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校畢業生有765萬人,創歷史新高,加上中職畢業生,僅這兩項新增就業人數達1200多萬。”5月6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人社部召開就業工作座談會時強調,必須把促進就業放在突出位置。
人社部隨后下發通知,強調要“千方百計采取措施,確保高校畢業生就業水平不低于去年”。
該通知還提出,針對今年壓力較大的形勢,及早對接教育部門和高校,做好畢業生離校前后的信息銜接和工作銜接,確保政策服務不斷線。抓緊部署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計劃,完善政策措施,將就業和創業更好結合起來,統籌推進大學生就業促進計劃和創業引領計劃。
中新網了解到,今年以來,包括北京、湖北、福建在內的多個省份已經出臺相關政策,為高校畢業生就業“保駕護航”。
例如,北京方面表示,將實施“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計劃”和“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擴大就業創業服務規模,提高服務質量。其中,將重點加強對女大學畢業生、殘疾大學畢業生、低收入等困難家庭畢業生的幫扶力度。
湖北方面則是通過求職補貼、見習補貼、“三支一扶”等政策扶持大學生就業。該省還明確,針對靈活就業的畢業生,辦理就業失業登記,按不超過實際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率計算的繳費額的60%給予社會保險補貼,最長2年。
幫扶困難畢業生
——浙江為學生求職車旅費埋單福建提供勤工助學崗位
記者了解到,各地目前出臺的促就業政策中,不少都將對困難生的幫扶放在了重點,浙江、福建、湖北、陜西、河北、海南等省份均提出了相關的幫扶辦法。
例如,浙江省規定,在省內全日制普通高校就讀的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孤兒,以及持證殘疾人、在學期間已獲得國家助學貸款(不含生源地信用貸款)的畢業生,在畢業年度內有就業意愿、積極求職的,每人可以一次性申請1500元的求職創業補貼。技工院校高級工班和技師班的畢業生參照執行。
據悉,這一求職創業補貼標準是依據浙江高校畢業生去往省內各個城市、單位求職面試的車票、住宿費、伙食費等求職費用科學測算的,大約包含兩至三次求職的成本。
福建教育廳4月底也發布《關于做好普通高校就業困難畢業生精準幫扶工作的通知》。該通知中明確,針對家庭經濟困難的畢業生,學校要為他們提供合適的志愿服務和勤工助學崗位。畢業生人數到達5000人以上的高校要舉辦就業困難畢業生專場招聘會,有針對性地組織優質就業崗位,為用人單位和家庭經濟困難的畢業生搭建平臺。
另外,針對殘疾畢業生,要選派專門的就業指導師,給予職場形象、商務禮儀、求職技巧等專門指導,提升他們的求職形象,主動與殘疾人工作部門聯系,組織參加專門為殘疾畢業生舉辦的招聘會,重點推薦就業。
而海南省則啟動高校畢業生求職補貼發放工作,對于享受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殘疾和已獲得國家助學貸款的該省2016屆高校畢業生,每人補貼1500元。
鼓勵大學生創業:
——湖北免收3年行政事業性收費陜西發放創業補貼
除了幫扶困難生就業,鼓勵創新創業也成為了各省促就業工作的重點。
例如,湖北省方面提出要支持大學生創業,啟動實施新一輪“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到2017年扶持4萬名大學生創業。
具體的支持措施包括,開“網店”的高校畢業生,可享受小額貸款及貼息等扶持政策;留學(課程)回國的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符合條件的可享受現行高校畢業生創業扶持政策;各高校允許大學生休學創業,并開設創業必修課,大學生參加創業培訓,每人可享受800—1200元的培訓補貼;在校大學生和畢業3年內高校畢業生從事個體經營和創辦小微企業的,除限制行業外,免收3年屬于登記類、證照類、管理類的各類行政事業性收費。
另外,在校大學生和畢業3年內高校畢業生在湖北省自主創業,吸納3人以上就業的,根據創業項目吸納就業能力、科技含量、經濟社會效益等因素,可申請2萬元至20萬無償資金扶持。
山東省財政廳今年3月也發布消息稱,將安排18億元財政資金促進就業創業。其中,安排大學生就業創業補助資金1.3億元,重點用于落實困難家庭高校畢業生求職創業補貼,支持高校畢業“三支一扶”和財政困難縣就業見習計劃,實施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
陜西省今年3月發布《關于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工作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要積極吸引高端人才,鼓勵大學生創業創新。其中,大學生自主創業可申請最高10萬元創業擔保貸款,合伙創業可申請最高50萬元創業擔保貸款。另外,該意見還規定,大學生回原籍創業,可獲不高于2萬元的一次性創業補貼。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