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況:相西源,男,1962年出生。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專業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所在單位及職務:星海音樂學院作曲系教師
畢業學校及學歷:上海音樂學院,博士研究生
專業方向及擅長領域: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專業
社會任職情況:廣東省音樂家協會理事
主要專業技術工作經歷:1976年參加專業音樂工作;2004年博士研究生畢業于上海音樂學院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專業,獲博士學位。曾任陜西師范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碩士研究生導師,音樂學科學術帶頭人;暨南大學藝術學院常務副院長,文藝學研究生導師,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2006年赴澳大利亞Glleffes等大學培訓學習;2007年調入星海音樂學院作曲系任作曲專業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主要論文、著作、藝術作品情況:
主要專著有:《中西樂論》(人民出版社);《配器》(高等教育出版社);《相西源交響樂作品專輯》(上海高等教育音像出版社);另在《音樂藝術》《人民音樂》等刊物發表論文多篇。
主要音樂作品有:交響曲《巴音河的回憶》;《第三交響曲“宗”》(上海音樂學院博士畢業作品);交響組曲《青藏寫生》;交響合唱《靂箭頌》;藝術歌曲《雪蓮的歌》等; 作曲的電影有:《特級院線》;《戴俊》及電視連續劇《廢墟部落》等;廣播劇《薔薇架下》等;舞蹈音樂《心靈》等。
主要獲獎:主要獲獎音樂作品有交響曲《巴音河的回憶》(建國40周年政府文藝獎);電視連續劇《廢墟部落》作曲(中國政府第14屆“飛天獎”);藝術歌曲《倒淌河的歌》(全國第五屆城市音樂比賽一等獎);《升旗曲》(首屆“亞洲大田賽”榮譽獎)等;曾獲“我為七五做貢獻”榮譽稱號及“五四”青年勞動獎等。
科研項目:20世紀的音樂節奏研究:“霍英東基金”10808號(國家級項目第2人)。中國文化與交響樂創作研究:暨南大學人才基金10萬。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