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張華,男,漢族,北京人,一九五四年生
中共黨員,九三學社社員
北京電影學院教授
北京電影學院戲劇影視學博士生導師
北京電影學院語言藝術教研室主任
北京電影學院表演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
北京電影學院人事工作教授委員會委員
中國電影藝術家協會會員
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會員
中國九三學社北京市文化委員會委員
國家教育部直屬中央戲劇學院特聘專業學術評審專家
國家教育部第一屆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比賽評委;
國家教育部第一屆全國大學生DV大賽評委;
國家教育部第三屆全國大學生短劇、小品大賽評委;
北京市高等學校優秀青年骨干教師;
北京市第一、二、三、四屆大學生戲劇節比賽評委;
中央電視臺第五屆CCTV全國小品大獎賽復賽評委;
八一電影制片廠表演專業業務能力考試委員會評委;
北京市高等學校精品課程《語言藝術》課程負責人;
北京市教育工會首都教育先鋒教學創新個人;
全國戲劇文化獎表演金獎獲得者。
上世紀七十年代先后就讀于中央戲劇學院和北京電影學院,師從著名表導演藝術家、教育家張仁里、嚴正、吳雪、封錫鈞、馬慧田、徐曉鐘、何丙珠、唐遠之、邸力、馬精武等先生,并在著名電影導演藝術家王炎、謝飛、鄭洞天、李前寬、肖桂云、韓小磊、展相持、許同均等人執導下從事表導演藝術創作。
1988年,獲北京電影學院“教書育人服務育人”先進工作者;
1989年,獲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第二屆“邸力電影表演教育獎勵基金獎”;
1994年,獲北京市高教局“青年骨干教師”稱號;
2001年,獲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慶祝建黨八十周年《豐碑頌》大型演出貢獻獎”;2003年,獲國家教育部全國“第二屆大學生戲劇(雙語)比賽優秀指導教師獎”
(注:身為此屆參賽班級的主任教員和表演、臺詞課程的主講教師,所教授、導演的老舍先生名劇《龍須溝》獲“創作、表演一等獎”;小說作品改編片斷《霸王別姬》、《許三觀買血記》分獲“表演一等獎”;影視作品改編片斷《一江春水向東流》、《九九歸一》及外國劇目片斷《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奧塞羅》分獲“表演二等獎”)。
2004年,所編著《影視演藝語言技巧基礎》獲北京電影學院學術委員會優秀教材獎;
2007年,獲中宣部、教育部、文化部、團中央、解放軍總政治部、國家廣電總局等八部委共同主辦“全國推廣普通話形象大使選拔賽”最佳評委獎;
2008年,獲北京電影學院黨建評估先進黨員稱號;
2007—2009年度,獲北京電影學院優秀黨員;
2009年,獲北京電影學院第二屆本科教育教學成果獎;
2009年,獲北京市教育工會“首都教育先鋒教學創新個人”;
2009年,所負責的語言藝術課程獲北京市教委“北京市高等學校市級精品課程”;2011年,獲文化部戲劇文學學會“全國戲劇文化大獎賽表演金獎”;
自上世紀七十年代后期至今一直工作在教學、科研、戲劇與影視創作第一線,為北京電影學院表演藝術專業并編導、攝影、美術等專業的本科、專科、進修、研究生等不同層次與班級及中央民族大學、北京舞蹈學院、北京交通大學、廣西電影制片廠等教授《表演藝術》、《語言藝術》、《表演藝術心理學》、《詩詞歌賦朗誦》、《表演藝術創作》、《表演藝術理論研究》、《表演藝術創作研究》、《語言藝術理論研究》、《表演藝術教學法研究》、《影視話劇表演藝術基礎》等課程。教授過的不同屆別班級學生中如蔡明、馬崇樂、馬樹超、翟乃社、侯克明、宋業明、艾麗雅、薩仁高娃、哈斯巴根、朱琳、孫佳禾、鮑大志、王志文、張建棟、胡亞捷、常戎、孫松、高寶寶、王全安、錢雁秋、張嘉譯、張子健、孔琳、蔣文麗、扈耀之、劉江、黃磊、姜武、賈妮、王勁松、馮恩鶴、袁麗、徐靜蕾、蔣勤勤、富大龍、金巧巧、陳創、余男、邢佳棟、姚辰、杜淳、楊志剛、周一圍、車曉、林家川、韓雯雯、包貝兒、竇驍、李東學、馬曉燦、叮當等,均已成為廣大觀眾熟悉和喜愛的中青年影視演員或導演。
主要教學與研究方向:電影、戲劇表演藝術理論與創作;
電影、戲劇語言藝術理論與創作;
編寫的理論書籍、論文、教材等有——
1、《影視演藝語言技巧教程》吉林攝影出版社2002年出版;
2、《語言藝術》中國電影出版社2010年出版;
3、《有聲語言——表演藝術的……》
刊于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1988—1989年度表演教學專題討論會文集;
4、《注重兩大支柱,提高演員塑造人物的功力和魅力》
刊于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1989—1990影視表演教學專題討論會文集;
5、《關于“三位一體”臺詞技巧課教學》
發表于北京電影學院《學報》一九九二年第一期,后編入陳浥主編《想像與創造的馳騁——現代電影表演創作論》中國電影出版社2002年出版;
6、《嚴格與規范》
編入籍之偉主編《北京電影學院教育思想觀念研究文集》中國電影出版社2006年出版;
7、《片斷教材選編》與陳浥合編,1987年由表演學院資料室刊印;
8、《傳統相聲選》1988年由表演學院資料室刊印;
9、《電影表演專業語言藝術課程教學大綱》由北京電影學院教務處2008年刊印;
10、《北京電影學院語言藝術課程技能、文字、基礎理論作業安排與考核評判細則》由北京電影學院表演學院語言藝術教研室2007年刊印;
為不同班級和單位導演的話劇、影視劇、專題片作品有——
《雷雨》、《駱駝祥子》、《屈原》、《日出》、《龍須溝》、《哦大森林》、《留守女士》、
《北京往北是北大荒》、《婚姻場景》、《霸王別姬》、《九九歸一》、《非法入境的嬰兒》、《一仆二主》、《奧賽羅》、《許三觀買血記》、《保爾·柯察金》、《問劍》;
《不要等到明天》、《漁老大》、《二郎神》、《米市春秋》、《我們正年青》、《洼里今天》、《大廈聳立威海衛》、《天堂的眼睛》、《玻璃愛情》、《楊德才征婚》、《我的七年》;等;
1995年,作為舞臺總導演參加北京電影學院建院四十五周年在國安劇場舉辦的大型晚會演出;
2001年,作為總導演代表廣電總局參加國務院中直機關慶祝建黨八十周年演出活動;
2001年,作為總導演參加國家廣電總局與河北省委聯合慶祝建黨八十周年西柏坡大型文藝演出《豐碑頌》的創作及演出;
2003年,作為總導演參加中國教科文衛體工會主辦,北京市教育工會承辦,京、津、滬、鄂、甘五省市教育工會聯合慶祝教師節大型文藝演出《情系定西,情灑垅原》的創作演出,受到北京市教委、教工委、教育工會的表彰;
2004,作為舞臺總導演參加中央電視臺與清華大學聯合慶祝第二十屆教師節大型詩歌朗誦音樂會《清華情》的創作,并向全世界直播;
2005年,受邀參加南京大學百年校慶大型演出活動,飾演國旗設計者曾聯松;
2007年,作為主持人參加北京電影學院教學評估《紅色歷程》大型晚會的創作與演出。
2010年,作為主持人參加北京電影學院建院六十年校慶頒獎晚會。
話劇主要表演創作有——
《雷雨》飾周樸園、魯貴、《屈原》飾屈原、《茶館》飾大傻楊、
《我是解放軍》飾雷鋒戰友、《山村新人》飾二叔、《玫瑰》飾父親、
《楓樹灣》飾成三叔、《哦大森林》飾高一鳴、《仲夏夜之夢》飾大公、
《問劍》飾苗藝誠等;
影視劇主要表演創作有——
《賀龍擂石鼓》飾賀龍、《一代帥才》飾賀龍、《抗美援朝》飾李克農、
《日出東方》飾何叔衡、《米市春秋》飾劉升、《東周列國》飾田桓子、
《趙樹理和他的鄉親們》飾李有財、《陶鑄出行》飾縣委書記、老貧農、
《銀鼠》飾老神仙、《女人國的污染報告》飾有亮、《天堂的眼睛》飾樊叔、
《末代皇妃》飾吳校長、《老媽學車》飾老爸、《智者無敵》飾土肥原賢二、
《謝京生》飾謝京生、《老爸的美好年代》飾孫師傅、《烈焰》飾宋德海、
《云中信》飾劉和貴等。
中外影視作品譯制導演、配音作品有——
《電視殺手》、《桔梗花》、《外星人》、《大衛•科波菲爾》、《魔島奇遇》、
《嫁給歹徒》、《獅子島》、《走出非洲》、《意大利式婚禮》、《月色撩人》、
《非凡的公主茜瑞》、《綠水英雄》、《寶貝》、《三國演義》、《開國大典》、
《重慶談判》、《梅蘭芳》、《王若飛》、《地平線》、《雪震》、《警號139》、
《趟過男人河的女人》、《雪狼》、《神探狄仁杰》、等數千部集;
參加廣播劇創作、專題片解說等數百部集;為《藍天六必治》等電視廣告片配音數十部。
詩歌創作有——
1995年,為北京電影學院校慶四十五周年創作配樂長詩《獻給母校的歌》;
1997年,為北京市教委赴延慶教師節慰問創作并演出配樂長詩《歌頌老師》;
2002年,為中國教科文衛體工會赴甘肅定西教師節慰問大型創作并演出主題配樂長詩《情系定西》,獲北京市教委、市教育工委、市教育工會書面表彰;
2005年,受邀為中國音樂學院四十年校慶創作配樂長詩《獻給母校的歌》;
2007年,受邀為北京市教委歌頌北京支教大軍大型文藝活動創作并演出主題配樂長詩《丹心繪彩虹》,獲北京市教委、市教育工委、市教育工會表彰;
2008年,受邀為全國教科文衛體工會主辦、首都師范大學等承辦的表彰全國抗震救災英模教師大型文藝活動《感謝你,老師》創作并演出主題配樂詩歌《師愛感動中國》,受到北京市教委、市教育工委、市教育工會表彰;
2008年,受邀參加地震重災區陜西略陽縣第一中學百人配樂詩朗誦《感謝天津》的創作及朗誦輔導活動;
郵箱:zhanghua_bfc@aliyun.com
辦公室電話:82283424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