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生就業市場是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畢業生就業制度改革的需要而建立的,它運用市場機制為畢業生和用人單位提供服務,以達到對畢業生資源的合理配置。畢業生就業市場是一個有形市場和無形市場相互結合、共同構成的人才供求平臺,畢業生和用人單位通過這個平臺進行雙向選擇。
1.市場主體的影響
畢業生和用人單位是市場的兩個主體。可自由參與市場活動的畢業生是市場的供給方,如果高校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中受到種種限制,不能自由參與市場活動,市場的廣泛性、公正性就會受到影響。我國原來的教育體制一直實行分口管理,條塊分割,高校根據不同的隸屬關系分為教育部直屬院校、部委院校以及地方院校,各類學校都有自己特定的服務范圍,畢業生不能跨行業、跨地區流動,因此造成了行業性、地區性人才發展不平衡。有自主用人權的用人單位是市場的需求方,如果用人單位在招聘時受到許多限制,沒有應有的用人自主權,市場活動就很難開展,也會影響市場運行效率。這兩個主體的供給和需求數量還影響著市場的供求狀態,使市場在供不應求、基本平衡和供過于求三種狀態間運動,市場供求的基本平衡是市場的最佳狀態,供不應求或供過于求都是不良的市場狀態。
2.市場規則的影響
市場交換方式和規則影響著就業的實現水平,也影響著人才供求和流動。如我國勞動力市場的城鄉二元分割加大了地區和城鄉差別,造成城市就業人口的過分集中。與畢業生就業制度緊密相關的人事、勞動、戶口制度改革相對滯后,措施不配套,影響著人才的合理流動。另外市場在維護供需雙方合法權益方面法規是否健全、調控是否到位也直接影響著市場運行的秩序。
3.市場效率的影響
市場運行手段的信息化和現代化是就業市場實現統一、規范、高效的基本保障。就業市場只有實現高度的信息化、統一化,才能確保各地區、各行業、各單位的求職與需求信息暢通、資源共享,降低畢業生和用人單位的就業和招聘成本。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