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下午,政協第二十—組教育界討論現場,來自高中、大學和高職院校的委員們坐在—起,由《政府工作報告》中的教育話題談起,聯系近年來出現的高考報名人數持續下降現象,展開了—場有關生源危機的熱烈討論。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關于教育的闡述,實話多了。”省政協委員、聊城第一中學校長崔秀山發言說,報告提到,從幼兒園到初中、大學,生均經費補助和撥款水平都將提高。“教育像場長跑,每個環節的接力都做好,才能跑得快。”聯系自身的辦學感受,他繼而提到生源危機這個話題。
“2010年,高中學校的招生與往年相比,減少了20%至30%,在聊城就有很多高中吃不飽。以茌平縣為例,4所高中以往招生規模都在1200人左右,但去年全縣初中畢業生一共才2500人,只有一所高中招滿學生,其余的都只招到幾百人。好高中擠不進去、普通高中招不齊生的現象在未來將愈演愈烈。”
有生源危機意識的不僅是高中校長。聽到這個話題,省政協委員、山東財政學院黨委書記袁一堂接話說,“到2013年,山東高考報名人數將從頂峰時期的80萬下降至50萬左右,而從目前的高校數量和招生計劃看,在2013年后有些高校的招生工作將會非常困難,高校重新洗牌也就是三五年的事。‘十二五’時期,山東高校格局必將發生變化。”
高校重新洗牌,哪些學校最先面臨困局?袁一堂認為,辦學層次比較低的低端學校、高職院校、本科院校中的地方院校將首先受到沖擊。2010年部分院校的招生危機已經顯現,大批院校接連遭遇“零投檔”。
“比方說,由于歷史原因,很多高職院校是從中專提升過來的,還有一些是部分專科院校和民辦高校建成的,雖然名義上叫高職教育,但實際上沒有真正完整的教學體系建立,像實習車間、整個課程的布置都跟不上實際需要。”袁一堂說。
“這確實給高校辦學敲響了警鐘。”在座的煙臺職業學院副院長溫金祥委員有些坐不住了,也加入了討論。
溫金祥說,從上世紀90年代末到2000年左右,國家大力發展高職教育。在山東,高等教育的大眾化靠高職貢獻了半壁江山。下一步,如果辦學實力跟不上,勢必會有一批師資力量不強,又沒有特色專業的學校倒下。“高職院校改革的重點是校企合作體制、機制的創新,迫切需要政府立法規范企業和學校的責任義務。另外,還有人才培養方式的改革和增強技術服務。”
袁一堂認為,對于目前的生源危機局勢,各個高校都非常清醒,并提出了轉向內涵發展。“本科院校現在也強調應用型教育。而碩士研究生教育,咱們國家對學術碩士穩定規模,擴招專業碩士,這也將進一步緩解高校本科畢業生和碩士畢業生對社會適應性的脫節問題。”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