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初試)將于本周末(15日—16日)舉行,據教育部統計,全國考生數超過了150萬。筆者昨日從廣東省教育考試院獲悉,我省今年共49780人報考,比去年增加4312人,增幅達9.5%,連續兩年大幅度增長。另外,全國共有74421人報考我省招生單位,比2010年增加1537人,增幅達2.1%。
據了解,今年全省共設26個考點,分別設于有關地級市招生辦及廣州、深圳地區有關高校。根據統計,報考人數最多的四個招生單位是:中山大學17256人,華南理工大學11423人,暨南大學8024人,深圳大學7540人。
有趣的是,報名總人數繼續攀升的同時,幾大名校報名人數卻罕見地出現降低,部
分“小學校”卻開始升溫。
獎學金影響報考選擇
名校逐步降溫,“小學校”開始升溫。盡管考研總人數攀升,但廣東各高校之間卻冷暖不同。“在廣東研究生報名人數排名前列的幾所高校中,華工是唯一研究生報名人數大幅增長的高校。”華工研究生招生辦公室有關負責人向筆者透露。
公開資料顯示,與去年相比,中山大學研究生報考人數從17969人減少到17256人,暨南大學和深圳大學降幅較大,分別從8910人、7937人降低到8024人和7540人。
華工是報考人數前四名高校中唯一保持增長的,在去年11月中旬結束的研究生報名工作中,11423人報考該校,同比增長4.88%,接收推免生數量也增長了8.89%。該負責人分析說,華工以理工科見長,又地處廣東,絕大部分專業的就業較好,因此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考生報考。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廣東工業大學、廣州大學等高校的研究生報名人數增幅較大。該負責人直言,近年來,名校在招生計劃、獎學金設置等方面較少大動作,而廣工、廣大等校推出了獎學金等激勵措施,分流了不少生源“獎學金的激勵是很明顯的,學生有自己理性的考慮”,他分析說。
專業學位擴招拉動報考
專業學位擴招對今年研究生報考人數有著明顯的拉動效應。中大、華工兩校研究生招生辦公室有關負責人均向記者透露,該校專業學位研究生報考人數都超過了學術型研究生。
華工有關負責人介紹,該校報名人數增加最快的專業是MPA專業學位,從去年的100多人增加到今年的600多人。“大學生對專業學位的認可度提高了,許多人覺得自己包括學術型研究生競爭力不強,直接報考專業學位。”他分析說。
同樣的觀點也得到中大有關負責人的認同。他告訴筆者,今年有5000多人報考中大專業學位,占報名總數的三成。他認為,“專業學位教育全面鋪開的第二年,學生對專業學位的認可程度有所提高”。
分析
非應屆考生比例增大
今年我省大學生普遍感覺就業形勢較好,但為何考研人數仍創新高?省教育考試院院長楊開喬分析,這與教育周期、經濟周期及大學生自我提升愿望有關。據省教育廳此前公布的數字,2011年我省大學畢業生達到39萬人,再創歷史新高,考研人數自然“水漲船高”。在全球金融危機還未解除的大背景下,經濟形勢仍不明朗,很多學子找工作時并不順利,在此壓力下,很多考生邊找工作邊準備考研,以規避風險。此外,在今年報名考研的考生大軍中,往屆考生及社會考生比例較大,也不容忽視。
“考研熱”短期不會降溫
對于考研報名總人數連年增長,華師教育科學學院院長盧曉中認為與兩方面因素有關:一是就業壓力大,學生考研以緩解壓力;二是社會對研究生學歷的需求在增加,客觀上促使學生追求高學歷以增強就業競爭力。“就業和需求的基本面沒有變化”,盧曉中判斷。此外,盧曉中還指出,相當大部分考研學生來自普通本科院校,讀研究生的主要目的是改變第一學歷就業競爭力不佳的現狀。
社會上批評“考研熱”是一種不理性的現象,盧曉中辨析說,對此不能一概而論 部分學生盲目報考,甚至存在研究生畢業后,還依然用本科學歷就業的情形;但不少學生是為了適應變化的就業環境而選擇考研,從這個意義上說“考研熱”短期不會降溫。
考研故事
興趣型,高考后的二次選擇
高考結束后的那個夏天,華師阿輝被調劑到不感興趣的攝影專業。他曾試著自己往攝影專業方向發展,可他發現自己并不喜歡攝影,相反依舊癡迷于自己從小的愛好 文學。
從2009年秋季開學后,阿輝在父母的支持下決定備考文學類專業的研究生,希望用考試給自己第二次選擇的機會。從此,阿輝重新過起高中時代“宿舍—飯堂—圖書館”三點一線的日子。他告訴筆者,除了吃飯睡覺用去的9個小時,自己每天的大部分時間都泡在圖書館里面看書。
班里37名同學中,5個人選擇考研,而且都是跨專業。阿輝分析說,隨著研究生逐年擴招,本科生日益貶值已是大勢所趨。阿輝認為,讓自己保值、甚至升值的最佳渠道無疑是考研。“我想在研究生期間往自己喜歡的領域發展,追隨名師長見識。”
務實型,給擇業拿張“入場券”
華師生命科學學院的阿志今年報考了中山大學食品安全專業學術型研究生。“今年各個學校招考人數雖然增加了,可增加的名額多給了專業型碩士,部分學校的學術型碩士不增反減。”阿志對今年的考研形勢并不感到樂觀。 大學生就業的整體形勢較去年轉好,為何選擇繼續考研深造?阿志的回答顯得很現實,“主要是為了拿到一個更高更好的學位”。在他看來,隨著社會經濟不斷轉型升級,用人單位對人才的要求也在逐年提高,近5年來,研究生在崗位選擇、薪資水平、技術能力、知識精度等就業競爭力指標上都優于本科生。
大三暑假,在和家人共同商量和分析這一“社會指揮棒”后,阿志毅然選擇了每天到圖書館備考的日子。“我們班找到工作的同學,不少跑去做與生物領域有關的銷售崗位,只有個別找到質量測量之類與專業較為對口的工作。”為了自己更長遠的發展,他選擇了現在抓住機會繼續深造,為將來主動擇業拿到一張“入場券”。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