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我們》帶著純真,帶著青春,火遍了微博,刷遍了朋友圈,只因它載著眾多人高中時代的故事。那時的你,那時的我,恰恰是最好的你,最好的我,最好的我們。我們一起書寫了精彩的故事,尤其是與同桌的故事。
高考,將一幫整日在一起嘻嘻哈哈的人兒呼啦啦分開了,分在了天南海北,也結束了一個“同桌”的時代,因為大學里是沒有同桌的!
只有經歷過的才能夠被稱為感同身受
從教室后門窗戶向里偷看的班主任、食堂盛飯的大媽、校門口的門衛大爺、戴“瓶底”眼鏡的教導主任、學校對面書店的阿姨、教室里打打鬧鬧的男生女生……這些人,你和同桌曾經掛在嘴邊的人兒,你還記得嗎?還記得你們討論過的關于他們的故事嗎?
永遠記不住的數學公式、試卷最后一道最難的物理大題、看不懂的細胞圖、搞不懂的寒流和暖流、背不下來的文言文……當初是誰和你一起解決掉這些麻煩的?是坐在你身邊的他或者她嗎?
曾經經歷過的,如今追《最好的我們》時的感同身受,好清晰的記憶,一切似乎發生在昨天。
高考讓同桌變成了代名詞,永遠定格在十六七歲
讀高中時,我們無比憧憬大學,可是到了大學校園才知道曾經最美好,也最懷念。大學里沒有了同桌,有的只是一幫人呼啦啦跑到教學樓上一節英語或者專業課之類的。坐在前排后排全靠心情喜好。心情好就選擇教室的前排,坐在離老師近一點兒的位置,心情不好就選擇后排,或者曠課。喜歡與不喜歡那科的老師亦是如此。除非趕上老師要點名,教室后排又沒有座位,所以不得不選擇前排。但是,卻沒有一個會一直坐在自己身邊的同桌。
你和同桌曾經的故事還記得嗎?還記得她英語發音不準,把“大象”念成“益利奮特”,逗得全班哈哈大笑,逗得老師無話可說。還記得他拿著上屆學長學姐的喜報堅定地和你說:明年的這里會有你的名字,你的成績……那些定格在十六七歲的故事你還記得嗎?
許多網友看過《最好的我們》后常常感嘆——如果當初我也有那么一枚帥帥的還會主動給我講題的同桌就好了,自己或許不會是如今這般模樣,也還能為高中時代添加上些許藍色紫色的回憶。
2017考研人兒,你可以這樣做,你可以實現許多人的夢想。你也許曾經有過一個會講題的同桌,也許沒有,但是你可以選擇一個會講題的研友,一個一直坐在你身邊的研友。你們一起自習,一起上課,一起參加考試,一起拿錄取通知書,一起為你們的考研路畫上完美的句號,一起笑到最好,笑得最燦爛。
今天是高考的第一天,為什么耿耿和余淮沒有去參加高考,因為一周才出2集,趕不上高考。。。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