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反應
當組織受到致炎因子刺激時,通過神經反射,迅速出現短暫性細動脈收縮,持續數秒至數分鐘。接著細動脈和毛細血管便轉為擴張,血流加快,血流量增多,形成動脈性充血,即炎性充血、可持續數分鐘至數小時不等。隨著炎癥的繼續發展,血流由快變慢導致靜脈性充血(淤血),甚至發生血流停滯。上述血管的變化,為血液成分的滲出創造了條件。血管變化的發生機理,與神經、體液因素的作用有關。早期性炎性充血,可以是通過神經軸突反射發生,亦可以是血管運動神經(膽堿能神經)興奮的結果。但神經因素引起的充血多是暫時的,而持久的炎性充血和淤血往往是炎癥介質作用的結果。如組胺、前列腺素、緩激肽及補體等都具有強烈的血管擴張作用。炎區血流由快變慢的發生與毛細血管網廣泛的顯晉擴張有關;也與炎癥介質使血管壁的通透性升高、血液中的液體成分滲出,引起血液濃縮、粘稠度增加有關;此外炎區局部酸中毒使血管擴張、血管內皮細胞腫脹、白細胞附壁致血流阻力增加以及炎性滲出物對靜脈的壓迫等均可加重血流緩慢。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