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基本信息
辦公電話:010-51685552電子郵件:cyfwang@bjtu.edu.cn
通訊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上園村3號土木工程樓233辦公室郵編:100044
教育背景與工作經歷
2011年12月19日被聘任為最高人民檢察院特約檢察院。
2009年12月至今任九三學社中央參政議政部副部長、副巡視員,北京交通大學土木建筑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經管學院碩士生導師。
2007年1月至二零零九年十二月北京交通大學發展規劃處處長,高等教育研究所常務副所長,教授、博士導師。其間:2005年7月至2006年7月任北京市交通委員會主任助理。
2004年12月至2007年1月北京交通大學學科建設與條件裝備處,處長,教授、博士導師。
1999年1月至2004年12月北京交通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教授、博士導師。
2002年7月至2002年8月參加聯合國開發署(UNDP)在印度尼西亞舉辦的結構可持續安全設計研討班。
2001年12月至2002年3月獲德意志學術交流中心(DAAD)獎學金,在德國Hannover大學與P.Wriggers教授(國際計算力學雜志主編,國際工程數值方法雜志副主編)合作從事計算結構動力學方面的研究。
1994年4月至1999年3月在北方交通大學土木建筑學院工作,主要從事橋梁車輛系統動力學、鋼管混凝土構件動力性能、薄壁鋼構件的動靜力分析、鋼—混凝土組合梁、板殼的動力響應等方面的研究。其中,1996年獲得國家教育委員會首批出國留學基金資助,作為高級訪問學者于1997年8月至1998年2月在美國Duke大學(1997年在全美大學排名第三位)土木與環境工程系進行訪問與合作研究,與美國土木工程學會金屬結構分委會柔性構件委員會主席J.F.Wilson教授、T.A.Laursen教授合作,進行多跨曲線橋在瞬態荷載作用下的動力學問題及大變形下摩擦接觸熱動力學問題的有限元分析方面的研究工作。其工作受到美國方面合作教授的高度評價,DUKE大學的“國際之家新聞”、“土木與環境工程系新聞簡報”分別對他的工作進行了報道。
1993年參加由英國皇家哲學學會和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聯合舉辦的“SummerSchoolofPhilosophy(暑期哲學學院)”,學習現代認識論,得到上述雙方頒發的具有國際認證的證書。
1992年4月開始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固體力學所做博士后,主要從事復合材料應力波傳播、復合材料高階非線性理論、直升機復合材料槳葉氣動彈性響應的研究。
1989年3月考取哈爾濱建筑工程學院結構工程系博士生。研究組合結構、邊界元方法。1992年3月完成博士論文:非線性大變形與薄板大撓度彎曲的邊界元法,獲博士學位。
1985年9月考入哈爾濱建筑工程學院結構工程系,攻讀碩士學位。1988年8月獲碩士學位,畢業論文的題目是:鋼管組合柱剛度折減系數的研究。
1985年于哈爾濱建筑工程學院結構工程系畢業,獲學士學位,畢業論文的題目是:斜拉橋式大跨度體育館設計。
研究方向(順序不分先后)
建筑結構
土木工程防災減災
招生專業
土木工程博士
土木工程碩士
科研項目
主持國家、部委高水平項目50余項。其中:
自然科學方面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FRP約束損傷混凝土非線性材料阻尼研究”;
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鋼管混凝土應力相關非線性材料阻尼研究”;
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徐變對鋼管混凝土拱橋抗震性能影響研究”;
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芳綸復合材料約束高強鋼筋混凝土柱變形性能的研究”;
5.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國家優秀青年教師基金項目“非線性摩擦——接觸的熱機械相互作用的能量守恒算法”;
6.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項目“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全壽命周期數字化監測技術研究”;
7.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項目“既有建筑性能的綜合評定技術研究”;
8.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項目“山區鄉村建筑防洪與減災技術研發”;
9.國家新世紀優秀人才項目“復合材料約束混凝土的徐變性能研究”;
10.教育部科技研究重點項目“高性能鋼管混凝土構件徐變的研究”;
11.教育部博士點基金項目“高強鋼管混凝土構件徐變性能的研究”;
12.國家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基金項目“多跨曲線梁橋--車輛系統動力學”;
13.“十二五”交通運輸重大科技專項“多災害作用下特大跨徑橋梁適宜結構體系、關鍵結構與原型設計研究”
14.交通運輸部科技項目“特大型橋梁綜合防災減災理論與方法研究”
15.交通運輸部科技項目“震后公路橋隧快速檢測評估及應急保通技術研究”;
16.交通部西部科技重點項目“混凝土橋梁耐久性與徐變長期性能研究”;
17.交通部西部科技重點項目“震后橋梁評價及加固技術研究”;
18.交通部西部科技重點項目“鋼-混凝土組合(箱)梁橋建設成套技術研究”;
19.交通部西部科技重點項目“波紋鋼腹板橋梁靜動力性能研究”;
20.交通部西部科技項目“橋梁抗震評價及加固技術研究”;
21.鐵道部科技基金重點項目“新型復合材料在鐵路橋梁加固中的應用”;
22.鐵道部科技基金項目“鋼管混凝土徐變的研究”;
23.北京市科委重大項目“地鐵車站結構健康監測新技術研究及應用”;
24.山東省交通廳項目“芳綸復合材料在公路橋梁加固中的應用”;
25.內蒙古交通廳項目“復合材料加固公路橋梁綜合性能研究”;
26.中科院非線形連續介質力學開放實驗室基金項目“非線形摩擦接觸熱--機械相互作用的有限元分析”;
27.北方交大校基金項目“鋼管混凝土構件應力波的傳播”與“曲線梁橋在車輛荷載下的動力響應”;
28.此外,參加過美國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和LIVERMORE國家實驗室資助的項目“非線性摩擦接觸問題的有限元分析”、美國交通部項目“多跨曲線橋在瞬態荷載作用下的動力學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空間變異地震場長大橋梁延性抗震性能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鋼筋混凝土復合受力下板桁模型理論研究”、國家“九•五”科技攻關項目“高速鐵路中小跨度橋梁橋式合理布置及合理結構的研究”、國家“八•五”科技攻關項目“復合材料升機槳葉氣動彈性響應”、等國家、部委級項目。
管理科學方面
1.國家“十二五科技支撐”項目“建筑節能評估方法和指標體系研究”
2.國家“十二五科技支撐”項目“城市社區綠色建筑規劃建設與社會人文需求關系的評估系統研究”
3.國家“十二五科技支撐”項目“國內外綠色建筑評價標準比較研究”
4.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項目“既有建筑加固改造綜合評定技術研究”;
5.國家“十五”科技攻關重大項目“小城鎮交通規劃及安全管理研究”;
6.建設部項目“適應綠色建筑發展的政策法規制修訂研究”
7.建設部項目“氣候變化對工程建設標準的影響研究”;
8.建設部項目“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標準對國民經濟與社會影響研究”;
9.建設部項目“編制國家標準《城市軌道交通基本術語標準》”;
10.建設部項目“投資評價信息系統可行性研究”;
11.國家電監會項目“電力行業從業人員資質管理體系研究”;
12.國家電監會項目“電工進網作業許可證及管理的研究”;
13.國家電監會項目“電工進網作業許可證考試內容的研究”;
14.國家電力公司戰略發展項目“鐵路改革對電力改革的借鑒與啟示”;
15.北京市市政管委項目“十二五”時期信息化城市管理發展規劃研究及實施研究;
16.遼寧省建設廳技術服務項目”遼寧省低碳與綠色建筑產業規劃與技術發展戰略”;
17.北京市軌道建設管理公司項目“建設技術標準對降低地鐵造價的研究”;
18.北方交通大學校基金項目“北京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的政府宏觀管理問題”;
19.遼河油田勘探局戰略發展項目“遼河油田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研究”;
20.柳州地區交通局戰略發展項目“柳州地區交通與物流管理”;
21.橫向課題“幾類特殊城市城市經營與管理研究”;
22.橫向課題“工程建設進度控制、投資控制、質量控制的關系研究”。
教學工作
1、針對目前高校理工科學生素質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種新的文化素質教育的理論。指出科學、技術、工程不但影響人類的物質世界,而且影響人類的精神世界,科學、技術、工程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開展科學、技術、工程的文化內涵──科學、技術、工程的歷史、人物、社會學、倫理學、未來學、美學、哲學教育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文化知識、文化素質,更重要的是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科學、技術、工程知識的興趣,培養他們的科學精神,提高他們的創造力。并根據此理論主講了兩門全校本科生的新型選修課“科技、工程與文化”、“計算機、因特網的歷史與文化”。這方面的研究取得較為可喜的成果,已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Proceedingsof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21stcenturyeducationincivilandstructuralengineering》、《創新教育與創新人才培養》一書、《光明日報》、《鐵路高等教育》上發表10篇教育研究的論文。其中“工程歷史、工程事故與工程教育”一文分獲1999年中國鐵道學會、鐵路高教研究會優秀論文二等獎、一等獎,而“土木工程的文化內涵教育”獲1999年鐵路高教研究會優秀論文二等獎。2000年獲北京交通大學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2、主持北京交通大學新世紀研究生培養方案的制定和實施工作。在分析新世紀經濟與社會以及科技發展的形勢,總結研究生教育的規律的基礎上,根據學校發展要求,研究和制定了旨在培養研究生創新與實踐能力、全面提高研究生德智體美素質的新培養方案,經過四年教學實踐,取得良好效果。2004年獲北京交通大學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3、截止到2009年9月,共指導博士后、博士、碩士研究生、工程碩士、工商管理研究生90余名。先后給幾屆博士研究生、外國留學生、碩士研究生、本科生開設了“變分原理及有限元法”、“結構穩定理論”、“混凝土結構力學”、“高等結構力學(英文)”和“高等鋼筋混凝土結構(英文)”、“鋼管混凝土結構”、“高等鋼結構”等專業課,給多屆本科生開設了專業必修課“結構設計原理”,并指導課程設計。
4、一九九八年,首次在北方交通大學開設新型文化素質全校選修課“科學、技術、工程與文化”、“計算機的歷史與文化”,取得良好效果、受到學生們的高度評價。
學術成果
期刊論文
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其中被SCI檢索40篇。2篇評論文章在Nature上發表,一篇發表在能源類1區影響因子的雜志Renewable&SustainableEnergyReviews上,一篇發表在土木工程領域影響因子最高的雜志Computer-AidedCivilandInfrastructureEngineering上。
撰寫反映青年知識分子工作與生活的長篇小說三部,其中《心役--心靈的苦役》1995年華夏出版社出版,《而立之年》2001年華藝出版社出版,2014年由華藝出版社出版個人詩集《風雨中的號角》。在《人民日報》、新加坡《聯合早報》和《環球時報》等國內外媒體上發表評論文章110余篇。
SCI論文:
41.YishuoMa,YuanfengWang.Creepinfluenceonstructuraldynamicreliability.EngineeringStructures.2015,99:1-8
40.DianjieZhang,YishuoMa,YuangfengWang.Compressivebehaviorofconcretefilledsteeltubularcolumnssubjectedtolong-termloading.Thin-WalledStructures.2015,89:205-211.
39.HuidongZhang,YuanfengWang,QinghuaHan.NonlinearMaterialLossFactorsofSingle-LayerLatticedDomesSubjectedtoEarthquakeGroundMotions.JournalofStructuralEngineering.2014,8.
38.YaoZhou,DanMeng,YuanfengWang.Finite-ElementSimulationofHydrationandCreepofEarly-AgeConcreteMaterials.JournalofMaterialsinCivilEngineering.2014,6.
37.XiaoranLi,YuanfengWang,LiSu.DampingDeterminationofFRP-confinedReinforcedConcreteColumns.ComputersandConcrete.2014,7.
36.Yuan-FengWang&Hui-BingXie.Funding:ReassessChineseresearchawards.Nature(IF:38.597).511,31(03July2014).
35.Xie,H.,Wang,Y.,andLi,Z(2014).ConditionAssessmentofExistingRCHighwayBridgesinChina
BasedonSIE2011.JournalofBridgeEngineering,10.1061/(ASCE)BE.1943-5592.0000633,04014053.
34.Yuan-FengWang&Yu-RongZhangClimatechange:ChinamustpublicizeitsemissionsreportsNature(IF:38.597)507,169(13March2014).
33.YuhuaPan,YuanfengWangIterativemethodforexponentialdampingidentificationComputer-AidedCivilandInfrastructureEngineering(IF:4.46)2014,1.
32.YuanfengWang,YuhuaPan,JieWen,LiSuMaterialdampingevaluationofframesmadeofdifferentmaterialsMaterialsResearchInnovations2013,12.
31.YuanfengWang,YuhuaPan,JieWen,LiSu,ShengqiMeiInfluenceofsomekeyfactorsonmaterialdampingofsteelbeamsStructuralEngineeringandMechanics2014,49(3):285-296.
30.PengfeiLi,YuanfengWang,BaodongLiu,LiSuDampingpropertiesofhighwaybridgesinChinaJournalofBridgeEngineeringDoi:10.1061/(ASCE)BE.1943-5592.0000578.
29.YuanfengWang,XiaoranLiNon-lineardampingofFRP-confineddamagedreinforcedconcretecolumnsEngineeringStructures2013,57:289-295.
28.YuanfengWang,KepingLi,PengfeiZhang,YurongZhangTransportenergyconsumptionandsavinginChinaRenewable&SustainableEnergyReviews(IF:5.627,5yearIF:6.577)2014,29:641-655.
27.YurongZhang,YuanfengWangBarriers'andPolicies'analysisofChina'sbuildingenergyefficiencyEnergyPolicy(IF:2.743)2013,62:768-773.
26.YuhuaPan,YuanfengWangFrequency-domainanalysisofexponentiallydampedlinearsystemsJournalofSoundandVibration2013,332(7):1754-1765.
25.BingHan,Yuan-fengWang,QianWangandDian-jieZhangCreepanalysisofCFTcolumnssubjectedtoeccentriccompressionloads.ComputersandConcrete2013,11(4),291-304.
24.YuanfengWang,YiShuoMa,BingHan,andSiyiDengTemperatureeffectoncreepbehaviourofCFSTarchbridges.JournalofBridgeEngineering2013,18(12):1395-1405.
23.YiShuoMa,YuanfengWangCreepeffectsonthereliabilityofaconcretefilledsteeltubearchbridge.JournalofBridgeEngineering2013,18(10),1095–1104.
22.HuidongZhang,YuanfengWangEnergy-basednumericalevaluationforseismicperformanceofahigh-risesteelbuilding.SteelandCompositeStructures2012,13(6):501-519.
21.YiShuoMa,YuanfengWangCreepofAFRPconfinedhigh-strengthconcretecolumnsunderlow-levelstress.AdvancesinStructuralEngineering,2012,15(2):205-216.
20.YishuoMa,YuanfengWangCreepofhighstrengthconcretefilledsteeltubecolumnsThin-WalledStructures2012,53:91-98.
19.MinghuiLiu,YuanfengWangDamageConstitutiveModelofFlyAshConcreteunderFreeze-ThawCyclesJournalofmaterialsinCivilEngineering2012,24(9):1165-1174.
18.JianCao,YuanfengWang,KepingLi,YishuoMaModelingtheDiffusionofChlorideIoninConcreteUsingCellularAutomatonJournalofmaterialsinCivilEngineering2012,24(6):783-788.
17.YuanfengWang,KepingLi,PengfeiZhangOscillationinEvolutionofCooperationforAddressingClimateChangeCommunicationsinTheoreticalPhysics2011,55(5):760-764.
16.Han-liangWu,YuanfengWang,Yi-shuoMaReinforcedhigh-strengthconcretesquarecolumnsconfinedbyaramidFRPjackets.partII:modelingSteel&CompositeStructures2011,11(4):325-340.
15.YuanfengWang,YiShuoMa,HanliangWuReinforcedhigh-strengthconcretesquarecolumnsconfinedbyaramidFRPjackets.partI:experimentalstudySteel&CompositeStructures2011,11(6):455-467.
14.YuanfengWang,HanliangWuSizeEffectofConcreteShortColumnsConfinedwithAramidFRPJacketsJournalofCompositesforConstruction2011,15(4):535-544.
13.YuanfengWang,YiShuoMaCreepofFRP-wrappedconcretecolumnswithorwithoutflyashunderaxialloadConstructionandBuildingMaterials2011,25(2):697-704.
12.YiShuoMa,YuanfengWangCreepeffectsondynamicbehaviorofconcretefilledsteeltubearchbridgeStructuralEngineeringandMechanics2011,37(3):55-65.
11.DianjieZhang,YuanfengWang,YiShuoMaCompressivebehaviourofFRP-confinedsquareconcretecolumnsaftercreepEngineeringStructures2010,32(8):1957-1963.
10.YuanfengWang,HanliangWuExperimentalInvestigationonSquareHigh-StrengthConcreteShortColumnsConfinedwithAFRPSheetsJournalofCompositesforConstruction2010,14(3):346-351.
9.YuanfengWang,HanliangWuExperimentalstudyonreinforcedhigh-strengthconcreteshortcolumnsconfinedwithAFRPsheetsSteelandCompositeStructures2010,10(6):501-516.
8.YuanfengWang,DianjieZhangCreepeffectonmechanicalbehaviorofconcreteconfinedbyFRPunderAxialCompressionJournalofEngineeringMechanics2009,135(11):1315-1322.
7.HanliangWu,YuanfengWangExperimentalandComputationalStudiesonHigh-StrengthConcreteCircularColumnsConfinedbyAramidFiber-ReinforcedPolymerSheetsJournalofCompositesforConstruction2009,13(2):125-134.
6.HanliangWu,YuanfengWangAmulti-scalecomputationalmodelforconcretecylindersInternationalJournalofTerraspaceScienceandEngineering2009,2(1):1943-1955.
5.YuanfengWang,BingHan,JinshengDu,KeweiLiuCreepAnalysisofConcreteFilledSteelTubeArchBridgeJournalofStructuralEngineeringandMechanics2007,27(6):1-12.
4.BingHan,YuanfengWangAge-adjustedEffectiveModulusMethodforCreepofHighperformanceConcreteKeyEngineeringMaterial2006,302,1331-1337.
3.BingHan,YuanfengWangLongTermLoad-CarryingCapacityofEccentricallyCompressedConcreteFilledSteelTubularMembersKeyEngineeringMaterial2006,302,693-699.
2.JunpingPu,YuanfengWangContactPositionControllingforTwo-DimensionalMotionBodiesbyBoundaryElementMethodJournalofMineralMetallueryandMaterials2002,(9):138-144.
1.WilsonJF,YuanfengWangResponseofNear-OptimalContinuousHorizontallyCurvedBeamstoTransitLoadsJournalofSoundandVibration1999,222(4),565-578.
EI檢索論文及其他:
46.潘玉華,王元豐復阻尼結構動力方程的高斯精細時程積分法(EI檢索)工程力學2012,29(2):16-20.
45.潘玉華,王元豐結構動力方程的高斯精細時程積分法(EI檢索)計算力學學報2011,(4):517-522,529.
44.王元豐,鐘銘,潘玉華鋼筋混凝土柱低周疲勞損傷后的阻尼性能試驗(EI檢索)中國公路學報2011,24(5):32-39.
43.韓冰,鐘銘,王元豐鋼筋混凝土柱低周疲勞損傷后的靜力性能試驗(EI檢索)中國公路學報2011,24(2):62-69.42.XieHuibing,WangYuanfeng,LiuMinghuiInfluencesofClimateChangeonReliabilityofBridgeSuperstructure(EI,ISTP檢索)AdvancesinStructuralEngineeringJune,2011,1549-1555.
41.劉明輝,王元豐干燥養護下粉煤灰混凝土彈性模量隨齡期發展研究(EI檢索)北京工業大學學報2011,37(sup.1):103-107.
40.劉明輝,王元豐,韓冰Five-phasespheremodelforelasticmodulusofconcrete-filledsteeltubewithage(EI檢索)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2011,43(sup.2):282-285.
39.李笑然,王元豐,鐘銘吳寒亮基于Opensees的鋼筋混凝土橋墩抗震性能分析(EI檢索)華中科技大學學報2011,39(8):49-52.
38.劉明輝,王元豐凍融循環下粉煤灰混凝土彈性模量損傷預測模型(EI檢索)土木工程學報2011,44(sup.):66-70.
37.曹健,王元豐硫酸鹽侵蝕混凝土軸心受壓構件徐變分析(EI檢索)建筑材料學報2011,14(4):459-464.
36.王全錄,劉保東,楊成棟,馮麗,王元豐回填施工對覆土波紋鋼板拱橋受力性能的影響(EI檢索)交通運輸工程學報2011,11(3):22-28.
35.張電杰,王元豐鋼管混凝土軸心受壓短柱徐變模型研究(EI檢索)土木工程學報2010,43(Z):1-6
34.潘玉華,王元豐含復阻尼振動系統的逐步積分法穩定性研究(EI檢索)土木工程學報2010,43:502-507.
33.張輝東王元豐復阻尼模型結構地震時程響應研究(EI檢索)工程力學2010,27(1):109-115.
32.張輝東,周穎,王元豐基于復阻尼理論的流固耦合地震時程響應研究(EI檢索)振動與沖擊2010,29(6);194-198.
31.張輝東,王元豐一種精確的結構損傷程度估計方法(EI檢索)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10,34(3):584-586.
30.王元豐,文捷,潘玉華鋼管混凝土軸壓構件耗能計算及單位體積耗能公式建立(EI檢索)振動與沖擊2010,29(4):12-16
29.王元豐,韓冰極端氣候條件對橋梁安全性影響分析(EI檢索)土木工程學報2009,42(3):76-80.
28.王元豐,李鵬材料阻尼對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動力響應影響分析(EI檢索)土木工程學報2008,41(11):39-43
27.文捷,王元豐素混凝土軸壓構件單位體積材料耗能公式建立(EI檢索)土木工程學報2008,41(2):77-80
26.田坤,李鵬,王元豐結構等效復阻尼模型對鋼梁及鋼框架結構動力響應影響分析(EI檢索)振動與沖擊2008,27(7):118-121
25.文捷,王元豐素混凝土軸壓構件單位體積材料耗能公式建立(EI檢索)北京交通大學學報2008,32(1):79-32
24.ZhangHui-Dong,WangYuanFengSeismictimehistoryandnonlinearanalysisoflarge-scalepowerhousestructure(ISTP檢索)14thWorldConferenceonEarthquakeEngineering,Beijing2008,14:00-05
23.WangYuanfeng,Hanbing,ZhangDianjieAdvancesinCreepofConcreteFilledSteelTubeMembersandStructures(ISTP檢索)CONCREEP8,Pub.byTaylor&FrancisGroup,Japan2008,595-600
22.韓冰,王元豐鋼管混凝土軸心受壓構件承載力徐變影響系數回歸分析(EI檢索)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2007,39(Z2):506-509
21.文捷,王元豐鋼筋混凝土軸壓構件材料阻尼計算及應用公式(EI檢索)振動與沖擊2007,26(6):14-16
20.李鵬,王元豐黏性阻尼與復阻尼對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地震響應影響的分析(EI檢索)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2007,27(3):54-57
19.張輝東,王日宣,王元豐大型水電站廠房結構地震時程響應非線性數值模擬(EI檢索)水力發電學報2007,26(4):96-102
18.周耀,王元豐考慮徐變的鋼管混凝土拱橋動力分析(2006全國土木、水利學科博士論壇優秀論文)(EI檢索)大連理工大學學報2006,46(z1),82-87
17.WangYuanfeng,LeiYang,HanBingCreepAnalysisofAxiallyCompressedHigh-strengthConcreteFilledSteelTubularColumns(EI檢索)Proceedingsof8thASCCS,Harbin2006,196-201
16.WangYuanfeng,WenJieAdvancesinStudyonDynamicBehaviorofConcrete-FilledSteelTube(EI檢索)Proceedingsof8thASCCS,Harbin2006,748-753
15.余流,王鐵成,王元豐抗震設計中鋼筋混凝土柱纖維布加固量的分析(EI檢索)天津大學學報2005,38(9):806-810
14.王元豐,儲德文精細時程積分法在地震響應分析中的應用(EI檢索)土木工程學報2004,37(1):20-23
13.郭薇薇,王元豐,韓冰鋼管混凝土大偏心受壓構件的徐變分析(EI檢索)工程力學2003,20(1):90-95
12.王元豐,儲德文結構動力方程的精細與差分耦合時程積分法(EI檢索)固體力學學報2003,24(4):469-474
11.儲德文,王元豐結構動力方程的振型分解精細積分法(EI檢索)鐵道學報2003,25(6):89-92
10.WangYuanfeng,HanBingStudyoncharacteristicsoftransportationICTTS’2002PublishedbyASCE2002.941-946
9.儲德文,王元豐精細直接積分積分方法選擇(EI檢索)工程力學2002,19(6):115-119
8.蒲軍平,劉巖,王元豐,趙成剛基于精細時程積分的的結構動力響應降維分析(EI檢索)清華大學學報2002,12(42):1681-1683
7.王元豐,蒲軍平,姚振漢子域邊界元法分析摩擦接觸閉合裂紋問題(EI檢索)固體力學學報2002,23:114-148
6.王元豐,儲德文結構動力方程的精細與差分耦合時程積分法(EI檢索)固體力學學報2002,24(4):469-474
5.韓冰,王元豐鋼管混凝土小偏心受壓構件的徐變分析(EI檢索)工程力學2001,18(6):110-116,133
4.王元豐,韓冰鋼管混凝土軸心受壓構件的徐變分析(EI檢索)中國公路學報2000,13(2):57-60
3.王元豐,許士杰橋梁在車輛作用下空間動力響應的研究(EI檢索)中國公路學報2000,13(4):37-41
2.王元豐,JFWILSON多跨連續曲線梁在移動荷載下的動力響應(EI檢索)土木工程學報1999,32(4):33-36
1.韓冰,王元豐鋼管混凝土軸心受壓短柱的徐變分析(EI檢索)鐵道學報1999,21(6):87-90.
報紙媒體文章:
116.如何看待美國經濟失速《環球時報》2015-05-21
115.在大學營造創客文化《環球時報》2015-05-07
114.中國依法治教要有新局面新加坡《聯合早報》2015-05-06
113.制度化是民主黨派參與協商民主的重點《光明日報》約稿文章2015-05-04
112.美國不要再“搞砸了”新加坡《聯合早報》2015-04-27
111.世界秩序失調的根本原因新加坡《聯合早報》2015-04-02
110.“優化科技資源配置”是“提高創新效率”的關鍵求是網訪談2015-03-13
109.柴靜寫出了中國的《寂靜的春天》嗎?新加坡《聯合早報》2015-03-09
108.學界應抵制“垃圾國際會議”《環球時報》2015-03-04
107.應設新的達沃斯論壇——“世界創新論壇”新加坡《聯合早報》2015-02-23
106.科技項目:政府不再直管,更需做好監管《光明日報》2015-02-02
105.世界經濟今年還飄著烏云新加坡《聯合早報》2015-01-12
104.應充分總結“APEC藍天”的經驗《中國發展觀察》2014-12-25
103.如何破解產學“兩張皮”《光明日報》2014-12-23
102.中國科研的“軟問題”新加坡《聯合早報》2014-12-12
101.上大學不只是為找工作新加坡《聯合早報》2014-11-06
100.民主開始變質了新加坡《聯合早報》2014-10-29
99.安倍經濟學”注定不會成功新加坡《聯合早報》2014-10-14
98.為什么要關注西方貧富差距問題?新加坡《聯合早報》2014-09-08
97.西方貧富差距為何過大?新加坡《聯合早報》2014-08-25
96.如何看待“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國發展觀察》2014-08-16
95.將村鎮建筑抗震納入國家管理《環球時報》2014-08-06
94.約稿文章:參政議政工作呼喚“四有”《人民日報》2014-08-06
93.“經濟學帝國主義”該歇歇了新加坡《聯合早報》2014-06-23
92.“美國夢”真的破碎了嗎?新加坡《聯合早報》2014-06-10
91.中國人的普京情結新加坡《聯合早報》2014-05-24
90.環保投入難題亟待破解《環球時報》2014-05-14
89.美國教育是不是陷入危機?新加坡《聯合早報》2014-04-09
88.中國治霧霾不用30年,比西方快《環球時報》2014-04-09
87.中國須加強應對嚴重霧霾新加坡《聯合早報》2014-03-14
86.生態文明建設,地方不能缺位《人民日報》2014-02-12
85.中國MBA要提高含金量新加坡《聯合早報》2014-02-10
84.中國該怎樣避免與日本的戰爭新加坡《聯合早報》2014-01-29
83.大學應為職業教育放下身段《環球時報》2014-01-20
82.2014年世界經濟將走出危機嗎?新加坡《聯合早報》2014-01-17
81.重大交通事故銳減,好趨勢須保持《環球時報》2014-01-06
80.中國是當下最富改革活力的國家新加坡《聯合早報》2014-01-06
79.中國須下大決心治理霧霾新加坡《聯合早報》2013-12-23
78.嫦娥登月,中國的特殊大國使命《環球時報》2013-12-16
77.中國的科研是好還是差?新加坡《聯合早報》2013-12-02
76.治理大氣污染需要壯士斷腕《人民日報》2013-11-13
75.英國經濟向好值得深思新加坡《聯合早報》2013-10-24
74.政府“關門”與民主弊端新特征新加坡《聯合早報》2013-10-14
73.中國必須做好需求管理新加坡《聯合早報》2013-09-26
72.治理環境污染要給政府“加壓”《人民日報》2013-08-28
71.防高溫,更要防氣候變化《環球時報》2013-08-09
70.反思中國的財政性科技經費新加坡《聯合早報》2013-07-22
69.“中國夢”要面向全球規劃《環球時報》2013-07-16
68.對“中國夢”要有深的認識新加坡《聯合早報》2013-07-05
67.經濟高增長不是社會常態世界對于經濟發展和科技創新的迷思《環球時報》《中國發展觀察》2013-06-262013-07-08
66.中國生態文明建設教育不能缺位新加坡《聯合早報》2013-06-22
65.不要低估中國的創新潛能《環球時報》2013-06-06
64.要讓企業家對環保真“上心”《人民日報》2013-06-05
63.宗教治不了中國人的道德病《環球時報》2013-04-28
62.博導招不上學生,凸顯教育困境《環球時報》2013-04-16
61.給中國霧霾事件起名新加坡《聯合早報》2013-04-11
60.霧霾雖過災后評估別停《環球時報》2013-02-06
59.中國人對空氣污染的關注仍太小《環球時報》2013-01-31
58.2013年的世界將會怎樣新加坡《聯合早報》2013-01-21
57.減少城市內澇需修訂標準規范中央黨校《學習時報》2012-10-01
56.中國要走穩和平發展之路新加坡《聯合早報》2012-09-27
55.倫敦奧運后中國人當更自信《中國發展觀察》2012-09-10
54.北京暴雨當澆醒對氣候變化的漠視中央黨校《學習時報》2012-09-03
53.陷入困境的人類可持續發展新加坡《聯合早報》2012-08-23
52.中國學界仍“不忍”嚴懲剽竊《環球時報》2012-08-14
51.若機器替人類工作,怎么辦《環球時報》2012-07-23
50.中國價值觀的優勢新加坡《聯合早報》2012-06-22
49.中國工業化十年后將完成《環球時報》2012-06-19
48.技術進步不會引發教育革命《環球時報》2012-05-28
47.節能減排要充分發揮多種政策的作用《人民日報》2012-05-17
46.發展中美關系需要遠見卓識新加坡《聯合早報》2012-05-02
45.資本主義需要重塑其社會價值新加坡《聯合早報》2012-04-09
44.世界經濟復蘇光期盼是來不了的新加坡《聯合早報》2012-04-07
43.王元豐:世界經濟不會永遠增長,這是基本事實《環球時報》2012-04-06
42.“兩會”工作還可再創新《環球時報》2012-03-15
41.21世紀,呼喚世界級領袖《環球時報》2012-02-07
40.世界性貧富懸殊難以減緩(解決貧富分化,不能靠殺富劫富減富)《環球時報》2012-01-18
39.新的一年,全球治理難以令人期待新加坡《聯合早報》2012-01-18
38.透視“占領華爾街”運動背后的結癥新加坡《聯合早報》2011-10-28
37.王元豐:中國應有世界級科學獎《環球時報》2011-10-21
36.應高度關注中小學生健康問題《中國發展觀察》2011-09-29
35.世界怎樣才能通過合作走出困境新加坡《聯合早報》2011-09-28
34.正確認識企業在創新中的作用中央黨校《學習時報》2011-09-19
33.“中國精神”是“中國模式”的前提新加坡《聯合早報》2011-09-19
32.Westerncountriesshouldrethinkconsumerism《GlobalTimes》2011-09-02
31.西方應深刻反省享樂文化《環球時報》2011-08-31
30.西方社會應進行哲學高度的反思新加坡《聯合早報》2011-08-18
29.中國科技應為世界發展貢獻更大力量《科學時報》2011-06-14
28.依法治教任重而道遠《科學時報》2011-06-14
27.像辦孔子學院那樣促科技合作《環球時報》2011-05-20
26.單靠科技實現不了可持續發展《環球時報》2011-05-06
25.謹防教育改革“空心化”《科學時報》2011-05-06
24.頻發災害為應對氣候變化敲響警鐘《科學時報》2011-04-28
23.對中國科研應該有信心《環球時報》《人民日報海外版》轉載《科技導報》轉載2011-04-08
2011-04-142011年28卷13期
22.中國發展面臨土水氣三條“紅線”《科學時報》2011-03-30
21.“十一五”科技發展規劃執行情況值得深入總結《科學時報》2011-1-27
20.對我國博士生教育和科研發展的思考《學習時報》2011-1-11
19.中小學生課業壓力過大是迫切需要清除的頑疾《科學時報》2010-11-16
18.《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中幾個需要探討的問題《科學時報》2010-10-26
17.關注人類的發展問題應成為教育的長遠方向《科學時報》2010-9-13
16.科學發展挑戰人類科研能力《科學時報》2010-9-3
15.管理體制才是教育改革的重點《科學時報》2010-8-25
14.建設綠色北京大力發展綠色建筑《北京觀察》2010-5
13.新法實施影響深遠《中國能源報》2010-3-29
12.建筑業應對氣候變化任重而道遠中國土木工程學會2010-2-8
11.北京應全面應對氣候變化《北京觀察》2009-08
10.應對氣候變化開展綠色出行《北京觀察》2009-07
9.明確目標改革創新整合資源——關于制定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的建議《光明日報》2004-4-23
8.信息時代對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中國教育報》2001-02
7.創新人才培養的幾個關鍵問題《創新教育與創新人才培養》中國鐵道出版社2000-04
6.交通工程的內稟性研究《鐵道學報》2001-06
5.工程歷史、工程事故與工程教育《混凝土結構教學研究與探討》東北大學出版社2000-05
4.土木工程大學生的文化素質教育《鐵路高教研究》1999-02
3.CultureconnotationeducationofcivilengineeringProceedingsofintl.conferenceon21stcenturyeducationincivilandstructuralengineeringpublishedbyChinaArchitectureConstructionPress1999-05
2.計算機、因特網的現代性《自然辯證法研究》1999-02
1.開展科技、工程的文化內涵教育《光明日報》1998-08-12
著作譯著
1.王元豐,鋼管混凝土徐變,科學出版社,2006.
2.王元豐,AFRP約束混凝土柱性能理論,科學出版社,2011.
3.王元豐,鋼管混凝土徐變理論,科學出版社,2013.
軟件著作權
2013SRBJ0293交通基礎設施可持續發展性能評估系統V1.0
2013SRBJ0280既有建筑加固改造綜合評價及信息數據庫系統V1.0
2010SRBJ6491鐵路客運站綠色評價系統V1.0
2010SRBJ6487橋梁可持續發展性能評估系統V1.0
2013SRBJ0293交通基礎設施可持續發展性能評估系統V1.0
2013SRBJ0280既有建筑加固改造綜合評價及信息數據庫系統V1.0
2010SRBJ6491鐵路客運站綠色評價系統V1.0
2010SRBJ6487橋梁可持續發展性能評估系統V1.0
2010SRBJ6488既有建筑綜合評價軟件V1.0
2010SRBJ6489綠色建筑對比評估系統V1.0
2010SRBJ6490全壽命周期綠色住宅評估系統V1.0
2008SRBJ5435地鐵車站結構健康監測系統V1.0
獲獎與榮譽
2006年獲得各民主黨派無黨派工商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2006年被九三學社北京市委授予突出貢獻獎
2005年在九三學社建設60周年表彰活動中,被九三學社中央評為優秀社員
2004年入選教育部首批新世紀優秀人才
2002年獲德意志學術交流中心(DAAD)獎學金
2003年獲北京市科技進步三等獎(排六)
2002年分獲北京市科技進步三等獎(排一)
2001年被九三學社北京市委評為優秀社員
2000年獲北京交通大學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2004年獲北京交通大學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社會兼職
最高人民檢察院特約檢察員
北京市政協委員
九三學社中央委員會委員
九三學社中央教育文化委員會主任
九三學社中央參政議政中心特約研究員
聯合國開發署與中國政府南南合作專家委員會委員
九三學社中央參政議政部副部長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