實際上,第二天王剛的世博會行程非常緊湊,他沒有接受上述三條建議中的任何一條。關于王剛所參觀的熱門場館,以下哪項描述正確?
(A)參觀沙特館、石油館,沒有參加中國國家館。
(B)沙特館、石油館、中國國家館都參觀了。
(C)沙特館、石油館、中國國家館都沒有參觀。
(D)沒有參觀沙特館,參觀石油館和中國國家館。
(E)沒有參觀石油館,參觀沙特館、中國國家館。
2011年真題:
近日,某集團高層領導研究了發展方向問題。王總經理認為:既要發展納米技術,也要發展生物醫藥技術;趙副總經理認為:只有發展智能技術,才能發展生物醫藥技術;李副總經理認為:如果發展納米技術和生物醫藥技術,那么也要發展智能技術。最后經過董事會研究,只有其中一位的意見被采納。根據以上陳述,以下哪項符合董事會的研究決定?
A.發展納米技術和智能技術,但是不發展生物醫藥技術。
B.發展生物醫藥技術和納米技術,但是不發展智能技術。
C.發展智能技術和生物醫藥技術,但是不發展納米技術。
D.發展智能技術,但是不發展納米技術和生物醫藥技術。
E.發展生物醫藥技術,智能技術和納米技術。
模擬真題:
全國運動會舉行女子5000米比賽,遼寧、山東、河北各派了三名運動員參加。比賽前,四名體育愛好者在一起預測比賽結果。甲說:“遼寧隊訓練就是有一套,這次的前三名非他們莫屬。”乙說:“今年與去年可不同了,金銀銅牌遼寧隊頂多拿一個。”丙說:“據我估計,山東隊或者河北隊會拿牌的。”丁說:“第一名如果不是遼寧隊的,就該是山東隊的了。”比賽結束后,發現以上四人只有一人言中。以下哪項最可能是該項比賽的結果?
A第一名遼寧隊,第二名遼寧隊,第三名遼寧隊。
B第一名遼寧隊,第二名河北隊,第三名山東隊。
C第一名山東隊,第二名遼寧隊,第三名河北隊。
D第一名河北隊,第二名遼寧隊,第三名遼寧隊。
E第一名河北隊,第二名遼寧隊,第三名山東隊。
電視連續劇演到一對男女人質被綁架后,該集結束。關心人質命運的四個人對這兩個人質的吉兇作出如下猜測:甲:如果女的死了,男的也活不成;乙:兩個人都會平安無事的;丙:男人質一定得救,女人質必死無疑;丁:兩個人質一定會同生或同死。假如只有一個說得對,那么,以下哪個命題必然是真的?
A、兩個人質都得救了;
B、兩個人質都遇害了;
C、如果甲的猜測是正確的,那么,男人質一定遇害;
D、女人質一定獲救,男人質一定遇害。
E、女人質一定遇害,男人質一定獲救。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