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今年,研究生招生政策全面向專業碩士傾斜,不將招生計劃的增量部分主要安排專業碩士招生外,還要從學術碩士名額中分出不少于5%的比例調至專業碩士。但記者在采訪時發現,一邊是考研報名持續火爆,一邊則是政策大力扶持的專業學位碩士遭遇“冷表情”。到底是什么讓專業碩士處于尷尬位置?專碩發展未來之路該走向何方?今天全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試點工作會議召開,與會專家共同把脈專碩存在的問題。詳細情況,來連線中央臺實習記者劉璐。
記者:剛剛在今天召開的會議上透露,我國今后將逐步下大力度解決專業碩士不受歡迎的問題。在今天的會議上,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司長張堯學介紹說,過去只是簡單的減少學術型研究生的招生規模,擴大專業碩士的比例,而對于專業碩士的課程、培養模式和師資隊伍沒有進行任何的調整,這樣以來專業碩士的吸引能力就自然下降,學生自然就不受歡迎。今后的改革是這樣的,首先要繼續調整結構,從2010年專業碩士占研究生總25%,2010年的30%到2015年的時候要擴大到50%以上,不斷的擴大專業碩士的比例。其次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轉變模式,正如剛才我所說的,學生之所以不歡迎專碩就是因為很多學校專碩培養模式和學術型的碩士沒有任何區別,僅僅是換湯不換藥。
今后要從這七個方面進行改革,總的說就是學校教育和行業、企業深度進行聯合培養,第一是課程體系除了學校開設的基礎課還有行業企業開設的實踐訓練課,第二就是研究的課題必須是和實踐行業需求相一致的,不是制造廢紙論文和項目。第三就是導師隊伍,由學校教授指導為主,轉變成學校教授和行業企業的骨干相結合的雙導師制度。第四就是出門方式,也就是說畢業的時候除了以畢業論文畢業之外,還可以工程、而且、文學作品、藝術創作、項目設計等等。第五就是雙證改為三證,畢業的時候有條件的學生除了拿到畢業證學位證之外,還可以通過資格考核拿到職業資格證等等。第三個大的方向的改革就是要樹品牌,也就是說發揮各高校的辦學自主權,發揮自己學科的優勢,二級學科學校可以自行設置,同時教育部今天還批準了32所部屬高校和32所地方院校,用三個學年的時間,開展綜合改革試點,不斷培養適應國家和適應社會需要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