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是有著多年創業實踐、目前已小有成就的“研究生鵝倌”;另一位是畢業不久的“大學生種糧大戶”。這兩位新型農民日前走到了一起,攜手在富盛鎮青馬村建設一個“萬鵝場”,年飼養量將在1萬羽以上。
今年40出頭的陳永水,1992年從北京農業大學畢業后,曾經到廣東和江蘇大型禽業集團公司創過業,并考取華南農業大學的研究生。2004年,他從外地到紹興孫端創業,成立了紹興縣天鴻鵝業有限公司,目前已發展成為一家占地260畝,資產達1000余萬元,存欄種鵝3萬羽的全省最大的浙東白鵝種鵝場。
26歲的唐海峰是初出茅廬的大學本科生,去年年初,從浙江林業大學畢業后不久,他大膽承包了富盛鎮青馬等村的160多畝糧田及40多畝山地。一年多來,他種水稻、育楊梅、種草莓、種竹筍、養肉鵝,盡管有過教訓,但經驗得到累積,創業熱情不減。去年11月,唐海峰養殖了一批外地鵝,但由于是頭一回,才發覺外地鵝個頭小、成活率低,270多羽鵝,養大的只有200羽左右,效益并不理想。
經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唐海峰結識了陳永水,并有了一個大膽設想:引進陳永水的浙東白鵝品種,改造現有種草莓的大棚設施,種養蘇打草、黑麥草,與種糧等結合起來,實行大規模白鵝養殖。這個主意得到了陳永水的支持。最近,兩人還一起到臺州市白鶴鎮考察了利用大棚設施規模化養家禽的經驗。在雙方的接觸交流中,陳永水把規模化設施養殖白鵝的經驗和技術毫無保留地告訴給唐海峰。
“我也是這樣創業過來的,對唐海峰這樣的年輕人一定要大力支持。”1月24日下午,當唐海峰從青馬村跑到孫端村頭村的鵝場向陳永水請教成本核算時,陳永水表態說,除了技術全程跟蹤輔導外,還將在銷售上無條件協助,并墊付一部分資金。“有了陳大哥的幫助,我對規模化養鵝更有信心了。”唐海峰打算在春節過后,馬上對大棚進行改造,從3月份開始,每月分批養殖1000羽左右浙東白鵝,向規模化要效益。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