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年紀念往往是考研政治比較鐘愛的選題。如此明顯的規律自然成為我們復習考研政治時抓重點的一個屢試不爽的好方法。2017年考研政治里會不會也同樣考到周年紀念,現在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只要有可能,我們就要做出十足的準備,何況這個可能的概率還比較大呢。2016年是孫中山誕辰150周年紀念日。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孫中山,這位偉大的革命先行者的一生。
孫中山是中國近代民族民主主義革命的開拓者,中國民主革命偉大先行者,中華民國和中國國民黨締造者,三民主義的倡導者,創立《五權憲法》。他首舉徹底反封建的旗幟,“起共和而終二千年帝制”。
1894年在創立興中會時指出:“拯斯民于水火,扶大廈之將傾”,由此喊出“振興中華”這個時代最強音。
1905年8月,孫中山與黃興等人,以興中會、華興會等革命團體為基礎,在日本東京創建全國性的資產階級革命黨同盟會,孫中山被推舉為總理,他所提出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被采納為同盟會綱領。在同盟會機關報《民報》發刊詞中,將同盟會綱領概括為三民主義。
辛亥革命后孫中山被推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1912年元旦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職,改國號為中華民國,成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1912年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1915年-1916年,護國運動。反對袁世凱復辟稱帝,維護中華民國民主共和制度。
1917年-1918年,護法運動。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黨人為維護臨時約法、恢復國會,聯合西南軍閥共同進行了反對北洋軍閥獨裁統治的斗爭。護衛《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打倒北洋軍閥專政的虛假共和,重新建立新生共和的民主法統。
國民黨于1924年1月在廣州召開國民黨一大。孫中山以總理身份擔任大會主席。大會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新三民主義:(民族主義主張反對帝國主義,廢除國內的民族壓迫;民權主義主張“把政權放在人民掌握之中”,實行民主政治;民生主義主張平均地權,節制資本。)大會確定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成為國民黨的基本政策。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在北京逝世。
1940年,國民政府通令全國,尊稱其為“中華民國國父”。終其一生,都在為“拯斯民于水火,扶大廈之將傾”而奮斗。
政治考試里關于人物部分的考試,往往考察的是人物在歷史長河中的功過是非。孫中山是個有故事的偉人。與他相關的事跡足夠震撼中國歷史。同學們要對偉人保持一顆崇敬的心,也要對他們的豐功偉績銘記于心。可以說,這不僅是為了考研,更是中國人應有的情懷。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