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個別理工科院校之外,幾乎在所有高校都開設有中文系這個專業。中文系下的漢語言文學、中國文學、漢語言、古典文獻學、應用語言學、對外漢語、漢語國際教育等,在不同的高校之間中文系的專業也不盡相同。這些專業的同學在考研擇校時,選擇非常多。眾所周知,國內較好的中文系院校有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復旦大學、南開大學、廈門大學、武漢大學等。隨著北師大校友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當代文學一些大家駐校擔任北師大文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比如嚴歌苓、余華、蘇童、遲子建等,北師大文學院成為了中文系眾多考研學子的首選。那么,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總結一些關于報考北師大中文系的一些小常識。
不提供參考書目,但可以有推薦書目
自2016年考研起,北師大文學類考研不再提供參考書目。這對于非北師大本校的考生來說,無疑是個很大的挑戰。因為文學類涉及書目非常多,不但書目多,而且書目的版本也非常多。在這樣的情況下,其實不必驚慌失措,所有考生都處于同一起跑線。對于2017備考的同學來說,2016年以前的參考書目是備考必須準備的,也是重點書目,一共12本。分別是《中國文學史》高等教育出版社(四卷本)、《中國現代文學史》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新中國文學史》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上、下冊)、《文學理論新編》北京師范大學出版、《中國古代文論教程高》高等教育出版社、《外國文學史(西方卷)》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東方文學史通論》高等教育出版社、《宏觀比較文學講演錄》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此外,《古代文學史(三卷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比較文學學科新論》王向遠著,這些書須補充加看。在沒有參考書目的情況下,熟讀以上書籍,可以在考試中游刃有余。
名著閱讀量不夠大,也能有妙招補上
文學類考研,僅僅只是掌握文學史教材和文學理論是不夠的。所有文學的根源都是作品,回歸原著,對作品仔細解讀,才是王道。在考研這樣的選拔性考試中,更多得以體現。但是,中外名著很多,我們如何在考研備考期快速惡補,提升閱讀量呢?建議可以在閱讀教材課本時,遇到凡是自己沒有讀過、沒有聽說過的作品,記錄在自己的筆記本上,回歸到“百度百科”做個大概了解,至少有個對這部作品的故事梗概、藝術成就、文學史意義等有個印象。這樣,在考場上不會出現空白頁。其實,考研成功的同學,并不是所有原著都閱讀過,也不是所有知識點都知道。要知道,考研是選拔性考試,在考場上的最佳狀態是:沒有不會做的題,只有不太會做的題。換句話說,你的答題卡比別人的稍微優秀一點點,你就已經在這場選拔性的考試中勝出了。
文學創作方向雙導師,圓了你的作家夢
中文系的同學,或多或少都患有“文學病”,都喜歡在喜怒哀樂的時候,隨意抒發一下自己的小感慨,這是一個作家的一種潛在狀態,古代文學理論家韓愈的著名論著“氣盛言宜”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對于中文系考研的同學來說,自己的研究生生活不但能獲得學歷,而且距離作家夢近一些,那是多么美好。在全國設立文學創作專業方向碩士點的院校少之又少。北師大從2015年開設文學創作專業,與南京大學不同,北師大的文學創作方向實行雙導師制度。研究生學習階段會有兩位導師,由北師大校內導師和文學界著名作家構成。其中,中國籍首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擔任國際寫作中心主任,文學界著名作家嚴歌苓、余華、蘇童、遲子建等也加入導師行列。雙導師制,理論知識和創作實踐相結合,幫你圓作家夢。
了解以上這些報考北師大中文系的小常識,相信你會對報考院校多一份了解,考研成功也多一個籌碼。祝愿小伙伴們如愿所盼,金榜題名!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