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學碩和專碩,小編認為比較明顯的區別如下:
▶專碩:學制2年(現在好多都是2.5年,即12月左右畢業的樣子)。偏實踐,國家擴招而設的,考試難度較簡單(數學二、英語二),獎學金較學碩難拿,雙證(注明專業學位)。
▶學碩:學制3年。偏研究,傳統研究生形式,考試難度較困難,獎學金相對容易,雙證讀博方便,考不上可以調劑專碩,專碩不能調劑學碩。
▶再來看看專家是如何分析:
專碩是從2009年開始進行學制改革之后,得到了蓬勃的發展,學生的關注度也是從最近這幾年逐漸升溫。大家肯定首先面臨一個問題,同一個學科里邊,打比方心理學,它就有心理學的學術碩士和應用心理碩士的專業碩士,那學生就會選擇我到底考哪個,都是屬于一個大學科,可能將來干的工作也都差不多類似。
我認為,專碩和學碩存在爭議一個根本性的原因首先是大家對專碩并不夠了解,比方說關于專碩還有很多的誤解,關于專碩的什么培養質量不高啊,是不是就是花錢買文憑啊。其實現在專碩已經拿雙證了,這個大家要知道是學位證和學歷證,跟我們以前知道的專業學位十月聯考那個是有區別的。
那么學碩、專碩到底孰輕孰重,或者該選擇哪個,我認為得分專業,有些專業是側重于搞理論的,比方你是搞歷史的,我認為當然這種專業學術的東西肯定很重要。再比方說你有志于去做一個科研工作者,你是學工科的、學理學的,這種學生的話,你就應該以學術的方向為主。
但是如果你讀研的目的很現實、很功利,你就是說我也不去搞什么學術,因為這個社會其實容納不了那么多的同學去搞學術,更多的社會崗位的需求是要求大家能夠去從事一些更具體的工作,很多學歷就是敲門磚,我們不敢說研究生就一定會比本科畢業生的能力要更強,大家在職場上都見過。
那我認為研究生他的優勢可能在哪里呢?就是在你一開始求職的時候,你會發現,研究生的學歷還是比本科生的學歷是更厚重的敲門磚,能夠幫你去敲開一個層次更高、平臺更好、發展空間更不錯,或者說待遇更不錯的這么一些地方。你看現在什么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包括一些稍微好一點科研的單位,包括外企、國企,甚至好一點的民企,你會發現還是挺看重學歷的。
所以如果一個同學他本身讀研的目的就是比較功利的,那我認為選擇一些短平快的專業碩士也未嘗不可,短平快就是學制短,一般人家用三年你用兩年,你早一年就不一樣了,有時候一步晚就步步晚。
第二個呢,它可能考起來更簡單一些,比較適合一些可能要跨專業的學生,如果人家這個專業就是一個學術型的專業,對于本科之前的這個學習的經歷就要求非常的高,你很難通過幾個月的時間備考就考上,有可能你再怎么認真,都補不起來的。所以它適合一些同學,比方說我跨專業,我想有更高的效率。因此我認為,從職業規劃的角度來說,學碩和專碩是有差異的,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我覺得目標定了,策略上是有差異的,策略上,打比方講,有些學科就有短板,但是通過這個,你選擇專碩和學碩可以把這個問題就回避了,那就很不錯了。
打比方說像經濟學這個大的學科里邊,它就有專碩和學碩之分,我們講的傳統的金融學的就叫金融學的學術碩士,還有個叫金融碩士,金融碩士就差一個字,但是金融碩士是專業碩士,金融學碩士是學術碩士,它考的科目差異很大。
你比如金融學的學術碩士在很多學校,它的第三門課,就是業務課一基本上考數學,但是在有的學校的金融碩士的業務課一,就是科目三,它叫金融類年考綜合。考的不一樣,那有的同學數學就差一點,底子弱一點,尤其是跨專業的學生,那這種情況下,如果你去跟人拼學術的金融學,你就不撿便宜,就吃虧嘛。那如果是考金融專碩那你可能就相對來說劃得來一些。
這種情況還出現在比方說像會計碩士,會計碩士MPAcc,和那個傳統的會計學碩士就有差異,會計學碩士它的專業課是各個學自己出題,差異就很大,然后呢,會計碩士呢,兩門課都是參加聯考,參加統考,一個英語二,一個管理的兩課綜合。那我當然認為參加統考的同學好,就是他可以突破信息瓶頸嘛,中國這么大,地區發展的不平衡,信息也有很強的、很大的鴻溝,真的。
如果一個同學他壓根就對他要考的學校的命題方式不了解,那如果你考的是國家統考的學科,那你當然更有優勢一些。所以我認為,適合選擇學碩還是選擇專碩,還有個很重要的標準,就是能不能夠根據自己的情況揚長避短。
當然還有一點就是你也得考慮一些其他綜合的一些因素,學費和招生的比例,競爭的情況,那專碩現在擴招,不管是人數還是比例它都在擴,學碩在縮招,那如果說等量的人去考這兩個東西,那你能感覺出來可能學碩相對會更難一些,專碩可能會更簡單一些。所以,成功率上來講,我覺得專碩還是會更高一點點。
但是不是絕對的,也分專業,你比如像金融專碩、會計專碩,這已經相當火了。老早以前就有一個專業叫法律碩士,那個就是一個專業碩士嘛,它已經火了很多年了。所以,就看學生有沒有能夠更好地去把控自己的一個成功率。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