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試幾乎對每個參與者都很重要,幾乎每個人都可能體驗到緊張的情感,這是正常現象。誰也不想在這最后一搏中敗下陣來,讓自己的努力付諸東流。那么在這關鍵的時刻,誰能把握好自己的心態,誰就能順利通過復試,在考研大戰中勝出。“大風大浪都過來了,小河溝里怎么能翻船?”可是,如果在面試的過程中過于緊張,或者過于看重結果,對自己不夠自信等,都可能會使自己不能正常發揮。
復試過程中過于緊張焦慮
我們平常可能都有這樣的體會,如果讓你上臺演講,事先在臺下練習了幾十遍,爛熟于心了,走上臺后便意定神凝,落落大方;如果你事先一點準備沒有,讓你到臺上面對數百觀眾演講,你手心不出虛汗恐怕是假的。
從初試結束到復試也就短短一兩個月的時間,這段時間還有一個春節假期要拋開,一些招聘會也不能不光顧,如果有好的面試機會也都不想放過,這樣用來為復試準備的有效時間就很有限了。所以要想從從容容地通過復試,以免出現過多的焦慮和緊張,那就積極動起來,利用一切能用的時間和機會進行準備。
動機過強,太過于看重結果
研究表明,動機與成績成倒U曲線,如果缺乏動機或動機太強都不利于復試中的正常發揮。越看重成績,越擔心成績不好,反而會抑制自己的正常發揮。
瓦倫達效應告訴我們,越是擔心失敗可能越會失敗。如果你越看重成績的好壞,往往結果越不會得到好成績。因此,你是關注整個復試的過程還是注重復試的結果,對你的心態影響很大,你的心態又直接決定你的行為。聰明的你該怎么做,知道了嗎?
以平常心對待考試過程中的焦慮
焦慮主要是生理層面的內容,絕不會因人欲擺脫它的心理愿望而消失。通常是,焦慮給我們帶來不快,所以我們希望能擺脫它,但是你越想擺脫它,你也就在它身上加注了越多的注意力,生理層面的內容的典型特點便是:個體給它的注意力越多,它在個體的身上便越顯著。一句話,你越想擺脫焦慮,你也就會越焦慮,而越焦慮,你便越想擺脫它,結果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斬斷這個惡性循環的唯一辦法便是由它去罷。一旦你不再注意身上的焦慮,焦慮狀態便會自然而然地消失了。
其實在重要的事情之前出現一定的焦慮是好事情,研究表明只有適度的焦慮才能最大程度地發揮你的潛能,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一般來說,考試前的適度緊張是必要的,它可以提高學習效率,有利于考試的臨場發揮。換言之,中等程度的焦慮水平,在考試的時候發揮最好;對考試完全無所謂或過度焦慮,臨場發揮都不會理想,過度緊張還容易導致身體不適,甚至“考砸了”。
由于復試是研究生入學考試的最后一個環節,幾乎每一個通過初試的人都會很緊張復試,誰也不想在這最后一搏中敗下陣。那么在這關鍵的時刻,誰能把把握好自己的心態,誰就能順利通過復試,在考研中勝出。借用德國作家歌德的一句話,目標越接近,困難越增加,但愿每一個人都像星星一樣從容地沿著既定的目標走完自己的路程。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