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門公共課,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要考的。數學只是理工農醫類和經濟管理類 這兩大類的專業才要考,其他專業都不要考。
如果你要考三門公共課,則只有兩門專業課,除了北大的考研要求的課程內容特別多之外,其他學校的專業課內容都不多,指定參考書5本上下浮動。
如果你只要考兩門公共課(英語和政治),則你有三門專業課,則指定參考書在5~10本左右(各校不同,請參閱各校的報考指南) 。 要了解各校的專業課考試的特點,各校的專業課出題思路經常差別很大。有的學 校專業課絕對按照指定參考書出,而且很容易買到專業課的試卷,可以供你復習參 考。有些學校的專業課沒有指定參考書,或經常超出指定參考書的范圍,喜歡出一 些與近期學術雜志發表的論文或學術界最近討論的熱點話題有關的題目(比如法律 ,通常都要閱讀近幾年的法學期刊,你所考單位的法學教授們最近發表的大作以及 其他重要的文章經常是要看的),所以如果以前考過論文方面的內容,要安排好時 間看這些論文。
前面已經提到過數學應該盡量在大三下看完,我認為最好是在大三下的暑假前看 完一遍數學并做完配套輔導書的習題,然后有經濟條件的也可以去參加一些暑期的 公共課和專業課的輔導班(看各人情況自定)。
當年我在11月末參加了浙大研究生院自己辦的公共課輔導班,感覺浙大輔導班的數學老師教學水平都很不錯,非常有幫助 ,其他英語和政治感覺提高不大。所以,我看如果要參加英語和政治輔導班,最好還是參加北京或上海水平高一點的班為好。參加輔導班前一定要先復習完一遍,否則基本上白花錢,一點效果也沒有。 政治我感覺從暑假開始看前一年高教司組織編寫,余學本等人編的書即可,不用太費力氣看,只要先看順眼即可,不要背,等看熟了從9月份開始背也足夠來得及 。我前面提到考六級就是在為考研做準備,但是我要強調考研的題目比六級難不少,特別是閱讀理解要難一些,考試的風格和內容也不完全一樣,不要因為六級好就 對考研的英語麻痹大意、不認真復習。
不認真復習,即使基礎很好也經常會考得很慘! 英語考研有大綱詞匯表,不要干巴巴的拿著只有中文意思沒有例句的詞匯表猛背 ,應該找到有例句的書,把那些你不熟悉的單詞挑出來,抄到筆記本上來背。不要 熟悉和不熟悉的單詞都一鍋煮,增加自己的記憶負擔。記單詞的基本方法,還是要 抄寫和嘗試回憶。對此要談的太多,不多講。
復習時的基本技巧(1)一定要把數學、英語政治的全真題做很多遍,最起碼兩遍。全真題是寶, 模擬題是草,甚至連草都不如,特別是大部分英語模擬題。
(2)專業課試卷只要指定參考書沒有很大的變化,能復印多少年就復印多少年 ,即使比較貴也要復印。如果你認真復習的話,考研的風險可能更多來自于專業課 考試內容和考試方式的不確定性。得到更多的專業課試卷可以大大減少這種不確定 性。
(3)如果能復印到你要報考的該校該專業的同學的專業課筆記,請想辦法復印,特別是文科性質的專業,考題經常與筆記密切相關,書上只提到一句話,也許筆 記里老師論述了一大段,完全可以出個大題,類似的例子屢見不鮮。不要以為老師 只考那些條條框框很清楚的東西?寄切〇|西如何區分非本專業的非本校的學生? 如何區分學生基礎扎實還是不扎實?所以專業課經常會出那種看起來有點偏的、但是的確有理解和發揮余地的題目,或是跨章節的題目,要多總結、多相互聯系。要將文科的內容(如政治或其他文科的專業課)總結成一張或幾張大表,把所有的核心內容都總結進去,形成條理無比之清楚的一張或幾張大紙,所有該書的內容全在其中,你就復習得差不多了。把這幾張大紙記下來,考試的大題也不會漏掉任何要 點。
(4)英語的閱讀理解不要亂做模擬題,毫無用處,首先是要把全真題搞得很熟,仔細分析,找出命題人的出題思路和技巧?梢韵日乙槐痉治霰容^出色的歷年考 研全真題分析的書來看,但是也要自己多琢磨。如果歷年的閱讀理解都搞得很明白 了,沒有題目可做,就做六級全真題里的閱讀理解,然后仔細分析。六級閱讀理解 也做光了,可以再看看畢金獻、張錦芯出的模擬題里的閱讀理解,不要做石春禎或 其他人出的模擬題里的閱讀理解以及什么考研閱讀100篇、200篇之類的東西,這些 閱讀理解大都是亂出的,跟全真題思路根本不一樣,做再多也用處不大。
(5)不要僅僅依據一兩年的專業課試卷猜測那些會考不會考,專業課可能經常出乎你的意料之外!經常會有一些你考前覺得有點偏甚至很偏的題目,所以要盡量多搜集到很多年的專業課試卷。但是即使這樣,也要全面復習,多做題目,特別是 理工科專業,專業課不多做題目也是絕對不行的。
(6)數學不多做題,那就別考算了,肯定考不上的,不用浪費時間了。
(7)如果數學基礎不好,請在復習第一遍時讀那種用于大一學生入門的單科配套輔導書,而不是專門為考研寫的復習書,因為那些書會從初學者的角度來講解問 題,對基礎不好的人真正理解有關內容很有幫助。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