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亞文,男,1956年9月生,湖北省通城縣人。1978年考入武漢大學哲學系,先后獲哲學學士學位、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專業碩士學位。1996年師從武漢大學陶德麟先生,主攻哲學原理,2001年畢業,獲哲學博士學位。1992年破格晉升副教授,1998年晉升教授。湖北省政府專家津貼獲得者。現為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發展史、哲學原理和中華和合文化理論研究。兼任湖北省炎黃儒學研究會秘書長、湖北省馬克思主義哲學學會理事。左亞文教授長期從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和哲學原理的研究和教學,兼涉中國傳統和合文化研究。在教學和研究中,力排教條,反對空談,崇尚文從己出,有所創新。1991年,與人合著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史新編》(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0年出版)獲中國第五屆圖書社科類二等獎。上個世紀中期,左教授即明確提出了“政治文明”或“政治制度文明”的概念,倡導“三個文明”建設的思想。在“一分為二”、“一分為三”、“一分為多”的關系上,左教授早在1985年研究生畢業之后,就從辯證的多維視野的角度論證了其在本質上的統一關系。1996年師從陶德麟先生之后,開始從辯證法形態的意義上思考中國傳統的和合思想,并將其作為自己博士論文的選題,在理論界率先提出了“中華和合辯證思維”的概念,認為中華和合辯證思維或和合辯證法是不同于西方矛盾辯證法的一種獨具東方智慧特色的辯證法形態,在人類辯證法史上理應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近年來,在中央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建設和諧文化思想的前后,左教授陸續推出了《陰陽和合辯證思維的當代闡釋》(江漢論壇,2001年第7期)、《陰陽和合的普遍特性及其辯證意義》(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03年第1期)、《繼承和弘揚中華和合思想》(光明日報,2006年12月11日理論版)、《和諧文化的內核:和諧思維方式》(學習與實踐,2007年第1期)、《中華和合思想的時代價值》(江漢論壇,2007年第2期)、《中華和合傳統與和諧文化建設》(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07年第1期)等力作,為繼承和發揚中華和合傳統與建設和諧文化不遺余力地進行學術研究和文化宣傳。主要科研成果有:《列寧晚年社會主義建設理論與中國的改革實踐》(1998)、《智慧之戀——哲學啟示錄》(1999)、《和合思想的當代闡釋——唯物辯證法與東方智慧的對話》(2003);主編有《智慧之路——中西圣哲小傳》(1991)、《哲學疑難問題研討》(1990)等五部,參著20余部;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馬克思主義研究》、《新華文摘》等刊物上發表或轉載學術論文80余篇。多項成果獲省部級科研獎。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