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寫作:第56~57小題,共65分。其中論證有效性分析30分,論說文35分。
56.論證有效性分析:分析下述論證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選擇若干要點,寫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對該論證的有效性進行分析和評論。(論證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點是:概念特別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準確并前后一致,有無各種明顯的邏輯錯誤,論證的論據是否成立并支持結論,結論成立的條件是否充分等等。)
有一段時間,我國部分行業出現了生產過剩現象。一些經濟學家對此憂心忡忡,建議政府采取措施加以應對,以免造成資源浪費,影響國民經濟正常運行。這種建議看似有理,其實未必正確。 首先,我國部分行業出現的生產過剩并不是真正的生產過剩,道理很簡單,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生產過剩實際上只是一種假象。只要生產企業開拓市場,刺激需求,就能擴大銷售,生產過剩就會化解。
其次,經濟運行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產品的供求不可能達到絕對平衡狀態,因而生產過剩是市場經濟的常見現象,既然如此,那么生產過剩就是經濟運行的客觀規律,因此如果讓政府采取措施進行干預,那就違背了經濟運行的客觀規律。
再說生產過剩總比生產不足好,如果政府的干預使生產過剩變成了生產不足,問題就會更大,因為生產過剩未必會造成浪費,反而會增加物資儲備以應不時之需,而如果生產不足就勢必造成供不應求的現象,讓人們重新去過缺衣少食的日子,那就會影響社會的和諧穩定。
總之我們應該合理定位政府在經濟運行中的作用,政府要有所為,有所不為。政府應管好民生問題,至于生產不足或生產過剩,應該讓市場自動調節,政府不必干預。
57.論說文:根據下述材料,寫一篇700字左右的論說文,題目自擬。
孟子曾引用陽虎的話:“為富,不仁矣;為仁,不富矣”這段話表明了古人對當時社會上為富為仁現象的一種態度,以及對兩者關系的一種思考。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