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故事】
江南才子唐伯虎,一天應邀到一個富翁家為其母的生日繪畫題詩。他揮毫畫了一幅《蟠桃獻壽圖》后,緊接著信筆題詩,并邊寫邊高聲吟唱:“這個婆娘不是人”,這一句剛吟完,滿座賓客皆驚,富翁也十分憤怒。唐伯虎接著吟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塵”,這下四座賓客轉驚為喜,富翁也隨之轉怒為樂。唐伯虎又吟出第三句:“兒孫個個都是賊”,這下大家又驚得發呆,而富翁一家更是怒氣沖天,正當他們要對唐伯虎下逐客令時,唐伯虎第四句脫口而出:“偷得蟠桃奉至親”。
這時滿座賓客贊嘆不已,稱唐伯虎真不愧是能詩善畫的江南第一才子,富翁也頓時對詩畫贊不絕口。作者的用意在于以前一句的平淡來映襯下一句的出奇,反差越是強烈,趣味就越是雋永。跌宕起伏的詩意充滿了智慧和幽默。
【邏輯原理】
唐伯虎的作勢過程看似是違反了思維規律的同一律要求,但是卻沒有違反,確切的說,是他遵守了同一律的要求。思維規律是對具有確定性的邏輯思維在形式結構上的一些特征的概括。包括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這幾條規律都是從各自不同的角度反映思想的確定性,它們對所有的思維形式結構都具有強制性,邏輯規則是它們的具體化。同一律是在同一思維過程中,每一思想的自身都具有同一性。矛盾律是在同一思維過程中,互相反對和互相矛盾的思想必有一假,不能同時是真的。排中律是在同一思維過程中,不能同時否定兩個具有矛盾或下反對關系的思想,必須承認有一個是真的。
【邏輯思考】
商家為了推銷商品,經常以“買一贈一”的廣告吸引顧客。以下哪項最能說明這種推銷方式的實質?
A商家最喜歡這種推銷方式。
B顧客最喜歡這種推銷方式。
C這是一種虧本的推銷方式。
D這是一種耐用商品的推銷方式。
E這是一種以偷換概念的方法推銷商品的手段。
解析:一般情況下,“買一贈一”中的兩個一指的不是同一件物品,實際上是商家違反同一律“偷換概念”的一種商業欺騙行為,因此,正確選項是E。
【邏輯訓練】
2009年真題:
這次新機種試飛只是一次例行試驗,既不能算成功,也不能算不成功。
以下哪種對于題干的評價最為恰當?
A.題干的陳述沒有漏洞。
B.題干的陳述有漏洞,這一漏洞也出現在后面的陳述中:這次關于物價問題的社會調查結果,既不能說完全反映了民意,也不能說一點也沒有反映民意。
C.題干的陳述有漏洞,這一漏洞也出現在后面的陳述中:這次考前輔導既不能說完全成功,也不能說徹底失敗。
D.題干的陳述有漏洞,這一漏洞也出現在后面的陳述中:人有特異功能,既不是被事實證明的科學結論,也不是純屬欺詐得為科學結論。
E.題干的陳述有漏洞,這一漏洞也出現在后面的陳述中:在即將舉行的大學生辯論賽中,我不認為我校代表隊一定能進入前四名,我也不認為我校代表隊可能進不了前四名。
2008年真題:
統計顯示,在汽車事故中,裝有安全氣囊的汽車比例高于未安裝氣囊的汽車,因此,在統計中安裝安全氣囊,并不能使車主更安全。
以下哪項最為恰當的指出了上述論證漏動?
A.不加以說明就予以假設,任何安裝氣囊的汽車都有可能遭遇汽車事故。
B.忽視了這種可能:未安裝安全氣囊的車主更注意謹慎駕駛。
C.不當的假設:在任何汽車事故中,安全氣囊都會自動打開。
D.不當的把汽車事故的可能程度,等同于車主在事故中受傷害的嚴重程度。
E.忽視了這種可能性:裝有安全氣囊汽車所占比例越來越大。
2000年真題:
紅星中學的四位老師在高考前對某理科畢業班學生的前景進行推測,他們特別關注班里的兩個尖子生。張老師說:"如果余涌能考上清華,那么方寧也能考上清華。"李老師說:"依我看這個班沒人能考上清華。"王老師說:"不管方寧能否考上清華,余涌考不上清華。"趙老師說:"我看方寧考不上清華,但余涌能考上清華。"高考的結果證明,四位老師中只有一人的推測成立。
如果上述斷定是真的,則以下哪項也一定是真的?
A、李老師的推測成立。
B、王老師的推測成立。
C、趙老師的推測成立。
D、如果方寧考不上清華大學,則張老師的推測成立。
E、如果方寧考上了清華大學,則張老師的推測成立。
模擬真題:
對同一篇文章,有人說“寫的好”,有人說“寫的不好”,這兩種人之間沒有共同語言。可見,不存在全民族通用的共同語言。
以下除哪項外,都與題干推理所犯的邏輯錯誤近似?
A王:“單位規定,工作時禁止吸煙。”趙:“當然,可我吸煙時從不工作。”
B有的書上講,寫文章應當講究語言形式的美,我的看法不同。我認為語言就應該樸實,不應該追求那些形式主義的東西。
C市長應當為老百姓謀取最大利益,市長也是老百姓,所以應該為自己謀取最大利益。
D百合是植物,所以小百合是小植物。
E病毒既不屬于植物也不屬于動物,我看兩者都有點像。
某對外營業游泳池入口處貼著一張啟事,稱“凡穿拖鞋進入泳池者罰款10元”。有顧客問:“罰款的規定和實施,必須由專門機構進行,你們怎么可以隨便罰款呢?”工作人員回答:“罰款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通過罰款來教育那些缺乏公德意識的人,保證泳池的衛生。”
上述對話中工作人員所犯的邏輯錯誤,與以下哪項中出現的最為類似?
A管理員:“每個進入泳池的同志必須戴上泳帽,沒有泳帽的到售票處購買。”
某顧客:“泳池中那兩個女同志怎么沒戴泳帽?”
管理員:“那是本池的工作人員。”
B市民:“專家同志,你們制定的市民文明公約共15條60款,內容太多,不易記憶,可否精簡,以便直接起到警示的作用。”
專家:“這次市民文明公約,是在市政府的直接領導下,組織專家組,在廣泛聽取市民意見的基礎上制定的,是領導、專家、群眾三結合的產物。”
C甲:什么是戰爭?
乙:戰爭是兩次和平之間的間歇。
甲:什么是和平?
乙:和平是兩次戰爭之間的間歇。
D甲:為了使我國早日步入發達國家之列,應該加速發展私人汽車工業。
乙:為什么?
甲:因為發達國家私人都有汽車。
E甲:一樣東西,如果你沒有失去,就意味著你仍然擁有。是這樣嗎?
乙:是的。
甲:你并沒有失去尾巴,是這樣嗎?
甲:因此,你必須承認,你仍然有尾巴。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