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的推移,今春的高校畢業生“金三銀四”求職季進入關鍵階段,不少應往屆畢業生已經簽訂了工作意向或是走向了工作崗位,但還有部分學子仍奔波在求職的路上。在近年的大學生求職大軍中,畢業后不急于就業的現象已是屢見不鮮。有些大學生選擇先在多處實習以增長才干,并不急于就業;有些大學生則持觀望態度,等著家里安排或是等待工作機會;還有一些大學生干脆選擇畢業后先去開拓眼界再找工作;更有一些大學生由于沒有生活壓力所以不急于工作,也不想馬上工作,于是選擇復習考研、開微店等來逃避求職和工作……這些現象被統稱為“慢就業”。
臨近畢業,吉林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專業的大四學生劉萌卻仍不緊不慢地參加招聘會,偶爾淡定地投個簡歷,收到面試通知就挑揀著去看看,她說去招聘會主要是陪同學,自己就是“打醬油”的。當記者問起“為什么不著急找工作”的時候,劉萌回答說,因為她還沒想好自己要做什么工作。
“我從上大四就已經在多家單位實習過了,像大酒店、商場、銀行、廣告公司、網絡公司等都去過,但我經歷越多,越發現在學校學習的書本知識在實際工作中并不實用,還是要從頭學起,靠實踐積累工作經驗。”劉萌坦言,她并不急于找一份穩定工作。雖然即將面臨畢業,但她對自己未來的職業規劃還不是很清晰,于是想通過在各單位實習后選擇適合自己的那一個,同時增長才干、豐富職場知識。
像她這樣的例子并不罕見,希望通過實習來尋求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在實習的過程中積累經驗、自我調節、尋找目標不失為一種積極的就業態度。前年畢業于長春大學的王澤東一畢業就進了一家企業實習,一年半的時間換了四五個實習的企業,都是干夠了實習期就走。他說自己是有目的的換單位,從剛畢業進國企,到后來去私企、合資企業等,每個實習單位的性質不同,工作起來接觸的人和事也不同,通過實習中的實踐感受,他最終確定了自己以后的工作規劃,選定了一家私企。“因為我在實習的過程中發現私企的制度更靈活,對年輕人的接納更強,我在這樣的單位里可以如魚得水,干得更快樂。”王澤東說,現在像他一樣的大學生就業觀念已經跟以往不同,90后的大學生因為大多經濟上沒有太大壓力,觀念上更自主,向往自由,求職就業更灑脫,“找個鐵飯碗”的想法在他們心中沒有那么大的份量。不過王澤東也說,因為新潮的觀念和個性的張揚,跳槽率高成了90后職場的特點。“一個良好的心態是像我一樣‘慢就業’的大學生的必需品。因為如果不是有確切目標的話,經常性換工作會給大學生求職者帶來一些消極影響,比如換工作成為一種習慣,或者因多次實習沒有心儀的工作崗位,可能會引發對工作的排斥等問題。”
大學畢業后給自己放個假,這兩年來成為年輕人的新風尚。大學畢業時間自由,人也不受課業約束,于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來一次難忘的畢業旅行。“至于工作,等游玩回來再找也不遲。”正在和室友籌劃畢業旅行的李安說。李安是吉林大學的一名大四學生,從初中、高中到大學這幾年一直課業繁重,沒法抽身旅行。“都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旅行途中的見聞一方面是增長閱歷,另一方面又能增長見識。畢業后直接就開始工作恐怕就更不能有大把時間用來旅行了,于是我們幾個同學商議畢業后來一次旅游,看遍各處風景再去工作。”記者詢問李安:“想要增長見識固然是好,但游玩一番過后工作機會還會有那么多嗎?如果真的因為一時的放松而錯過了合適的工作是否得不償失呢?”李安坦言,他們確實有過這樣的顧慮,也考慮過這樣的情況發生。“不過現在科技這么發達,只要有網絡,在手機上也一樣能關注工作機會。再說了,就算真錯過了好機會,我們還年輕,以后還會有更多時間工作,生活沒必要這么趕。”
對于社會上關于“慢就業”是啃老的說法,李安并不認同。“畢業后立刻就業是老觀念了。雖然學校、家長從小到大都這么灌輸給我們,但誰說我們不能有自己的想法,不能走另外一條路?”他說,以前的大學畢業生可能需要盡快工作養家糊口。不過他們這代人大多是獨生子女,經濟壓力不那么大,再加上90后大學生思想觀念更開放和活躍,更有自己的主見,大部分人對未來發展都有著切合實際的、理性的考慮,并不盲從家人的安排,也不太能接受一成不變、朝九晚五的生活。
“慢就業”現象不僅表現為因為主客觀原因延遲就業,逃避求職就業也是部分大學生“慢就業”的特點之一。參加過幾次招聘會后,劉金偉屢屢碰壁,沒有找到心儀的工作,這對剛畢業的他來說是個不小的打擊。于是他干脆放棄自己找工作的念頭,改靠父母幫忙安排,最終進了一家企業工作。劉金偉說,身邊有他這樣想法的同學不在少數,其中一部分還有父母的支持,就像以前安排孩子求學一樣,家長繼續操心安排他們的工作,務必要幫他們找到一個家長眼中的好工作。針對大學生求職“慢就業”現象,從事多年輔導大學生就業創業的吉林大學創新創業教育學院趙軍認為,如今90后大學生求職方式和觀念的多元化發展,使得大學生的擇業標準更加廣泛,對待找工作的態度會更隨性一些,他們心目中好工作的標準已與以前不同,他們更注重工作是否快樂、舒心。現在很多時候不是大學生挑剔工作,而是一些家長對90后就業觀念不認同,他們堅持自己的想法,幫助孩子擇業,這種做法其實對大學生就業過程中的自我成長和以后職場的長遠競爭力有著不太積極的影響。大學生們應該與父母長輩對就業想法進行溝通,樹立良好的就業觀,擺正心態完成就業。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