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寫作:第56~57題,共65分。其中論證有效性分析30分,論說文35分。請寫在答題紙指定的位置上。
56.論證有效性分析:分析下述論證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選擇若干要點,寫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對該論證的有效性進行分析和評論。(論證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點是:概念特別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準確并前后一致,有無各種明顯的邏輯錯誤,論證的證據是否成立并支持結論,結論成立的條件是否充分等。)
地球是氣候變化已經成為當代世界關注的熱點。這一問題看似復雜,其實簡單。只要我們運用科學原理——如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去對待,也許就會找到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
眾所周知,愛因斯坦提出的相對論顛覆了人類關于宇宙和自然的常識性觀念。不管是狹義相對論還是廣義相對論,都揭示了宇宙間事物運動中普遍存在的相對性。
既然宇宙間萬物的運動都是相對的,那么我們觀察問題時也應該采用相對的方法,如變換視角等等。
假如我們變換視角去看一些問題,也許會得出和一般常識完全不同的觀點。例如,我們稱之為災害的那些自然現象,包括海嘯、地震、臺風、暴雨等等。其實也是大自然本身的一般現象而已,從大自然的視角來看,無所謂災害不災害。只是當它損害了人類利益,危及了人類生存的時候,從人類的視角來看,我們才稱之為災害。
假如再變換一下視角,從一個更廣泛的范圍來看,連我們人類自己也是大自然的一個部分。既然我們的祖先是類人猿,而類人猿正像大熊貓、華南虎、藏羚羊、揚子鱷乃至銀杏、水杉、五針松等等一樣,是整個自然生態中的有機組成部分,那為什么我們自己就不是了呢?
由此可見,人類的問題就是大自然的問題,即使人類在某一時刻部分第改變了氣候,也還是整個大自然系統中的一個自然問題,自然問題自然會解決,人類不必過于干涉。
57.論說文:根據下述材料,寫一篇700字左右的論說文,題目自擬。
中國現代著名哲學家熊十力先生在《十力語要》(卷一)中說:“吾國學人,總好追逐風氣,一時之所尚,則群起而趨其途,如海上逐臭之夫,莫名所以。曾無一剎那,風氣或變,而逐臭者復如故,此等逐臭之習,有兩大病。一,個人無牢固與永久不改職業,遇事無從深入,徒養成浮動性。二,大家共趨于世所矜尚之一途,到其余千途萬途,一切廢棄,無人過問。此二大病,都是中國學人死癥。”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