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內高校的碩士研究生錄取工作進入復試階段。今年碩士研究生考生選擇專業的目的性非常明顯。一項針對2011屆大學畢業生流向的網上調查顯示,排名第一的讀研理由是“就業前景好”,達到36%的比例。就業期待成為大學生們讀研的最大動力。
統計數據顯示,報名參加2011年考研的全國考生比2010年增加了11萬人,達到151萬名。而報考北京地區碩士研究生的全國考生也達到26.37萬人,數字為近6年來最高。在金融危機、就業形勢欠佳的時期,考研一度成為“戰略性逃避”的選擇,而今“考研熱”則體現出了一種專業再選擇的趨勢。
考研——轉變專業方向
大同大學學生李竹芳本科所學專業為小學教育。不過,她可以說是“被填報”的這個專業,自己一點兒都不喜歡。從高中時起,李竹芳的理想就是從事新聞與傳播方面的工作。大學四年的學習中,她給自己定了個目標,就是一定要考研,考取自己喜歡的專業,將來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最終,李竹芳報考了傳播學專業。
其實,與李竹芳經歷類似的學生大有人在。近30%的同學為了實現自身的愛好,改變當前的專業方向,比起前些年的“跟風”現象,似乎“追求”更加明確了。更為突出的是,獲得高分的同學絕大部分都是目標非常明確、有職業規劃意識的同學。
大學生考研的原因大致有幾種情況,迫于就業壓力,尋找更高的起點和平臺;不喜歡目前的專業,想轉專業;高考失利,繼續實現名校熱門專業夢想;迫于家庭壓力;跟風考研等等。其實,迫于就業壓力和跟風考研的還是居多,但對本科專業不滿意,期望轉換專業或想實現高考時遺落的專業夢想的比率在逐年加大。可以說,目前同學考研的專業選擇確實比往年更加明確了。
考研——先考量后決定
北京工商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大三學生小李對于未來碩士研究生的專業選擇感到苦惱。目前,她所讀院校、所學專業都是家長包辦的。而自己喜歡人力資源管理、新聞、社會學等專業方向。事實上,僅憑喜好確定考研專業本身就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喜好”不等于全部的“職業規劃”,“喜好”只是“職業規劃”中的一個重要因素,對未來的“職業定位”起著重要的作用,但完全依“喜好”來定專業未免存在武斷的嫌疑。
考研——合理選擇冷熱
不可否認,考研的學生在專業選擇時越來越理性。但是,專業扎堆兒的現象依然存在。很多考研學生往往選報一些熱門專業。其實,所謂熱門專業只是目前社會認可度較高、需求量大的專業。但是,隨著相關專業畢業生數量的逐年增加,社會需求勢必呈現遞減趨勢,很可能由報名時的熱門變成畢業時的冷門。所以,考生在選擇所謂熱門專業時,一定要對社會需求的發展變化做適當的了解和評估,了解所選專業的社會評價與目前的社會需求是否平衡,評估未來的專業需求狀況。
從近幾年研究生報考專業選擇看,工商管理、計算機應用、法律、企業管理、金融、通信等專業仍然是熱門。因此,無論高校還是培訓機構都應該立足幫助考生在選擇院校專業時,客觀分析專業狀況及社會發展需求,盡量將信息全面呈現給學生,讓其在決定考研時就能看到畢業時就業的形勢,真正做到考研與職業規劃的完美結合。
隨著各高校公布調劑名額,很多考研學生不得不等待調劑的結果。之所以調劑,一方面因為考生最初選院校定專業時不明確,沒有仔細了解過報考院校、所選專業近幾年的報錄比;另一方面,則是同學對熱門院校專業過度追捧,對報名人數、水平預期不夠了解。不過,在調劑申請中,考生依然需要理性選擇,不能抱著只要能上就行的心態。因此,調劑申請時,應該優先選擇專業相同但院校熱度較低的方向,如果不行再選擇相近專業的其他院校。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